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一本提升写作者创造力、自律性、谦逊和毅力的专业指南。
2.别被“作家”头衔劝退,“天才作家”可以培养,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3.喜欢写作、想要写作但是迟迟没有行动?别再犹豫了!写作不怕晚,就怕你不敢!
4.这是一本口袋里的实用工具书,就像维修工人随身携带扳手一样,想要成为作家的你,也要随身携带好自己的“工具”!
5.作者为美国杨百翰大学教授,在俄亥俄州、得克萨斯州和犹他州讲授创意写作和文学。
6.本书共分为十个章节,根据自身丰富的经验和50多位专业人士的轶事,作者为我们写作之旅的每一步都提供了完美的指导方向。
7.实用性与趣味性并存。内文彩色印刷,图文并茂,有趣生动的语言与实打实的知识相辅相成,让你吃透“作家”的底层逻辑,真正踏入成为作家之旅。
8.小开本精装设计,内外双封,起凸工艺加持,简约但不简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随书附赠《瞎写》笔记本与小红花贴纸。写作是孤独的,过程可能有些乏味,别忘了完成今日份写作之后,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
是什么阻止你成为作家的脚步?
天赋、时间、精力,还是你自己?
但写作不是天赋,作家可以培养!
《成为作家》是一本提升写作者创造力、自律性、谦逊和毅力的专业指南,是一本让你真正踏入作家之旅的保姆级入门手册,更是每一位热爱写作之人,口袋里必备的一本实用工具书。作者根据自身丰富的经验,结合50多位专业人士的轶事,为我们写作之旅的每一步都提供了完美的指导方向。
写作不怕晚,随时都可以,我们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第一章
好好利用每一天
“你知道什么,才能写什么。”此话虽是一句古老的箴言,但也不尽合理。我们从这里开始讨论。认为写作只能取材于实际经历,好比我们只能依据尝过的食物才能做食谱,否定了想象、共情、文献研究和实验写作的可能性。其实亨利·詹姆斯早就有著名的语录对此提出质疑:“成为一个不会错过任何事物的人。”算是对这老掉牙论断的直接回应。当然了,他似乎想表达,靠自己的经验来写作,但要让经验尽可能地深远、丰富和宽广。对詹姆斯来讲,经验意味着体察内在的思绪,培养“根据已知来推测未知,探寻事物的言外之意,从模式来判断整体趋势的能力”。
像作家一样体验世界需要专注,但在21世纪绝非易事。我们富有创造力的生活需要从日常的工作、家务,从与恋人、孩子、宠物的相处中,从滴漏的水龙头、喝光的咖啡壶中,从推特社交网站、付费电影电视节目平台等种种杂事中脱离出来。可能这么想也不尽然。我们也许的确生活在一个充满喧嚣的时代,但将那些看似让我们分心的琐碎事物转化为灵感源泉会如何?不如这样想:作家的日常生活并非筑上一堵墙将自己和嘈杂隔离开,而是在喧嚣中养成习惯,让创造的念头时刻保持生机。我们肯定都需要一点独处的空间来完成写作,但在写作间隙,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充分体验生活。
习惯一 观察
不要只简单一瞥,要留心地看。想想我们如何运用“观察”这个词。总统大选日的监察员、实验室里的心理学家、楼顶的游客……见到的所有人物全部一股脑纳入心中。观察意味着要去理解,产生与他人紧密相连的感觉,要看到大局。
对于大多数作家,观察是创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比如娥苏拉·K.勒瑰恩写道:“我对人类内心深处的所有了解,都来自基于观察的想象。”然而为了结合观察和想象力,不能只“写我所知”,还要如小说家李·查德所言“写你所感”。精彩的写作意味着培养对人性的热情,包括所有充满激情的情感——喜悦、期待、心醉神迷,以及恐惧、焦虑和痛苦。“大家都认为作家比一般人更了解人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写道:“这是错的,他们了解得更少,所以才写作,试图弄清楚其他人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 我希望你耳畔会再次响起亨利·詹姆斯的声音 : “只有当我们不再视一切为理所当然时,才能成为一个不会错过任何事物的人。”
观察实际意味着我们对内在和外在的体验保持开放的态度。“你读到、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一切都可能变成写作的主题”,小说家朱厄尔·帕克·罗德斯写道,“任何一个想法、直觉,或是想追溯与祖先的关系,都有助于你成为一位更优秀、更有见地的作家。”小说家蒂姆·德内维让自己“时刻留意生活中真正感受到惊奇的瞬间。不仅指某件事,还可能是一个事实,甚至一个物理空间。那些时刻自己被某个念头、两人间的互动或历史中的事件深深吸引”。
观察意味着细细品味自然和社会的复杂,意味着探究历史的风起云涌,在终极意义上,观察就是感知人心震动的地震仪。观察还意味着在日常交往中关注人性,追求丰富的体验。比如青少年小说家茱迪·皮考特曾与因纽特人尤皮克原始部落共进晚餐,住过阿米什人的奶牛牧场,探访过死囚,甚至还“躺过执行注射死刑的桌子”。
观察并不总需要实地考察。青少年小说家马丁·莱维特解释:“作家的首要技能就是学会如何充满想象力地将自己的灵魂注入他人的身体里生活。”虽然莱维特写的是虚构作品,但她的方法适用于所有文学体裁。创造人物,想象读者的模样,赋予诗意人格以思想,或刻画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人,都需要花时间琢磨他们的内心活动。莱维特曾耗去数小时来想象自己是一个“困在世贸中心的人,正在进行婚礼的公爵夫人、失去了孩子的友人,或者无家可归的男孩、雏妓、拓荒者,以及囚犯”。
习惯二 做笔记
我念研究生的时候参加志愿活动,去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机场接作家大卫·希尔兹。我开车带他回阿森斯县,因为他在那里有一场读书会。我很喜欢这位作家,希望在90分钟的路途中尽可能地与他交流。在独自开往哥伦布的路上,我思考了很多可能会问他的问题。可是接到希尔兹后,倒是他开始一个劲儿地问我了。
他问我的家庭、学校和手上的项目,尽管我已经准备了足够多的问题来表明对他的生活感兴趣,但貌似他对我更加好奇。我或许会认为,作为优秀的文学导师,他拥有出色的访谈技巧,但同时他全程都手持摊开的笔记本,让人联想到高大、瘦弱而又敏锐的记者形象。在我的福特雅士车里,他的长腿伸到前座,笔记本摊在膝上,奋笔疾书。当他在我们的闲聊中做了整整一小时的速记员之后,我终于得以问他笔记本的事。“我尽量写下一切有用的东西,以备日后使用。”他说。记得当时我有些受宠若惊,但也想起来,那年在一次会议上见到有人穿T恤衫,上面写着 : “对我好点,不然就把你变成我下本书里的素材。”从中我学到第一点:如果我们不记录,对这个世界观察再多也没有用(也许还有一点: 一位严肃的作家无论何时都应该随身携带纸笔,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你是作家,或想成为作家,就应该如此度日, ”安妮·拉莫特写道, “去听,去观察,搜集细节,让孤独的写作有所回报。你将采集到的素材,无意间听到的谈话内容全部带回家,然后点石成金(至少你试过了)。”或许从希尔兹那儿我们还可以学到一点:以自己的方式记笔记。我不像他那样带纸和笔,但我一定会使用手机备忘录。总之我们怎样记笔记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像纳塔莉·戈德堡所说要有投身“记录细节,书写历史”的奉献精神。
习惯三 一直写
如果养成观察和记笔记的习惯,在某种程度上是将每段经历都视为潜在的灵感源泉,那么以自己的方式记笔记的习惯则将每次写作都视为创造的机会。每份电子邮件、办公室备忘录、支出报表或学期论文,都是实战的练习场——组织句子,玩味韵律,将我们的一小部分自我书写出来。
对学生来说,这个提议可能挺简单。大三的时候我意识到,无论上什么课,我都可以将写作任务视为创作。不是说在人类学课的笔记里悄悄插入韵律,或在实验室报告中编写生动的场景(那太搞笑了),而是我意识到,每次下笔都需要书面表达出一种声音,我不妨将那个声音发展为自己的声音。通过这种小而关键的心理转变,任何写作都可以成为提升我技艺的机会。
即使我不在学校了,生活本身也可以作为写作的实验场。与工作相关的写作、社交媒体帖子、给家人写邮件,甚至编短信,都是实践。想想看,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作者的个性,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耳目一新?以下是我最喜欢的几个例子。
有性格的小姐
希瑟·哈蒙德是我所在英语系的业务经理,她有一项工作是向全系的教职员工发送长而细致的邮件。这项工作通常吃力不讨好,但她总以一种愉快的语气来写作。在最近一封提醒教职员工提交报告的邮件中,哈蒙德写道:
年度报告的截止日期是1月15日,星期五。你可能想知道,我是否真的会在周五晚上下载这些报告而不是等到假期结束后的下周二。受过良好教育的你,这样猜可能是对的。
某冬日早晨,在一封宣布火警演习将按计划进行的邮件中,她在主题栏加了一句“救救你们自己!”,然后写道:
今天下午两点, 跟我一起在指定地点集合,那时我们的大楼将在想象中起火。捎上自己的外套和热巧克力。我带零食。谁最后到,谁就是混蛋。
哈蒙德允许自己的个性在日常通信中展现,又不会偏离主题。这分外的心思使她的邮件读起来令人愉快,并将便笺写作提升到一种艺术形式。
教科书作者的反叛
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科书中,没有多少可进行创意修饰的空间,但许多教科书作者发现,即使一个小小的体现个性的举动,对读者来说也意义非凡。比如休·D.扬与罗杰·弗里德曼合著的《大学物理与现代物理》,读起来就像你想的那样,只是偶尔提起一个名为罗克莫顿表哥的虚构人物。“罗克儿”,文中常这么叫,他作为角色出现在几个以故事为背景的问题中。“一次家庭野餐上,”题目写道,“你被指定去推那讨厌的罗克莫顿表哥荡秋千。”另一道题写:“罗克莫顿表哥紧紧抓住晾衣绳的一头,上下摇动。”每次罗克莫顿表哥都引起欢笑,并给问题增添了一点点人情味。然而罗克儿并非教科书中唯一体现个性的例子。在大卫·哈利迪、罗伯特·雷斯尼克和吉尔·沃克合著的《物理学基础》中,出现了一群可怕的、不具名的政治学专业学生。题目的一部分这样写:
你被政治学专业的学生绑架(就因为你对他们说政治学不是正经科学,气坏了)。即使被蒙住双眼,你仍可以通过引擎的嗡嗡声判断车子的速度,通过心算秒数估计行驶时间,依据矩形街道系统判断行驶方向。
物理学学生应当拥有《谍影重重》里杰森·伯恩般的生存技能。这道题考你绑匪的车到底开了多远,驱车结束时面朝何方。
罗杰·弗里德曼告诉我,大多数当代物理教科书都有类似的幽默元素。在弗里德曼和其他一些作者看来,这些创意不仅仅是送给心力交瘁的物理学学生的彩蛋,更宣示了对文字的所有权。弗里德曼认为,它们提醒学生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学生们常常是第一次接触物理学,让他们意识到这门学科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十分重要。”弗里德曼说。罗克莫顿这样的角色让学生们知道,所有那些复杂的解释、公式,都在现实世界中具有意义。文字表象之下,有一个真实的人物在帮助他们理解事物。
博物馆中的惊喜
几年前,结束海外访学之时,我和家人一起参观苏格兰北部的考德城堡。那时我们已经见识过英国各地博物馆的古物争奇斗艳,对将要看到什么有所预期——目不暇接的金框油画,华美的陶瓷餐具,抛光良好的细木家具。然而我们参观考德城堡时,还是完完全全被惊艳到了。
房间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走到哪儿都是金框肖像画和富丽堂皇的家具,但每个房间的墙上都有一个牌子,写着各种展品的介绍。不是那种典型的、干巴巴的博物馆资料,而是由第六代考德伯爵亲自写的风格大胆、带有诙谐意味的注释。
其中一个房间,一对四柱卧床的注释上写:“这两张床并非一模一样,即便如此,它们拼在一起还是像一对普通的、和蔼可亲的英国情侣。”在改造过的厨房,伯爵写的现代铜制抽油烟机引起我们的注意,他指出通风管道的出口怎样“直接进入古老的烟囱,让苏格兰名菜羊杂碎肚没了气味”。他提到一个中世纪的角杯,可能是“极为出色的、彻头彻尾的赝品”,一把古老的波斯小刀,刀刃钝到“几乎无法切下一块酸奶酪”,并将一块有4000年历史、青铜时代的石雕称为“无聊透顶的石头,傻大个儿似的”。
介绍祖传之物和几件小小的国家珍宝本可以通过一本目录册草草了事,但伯爵幽默风趣的文字让我们感觉像是与他本人一起进行个性化的游览。而且我几乎可以肯定,比起一板一眼的博物馆程式化运作,伯爵一定更享受这项工作。
习惯四 有意识地上网
对于一个居住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收入相对稳定、有时间将思想付诸纸面的作家来说,网络干扰可能是创作佳作的最大障碍。我们发推特、分享、滚动浏览、点击“观看下一条”,极大地忽略了本可以方便地汲取人类智识、艺术和科学进步的所有精华这一事实。
尽管互联网可以提供各种潜在资源,但归根结底它只是一个巨大的吸取时间的黑洞,让我们困在多巴胺奖赏的循环中,阻碍我们成为作家,做最有价值的工作。技术专家雅龙·拉尼尔将智能手机称为“与你如影随形的笼子”,坚持认为我们都应戒掉社交媒体,因为它“持续而微妙的操控”“不道德、残忍、危险且不人道”。无论这是否言过其实,大多数人会同意上网花掉的时间会比预计的多。此种心理过程与玩游戏机类似。
如果想写出好作品,我们必须就上网习惯向自己清醒地发问:怎样将网络与写作目标相契合?我们都读些什么?与谁交流,为什么交流?网上消磨时间后感觉怎样?如果几经思索后决定改变,有几个办法能帮助我们摆脱牢笼。
软件程序,或像浏览器的插件,可以通过切断对互联网或其他应用程序的访问来帮助我们专注写作。再者,Microsoft Word,Scrivener,Pages和OpenOffice这样的文字处理程序具有“专注”和“全屏”模式,能帮助免去电脑显示屏的干扰。我试过将手机放到另一个房间,或干脆关机,但相较之下更喜欢弗朗西斯科·齐立罗的“番茄工作法”,即在25分钟的专注写作中将手机静音。25分钟写作后我会休息5分钟,然后重新设置计时器继续写作。
只要下载合适的时间管理软件就能提高写作效率,这非常简单。这样想想很好,但实际上为了让互联网不干扰我们的创造力,要始终与它协调好关系。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思考上网的意义。当然了,我们会观看视频,浏览无穷无尽的图片,但上网终究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这些方法能否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作家,取决于我们的意识。
引言 01
第一章
好好利用每一天001
习惯一观察 / 004 习惯二做笔记 / 006
习惯三一直写 / 007 习惯四有意识地上网 / 013
第二章
掌握写作小组的艺术023
正式的写作工作坊 / 027
非正式的写作小组 / 034
批评的伦理 / 037
第三章
成为一个优秀的文学公民047
阅读超越流派与文化的界限 / 050
参与本地活动 / 052
找到线上社区 / 056 分享你有见识的观点 / 061
第四章
找到一位导师067
我真的需要帮助吗 / 070
怎样找到一位导师 / 075
尊重边界 / 079
第五章
参与研讨会、写作营或驻地计划087
术语定义 / 091 哪个最好 / 093 做出合适的选择 / 094
完成申请 / 097 准备旅程 / 099
第六章
完成项目109
优先处理工作 / 112 奖励自己 / 118 相信过程 / 119
应对创作困境 / 121 深入倾听反馈 / 125
关于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几点注意事项 / 128
第七章
投稿135
为什么现在投 / 138 如何投稿 / 141
短篇文学作品(诗歌、故事、散文等) / 143
商业出版的文章(自由撰稿) / 146
小说、回忆录和书本长度的非虚构作品 / 148
诗集 / 150
戏剧剧本 / 151 电影剧本 / 153
新媒体和自出版 / 155
自荐 / 161
协商 / 168
第八章
考虑更多的学校171
本科项目 / 174 研究生项目 / 176 谁需要博士学位 / 182
如何选择适合的项目 / 183
申请研究生 / 188
比较录取通知书 / 191
应对拒绝 / 191
第九章
为写作的职业生涯做准备195
现实世界中的创意写作技巧 / 199
为职业生活做好当下的准备 / 204
追求学术职业 / 209
第十章
坚持不懈223
作息规律是神圣的,但并非一成不变 / 227
作家的笔记本:如金矿般宝贵 / 228
文学传统可以激发我们的灵感 / 229
我们始终需要其他创意人才 / 230
所有写作工作都是创造性的 / 231
并非所有的写作工作都足够有创意 / 232
致谢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