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交错(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协同实施研究三部曲)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342429
  • 作      者:
    作者:任重|责编:黄丽娟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交错是“切实实施民法典”的重要维度。本书以清华大学实体/程序交互的模块化民事诉讼法教学体系为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学习者在接触法学之初就扣好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协同实施的“第一粒扣子”。本书共分为15讲,具体涵盖了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民法典视域下的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视域下的民法典,民法典的实施与民事诉讼目的之重塑,请求权基础规范与诉讼标的规范的协同,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关系重塑,实体/程序交互的证明责任,证明责任分配的程序导向反思,形成判决与虚假诉讼的规制,实体导向的必要共同诉讼,连带责任的共同诉讼类型,必要共同诉讼程序导向的反思,实体导向的法官释明论,民法典和公司法的诉讼分析以及实体/程序交互的股东代表诉讼。本书提出了实体/程序交互的民事诉讼“一、二、三、四”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是清华大学特色课程“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指定教材。
展开
目录
第一讲 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
第一节 位于交汇处的协同实施研究
第二节 分合之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协同实施研究
第三节 协同之困:两法协同实施的四重困境
第四节 协同之法:可能的协同实施分析框架
第五节 亲近实体法的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第二讲 民法典视域下的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法典化运动中的民事诉讼法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的“试行化”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的“正式化”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去试行化”的希尔伯特问题
第五节 以民法典为参照的民事诉讼基础理论重塑
第三讲 民事诉讼视域下的民法典
第一节 民法典中的诉讼规范
第二节 共同危险行为的规范模式
第三节 共同危险行为的诉讼构造
第四节 作为诉讼规范的共同危险行为
第五节 侵权责任编的诉讼审视
第四讲 民法典的实施与民事诉讼目的之重塑
第一节 作为民事权利保障机制的民事诉讼法
第二节 权利保护说的证成
第三节 纠纷解决说的反思
第四节 权利保护说的回归
第五讲 请求权基础规范与诉讼标的规范的协同
第一节 侵权责任请求权基础规范的诉讼转换难题
第二节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要件重叠
第三节 动物致害请求权基础的关系重塑
第四节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证明责任评价分层
第五节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诉讼构造
第六节 侵权责任编诉讼标的规范体系的重塑
第六讲 民事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关系重塑
第一节 我国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二元化
第二节 我国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关系模式
第四节 我国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一元模式的重塑
第五节 作为两法协同之钥的诉讼标的(诉讼请求)
第七讲 实体/程序交互的民事证明责任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实体导向和程序导向
第二节 举证责任的程序导向
第三节 证明责任概念的正当性重述
第四节 实体导向的证明责任分配方法
第五节 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的关系重塑
第八讲 证明责任分配的程序导向反思
第一节 证明责任论的“现代”挑战
第二节 具体举证责任的体系定位
第三节 证明责任分配的实质标准反思
第四节 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的现代修正
第五节 证明责任的程序导向缘何发生
第九讲 形成判决与虚假诉讼的规制
第一节 《民法典》对民事判决效力的实体指引
第二节 公权力介入私法秩序之谦抑性
第三节 导致物权变动的法律文书
第四节 《民法典》第 229 条的程序检视与诉讼应用
第五节 《民法典》第 229 条对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重塑
第十讲 实体导向的必要共同诉讼
第一节 必要共同诉讼的程序导向
第二节 程序导向模式的成因及实践反馈
第三节 我国必要共同诉讼的模式转换
第四节 实体导向下必要共同诉讼的制度重塑
第五节 实体/程序交互的共同诉讼
第十一讲 连带责任的共同诉讼类型
第一节 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边缘化
第二节 实体/程序交互的民事诉讼理论分层
第三节 连带责任共同诉讼的基础理论检视
第四节 连带责任型普通共同诉讼的基础理论证成
第五节 实体/程序交互的民事诉讼理论分析框架
第十二讲 必要共同诉讼程序导向的反思
第一节 多数人侵权共同诉讼的程序导向
第二节 “案件基本事实查明”之实践标准探析
第三节 “合一确定判决必要性”标准的再解读
第四节 对诉讼标的标准的再认识
第五节 比较法对民事诉讼理论分析框架的挑战
第十三讲 实体导向的法官释明论
第一节 《民法典》时代的释明变更诉讼请求
第二节 释明变更诉讼请求的标准化困境
第三节 关于法律关系性质与民事行为效力的释明
第四节 关于解除、请求数额、变更与追加当事人及第三人的释明
第五节 释明变更诉讼请求的标准重塑
第六节 实体/程序交互的案例研究方法
第十四讲 民法典、公司法的诉讼分析
第一节 实体法典的诉讼分析对象
第二节 实体法典的诉讼分析方法
第三节 新公司法中的程序要素
第四节 程序要素的类型整合
第五节 程序要素的阶层化
第十五讲 实体/程序交互的股东代表诉讼
第一节 实体/程序交互的公司法
第二节 《公司法》第189条的诉讼分析
第三节 股东代表诉讼的“实体事项/程序事项”
第四节 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形态及构造
第五节 股东代表诉讼的判决效力及其他
关键词检索列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