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作为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意境奇妙,充满想象与夸张,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吸引了无数人。他个性洒脱不羁,仗剑天涯、饮酒作乐,“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的狂放形象深入人心,这样独特的人物极具吸引力。
★李白一生跌宕起伏,从年少时的仗剑远游,广交好友,渴望施展抱负;到被唐玄宗征召入京,却又因权贵排挤而离开官场;再到晚年流放,最终客死他乡。他的人生轨迹充满戏剧性,其中的起起落落、荣耀与落魄,能满足读者对传奇故事的好奇。
★作者以散文诗般的笔触,将李白的一生娓娓道来。从仗剑远游的意气风发,到长安逐梦的大起大落,那些诗意与豪情、落寞与洒脱,都在字里行间涌动。翻开这本书,让你不由得被散文诗般语言深深吸引。
★作者严考史料,将学界关于李白的研究成果融进了本书创作中,使得本书不仅文笔优美,也具有极强的历史可信度。
★精装版本,高端大气上档次。版式舒朗,字迹清晰。内文纸张柔软,便于翻阅。
李白,生于大唐盛世,自幼胸怀壮志,才华横溢。他年少时便游历四方,以诗会友,其浪漫豪放的诗篇已崭露头角。怀着 “安社稷、济苍生” 的抱负,李白初入长安,却未能得到重用,只得以诗酒自娱,留下诸多传世佳作。后得唐玄宗赏识,供奉翰林,却因不愿阿谀奉承,受权贵排挤,最终离开宫廷,继续漂泊江湖。他在游历中见证了大唐的山川壮丽,也历经了人间的悲欢离合,还曾卷入永王李璘之乱,命运跌宕起伏。《李白传》全方位呈现了李白的诗歌创作、爱情友情、政治理想与人生沉浮,展现了一位伟大诗人在时代洪流中的独特风采。
第一章 月出峨眉,照蜀道
1. 跋山涉水抵青莲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这一年是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李白途经湖州时,答问身世之作。信手拈来,妙趣横生地概括了自己的身世。立时,让我们窥见了沉溺酒乡三十余载的一代豪放诗人——谪仙人李白,从谪仙人的身份回到青莲居士,回到一语多关的“青莲”。
“青莲”一词,既是他深爱的那朵佛教圣物——净世青莲花,亦蕴含着他的诗词韵味,更是他的故乡——青莲。青莲,中国四川盆地以西的一个小镇,地处绵阳、江油之间,以盛产莲藕而得名。
青莲,很清贵的两个字,出口清爽,清逸又隽雅,宛如一朵出水芙蓉,洗尽铅华的冰清玉洁,令人心旷神怡。青莲的山山水水,岚霭悠悠,诗意绵绵,仿如旧时山寨般静谧古老。
青莲有个陇西院,蜚声中外,吸引着芸芸众生络绎不绝地前来瞻仰,从陇西院、太白祠、粉竹楼、明贤祠、月圆墓、洗墨地、磨针溪等,一一追寻着大唐盛世奇才李白的足迹。
陇西院,三个彩瓷镶嵌的大字高悬于朱红色的中门上。旁有左右两扇门,门上悬挂着三副对联。中门联撰写:“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左门联是:“太华直接青莲宅,天宝遥看粉竹楼。”右门联则为:“旧是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山门内照壁上,“李白故居”四字格外醒目,旁边附有一篇碑记,记录着陇西院的前世今生。
穿过山门,拾级而来,至庭院,看到高台上的李白塑像,气韵和神采飞扬。塑像左边是李白旧宅,一个小四合院,从门厅到天井,从堂屋到厢房,到卧室、书房、琴房,恍惚间,仿佛看到那个小小的李白的童年身影,奔跑而来。塑像右边是序伦堂,正中的高台上,是两层殿宇的陇风堂,供奉着李氏先祖李广的塑像,同时陈列着李氏家族的世 系表。
李氏家族,起源于古陇西(今甘肃临洮一带),在中华姓氏中享有崇高声望,流芳百世。历史上对李白的家世籍贯存在多种说法,但据清代学者王琦的详细考证,李白“系出陇西汉将军李广后,于凉武昭王为九世孙。当隋之末,其先世以事徒西域,隐易姓名,故唐兴以来,漏于属籍。至武后时,子孙始还内地,于蜀之绵州家焉。因逋其邑,遂以客为名,即太白父也”。
此外,为李白《草堂集》作序的李阳冰,是李白的同族长辈,也提到李白父亲字客是“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以及与李白有通家之谊的范传正,在《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也记叙,流离散落在碎叶的凉武昭王九世孙李客,于唐神龙年间(705—707),逃归于蜀。
蜀,为四川省的古称,在唐朝的神龙元年(705),四川被称为蜀地。 正是在这一年,一位来自西域的侠客,身佩长剑,肩扛着五岁的小儿,携着妻子,身后跟着车马行李,风尘仆仆地穿越酒泉,过汶川,经绵州,跋山涉水地向蜀地走来。这是一场举家迁徙。他们从遥远的西域碎叶城出发,日夜兼程,行进在风沙弥漫的西蜀古道上,顶着风,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行着。懵懂的小儿,在父亲的肩上,好奇地问父亲:“我们去哪儿?”父亲低沉地回答:“回家。”
“家在哪里?”
“家有多远呢?”
小儿继续追问着,问着问着,便在父亲的肩头沉沉睡去。等他醒来,发现父亲背着他还在走,还走在回家的路上。 不知走了多久,风势渐渐减弱,终于,过了江油关后,李客的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微笑,停下脚步,将背上的小儿轻轻放在地上,抬头向前望。接着,他与身边的妻子对视一眼,便牵着儿子向西行。边走边又背起疲惫的儿子折入一个山清水秀的平坝,只见四周群山环绕,林壑葱郁,禁不住面露笑颜,再次止步,把背上的小儿放在地上。小儿立即在树丛花草间快活地奔跑跳跃,好似在回应着这片土地的呼唤,令他的父亲更加高兴,他对妻子说:“是个好地方。”
这个好地方便是以盛产莲藕而得名的青莲镇。
青莲镇,是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古镇,古时称“漫坡渡”,因清澈的廉水(今盘江)而得名“清廉”,后因李白号“青莲居士”而更名为青莲,被四川省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美誉。
第一章 月出峨眉,照蜀道
1. 跋山涉水抵青莲
2. 太白金星下凡来
3. 铁杵磨成针
4. 作赋凌相如
5. 读书大匡山
6. 任侠修剑术
7. 寻仙游峨眉
第二章 辞亲出蜀,仗剑游
1. 别匡山,出三峡
2. 大鹏展翅入楚地
3. 剔骨葬挚友
4. 漫步金陵
5. 千金散广陵
6. 月下姑苏台
7. 养望于寿山
第三章 长安三春,仕途难
1. 隐居桃花岩
2. 上安州裴长史书
3. 嵩山小住
4. 夜宿香山寺
5. 终南捷径
6. 游历长安
7. 从行路到蜀道
第四章 酒隐蹉跎,又十年
1. 长啸一曲《梁甫吟》
2. 落魄洛阳
3. 醉梦仙居
4. 一封自荐书
5. 游晋祠
6. 邂逅王昌龄
7. 移家东鲁
第五章 奉诏入京,一年半
1. 竹溪六逸
2. 御道上泰山
3. 仰天大笑出门去
4. 供奉翰林
5. 云想衣裳花想容
6. 诽谤酒,醉舞文
7. 赐金放还
第六章 诗啸江湖,十二载
1. 高山流水,遇知音
2. 三人行
3. 受箓入道
4. 再见杜甫
5. 大病一场
6. 看似江山依旧
7. 五十岁的诗与思
8. 幽州的胡马客
9. 独坐敬亭山
10. 十七首歌秋浦
11. 命名九华山
第七章 大唐挽歌,错付身
1. 避乱剡中
2. 四十余天永王府
3. 身陷浔阳狱
4. 独漉深
5. 流放夜郎
第八章 诗魂仙逝,情未了
1. 遇赦东归
2. 滞留荆州
3. 病倒金陵
4. 哭暮年
5. 绝笔当涂
后记
参考文献
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严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
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