2024年11月15日,重庆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大足区举行。会议提出,要全面落实习近平关于文化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全国旅游发展大会部署,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放大重庆文旅资源优势,着力完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持续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走深走实,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注入新动力。大会是号召,是动员,是带领,是谋划,更是新的发展指针。实现大会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系统性整体发力。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文化和旅游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精神生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站在党建统领的高度,深刻认识、努力工作、积极作为、建出成效。大会提出了要强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带领带动,要串珠成链整合文旅资源,要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聚焦“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全面推进文旅业态模式创新,要培育建强市场主体,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要持续优化软硬件环境等七项重要任务。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旅游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加强党建统领,推进文化旅游建设的重要工作,各级党组织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重要任务加强领导,积极作为,奋力实现大会提出的各项目标。
二是要着力于高质量产品供给。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尤其是科技智能化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对文化和旅游产品的供给需求更具文化内涵、更加时尚多元、更多新奇热点、更富科技前卫。未来型的文化和旅游产品在功能与审美、传统与现代、现实与虚拟、体验与分享、专题与融合等多个方面,极需要大力调整、改进、提升,要发动全社会力量,积极适应,及时谋划,努力探索,不负时代所需、人民所望。
三是要着力于形成重庆辨识度。重庆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有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革命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民俗文化的文化体系。重庆人民有着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城市精神。重庆有着山城、夜景、长江、三峡、大足石刻、武隆仙女山等自然人文景观,科技带领、重工崇商、时尚城市等经济社会特点。这些元素具有全国性影响,也是重庆独有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必须着眼于独特的优势,加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进一步深挖文化内涵,创造性产品转化,系统性媒体传播,形成优质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产品,树立起重庆文化和旅游的特有形象。
四是要着力于国际文化旅游服务。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是重庆文化旅游强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核心要义。我们有西部直辖市的地位优势、国际长江三峡自然人文景观、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地貌、铜梁龙舞等国际性文化旅游符号。要用各国人民所能听得懂的故事和语言、所能欣赏的审美观念、所能惊艳的差异体验、所能敬仰的文化厚重,进行有针对性、选择性、定向性宣传。要提供更加便捷、愉快、满意的旅游服务,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加轻松地欣赏重庆文化,游有所获地消费旅游产品,所提供的文创产品,既要突出重庆文化内涵,也要关注客人的文化需求,形成文旅融合的跨国产品、跨界产品、时尚产品。总之,要把重庆文化旅游精品推介到世界各国,要让国际游客来渝获得宾至如归的深切体验,在重庆的世界里感悟世界的重庆之美。
前进的号角已然吹响,向着美好未来奋进,我们更加有动力。事实证明,行动是非常有力的回答。值此“十四五”收官之际,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庆篇章,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朝夕努力干。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建功路上,我们携手共创,乘风破浪!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