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晚明诗学现代阐释研究/古典与人文
0.00     定价 ¥ 7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50429
  • 作      者:
    作者:王逊|总主编:张源//张沛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编辑推荐

“晚明”是急剧变革的时代,多种思想碰撞,形成绚烂多姿的面貌,无论是在学术层面,还是在大众层面,都受到了学人的极大关注。但正因其思想的驳杂,种种曲解与误会也极多,本书以问题为导向,细致辨析了“晚明”之为“晚明”的多重路径及其理路,对于廓清及深化认识颇有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王逊,文学博士,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思想史、近现代文化转型与写作教育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已出版《明末学风与诗学》等专著2部,发表论文40余篇。

丛书简介:

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回眸古人的世界,与“古代”建立对话关系,作为“现代”的他者参照,此即我们所理解的古典研究的精神实质。人文研究要注入新的生命,不能指望通过重振旧人文传统来完成,而是要更广泛地运用比较和历史的方法,把经典作品作为古代与现代世界一脉相承的发展链条上的环节,以更加广阔、有机的方式与当代生活联系起来。方法是外在的,贯通古今的人文精神才是问题的核心。基于以上理念,学界同仁共建“古典与人文”书系,从2022年起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分辑推出。丛书分为“西方古典丛稿”“中国古典丛稿”“现代中国丛稿”“现代西方丛稿”四大部类,诚邀同道学人共襄胜业,携手作育一方清净园地。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立足于反思性视角,以“辩证旧说”与“重建范式”为旨趣,从“时段”与“事件”的双重维度重新界定“晚明”,对晚明诗学的现代阐释进行了系统考察,深入剖析了晚明诗学如何在现代学术话语中被塑造和重构。在书中,作者提出“情”与“法”作为晚明诗学的核心论题,主张在长时段的历史视野中重新评估其理论价值,以期突破既有研究的窠臼,拨开长期以来笼罩在晚明诗学研究上的理论迷雾,贴近晚明诗学的内在逻辑,回归文学本位。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当下的学术研究格局中,“晚明”可谓无处不在,“作为中国历史中一个相对特殊的时期,总是不停地引发着后人的无限关注与青睐”。多元认识既与“后人”密切相关,这一个局面的出现便不是天然如此或历来如此,实系不断发现、丰富甚至重塑的结果,个中过程学人已有不少细致梳理,似题无剩义,但略作审视,不难发现有些基本问题始终未得解决,特别是何时是晚明、何以是晚明。
展开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多样与片面:时代变迁影响下的“晚明诗学”阐释

第一节 “晚明”的出场

第二节 周作人与晚明诗学研究范式的建构

第二章 预设与实证:“早期启蒙”学说的影响及反思

第一节 “中国早期启蒙”说与“中国近代启蒙”说

第二节 “早期启蒙”说与晚明诗学研究

第三章 框架与格套:经济视野与晚明诗学研究平议

第一节 走向经济活动内部

第二节 商人地位辨

第三节 市民及市民文学辨

第四章 策略与定论:“追溯晚明”现象的系统考察

第一节 “追溯晚明”活动的复杂性

第二节 “追溯晚明”活动的明显缺失

第三节 “追溯晚明”活动的学理检讨

第四节 “以今衡古”与“古今对话”

五章 祛魅与重建:晚明诗学研究范式的全面审视

第一节 “复古—革新”范式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复古—革新”范式的历史溯源

第三节 “复古—革新”范式的先天缺失

第四节 “复古—革新”范式的潜在幽灵

第五节 “复古—革新”范式的扬弃与超越

第六章 文学与思想:晚明诗学理论价值重估(上)

第一节 “自然人性论”辩证

第二节 情感论考察视野之明确

第三节 “性灵”说新诠

第七章 文学与思想:晚明诗学理论价值重估(下)

第一节 “过程史”的意义

第二节 “第一义”学说与晚明诗学

第三节 元明诗学传统观照下的师古师心论争

结 语

附 录 “会通”与“贯通”视野下的《书画跋跋》——兼及对晚明文艺思潮研究的一点思考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