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客》常驻作家迈克尔·帕特尼蒂非虚构代表作
美国当代文学中ZUI独特的公路旅行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寻找生活意义的少年,私藏大脑的老教授,藏在饼干罐里的爱因斯坦一场奇特,荒诞,横穿美国的传奇之旅
《送爱因斯坦回家》是一本爱因斯坦主题的纪实文学,也是一部夹杂了个人回忆、历史与哲思的美国公路游记。
本书记述了一趟从美国东岸到西岸上千英里的车程。这是一趟目标奇特的旅行,这一趟旅程的旅客有“三个人”:开车的是作者“我”;旁边坐着一位叫做哈维的84岁老教授,他曾在四十多年前为爱因斯坦的大脑做过解剖,并私藏了爱因斯坦的大脑;而后车厢里有一个灰色帆布袋,袋内装着一个圆形的密封塑料容器,里面盛放的就是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他们“三人”一路行驶,打算前往加州和爱因斯坦的难缠孙女爱芙琳见面,并最终归还爱因斯坦的大脑。
我们开着着一辆蓝绿色的四轮别克云雀行驶在旅途上,作者“我”从公路景观、旅店、不打烊餐厅和风景胜地等等细节,审视「美国」这个国家,以及所谓「美国梦」的意涵。并追溯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生平,提出对于他的功过的疑问;此外,由身旁这位老医生的身上窥见一个奇特的世界观。
这趟奇特的旅程中,“我们”所思考的是人生永恒的课题:时间的意义、生死的区别、爱的价值,以及「相信」如何能为人生带来力量。
半是游记,半是回忆录,半是历史,半是传记,半是沉思——现代文学中最独特的公路旅行之一。
——《名利场》
另类,一个疯狂的教授的故事,一个小小的成长故事和一个你永远不会忘记的收纳罐。——《Vogue》
一本古怪而引人入胜的书,读者们将跟随这段旅程,看到一个令人讶异的结局。——USAToday
在我们所有美国人特有的狂热中,很少有人能与公路旅行产生持久的精神共鸣。从刘易斯和克拉克到哈克·芬恩,从杰克·凯鲁亚克到亨特·汤普森,朝圣是我们最喜欢的再生和自我发现的途径,是我们自我解读的仪式,是我们没有麦加的朝圣。现在,专题作家迈克尔·帕特尼蒂加入了这个伟大的传统,用一篇古怪、令人难以置信、令人捧场、令人愤怒、最终令人着迷的纪实文章,讲述了他驾驶一辆蓝绿色别克Skylark....在美国度过的8天旅程(这本书)巨大的吸引力和最终的乐趣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帕特尼蒂的散文风格……另一种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共情基调。——《华盛顿邮报》的图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