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是急剧变革的时代,多种思想碰撞,形成绚烂多姿的面貌,无论是在学术层面,还是在大众层面,都受到了学人的极大关注。但正因其思想的驳杂,种种曲解与误会也极多,本书以问题为导向,细致辨析了“晚明”之为“晚明”的多重路径及其理路,对于廓清及深化认识颇有意义。
本书立足于反思性视角,以“辩证旧说”与“重建范式”为旨趣,从“时段”与“事件”的双重维度重新界定“晚明”,对晚明诗学的现代阐释进行了系统考察,深入剖析了晚明诗学如何在现代学术话语中被塑造和重构。在书中,作者提出“情”与“法”作为晚明诗学的核心论题,主张在长时段的历史视野中重新评估其理论价值,以期突破既有研究的窠臼,拨开长期以来笼罩在晚明诗学研究上的理论迷雾,贴近晚明诗学的内在逻辑,回归文学本位。
绪 论
第一章 多样与片面:时代变迁影响下的“晚明诗学”阐释
第一节 “晚明”的出场
第二节 周作人与晚明诗学研究范式的建构
第二章 预设与实证:“早期启蒙”学说的影响及反思
第一节 “中国早期启蒙”说与“中国近代启蒙”说
第二节 “早期启蒙”说与晚明诗学研究
第三章 框架与格套:经济视野与晚明诗学研究平议
第一节 走向经济活动内部
第二节 商人地位辨
第三节 市民及市民文学辨
第四章 策略与定论:“追溯晚明”现象的系统考察
第一节 “追溯晚明”活动的复杂性
第二节 “追溯晚明”活动的明显缺失
第三节 “追溯晚明”活动的学理检讨
第四节 “以今衡古”与“古今对话”
五章 祛魅与重建:晚明诗学研究范式的全面审视
第一节 “复古—革新”范式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复古—革新”范式的历史溯源
第三节 “复古—革新”范式的先天缺失
第四节 “复古—革新”范式的潜在幽灵
第五节 “复古—革新”范式的扬弃与超越
第六章 文学与思想:晚明诗学理论价值重估(上)
第一节 “自然人性论”辩证
第二节 情感论考察视野之明确
第三节 “性灵”说新诠
第七章 文学与思想:晚明诗学理论价值重估(下)
第一节 “过程史”的意义
第二节 “第一义”学说与晚明诗学
第三节 元明诗学传统观照下的师古师心论争
结 语
附 录 “会通”与“贯通”视野下的《书画跋跋》——兼及对晚明文艺思潮研究的一点思考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