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工智能与古典学范式的重构(精)/中国书籍社科丛刊
0.00     定价 ¥ 9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4101390
  • 作      者:
    作者:曾建华|责编:刘洁琼//王淼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围绕人工智能与古典学范式展开深入探讨。上篇聚焦古典学人文困境与范式革命,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面临的挑战,如ChatGPT对人文学科的冲击,探讨人文学科转型路径与“新人文”,还分析了人工智能的教成、人机融合及人文学术范式变革。中篇以“新子学”理路重构古典学,阐述“新子学”的提出、建构、知识体系及与古典学的关系,探讨从“经学思维”到“子学精神”的古典学路向。下篇通过《老子》《列子》等典籍中的典故学三例进行新古典学实践。附篇则对新古典学进行现实回应,包含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解读及习近平总书记引经考略等内容,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展开
目录
绪言 如何重现古典的世界
上篇 古典学的人文困境:人工智能与范式革命
第一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人文”
第一节 ChatGPT对人文学科的挑战
第二节 人文学科转型的可能路径
第三节 从人机协作到人机融合的“新人文”
小结
第二章 人工智能的教成与人机融合
第一节 AI深度学习所构成的教育问题
第二节 AI的教成与人文主义
第三节 人机融合的教育范式
小结
第三章 人工智能与人文学术范式革命
第一节 ChatGPT类人工智能的“自由”边界
第二节 人工智能之于人文学术的革命性意义
第三节 人工智能与人文学术的“未来范式”
小结
中篇 古典学的重构:“新子学”理路
第四章 “新子学”与古典学的重构
第一节 “新子学”理念的提出及其初步建构
第二节 “新子学”理论的全面建构和初步形成
第三节 以“新子学”重构古典学的困境与突围
小结
第五章 作为新古典学构想的“新子学”
第一节 士人阶层的崛起与子学的发生
第二节 子学是士人思想的系统建构和多元表达
第三节 子学与士的交互性影响和嬗变
小结
第六章 新子学的知识建构
第一节 当代知识界的学术范式
第二节 作为“新子”的当代知识者
第三节 “新子学”的确立与走向
小结
第七章 从“‘新子学’构想”到“新古典学”取向
第一节 “新子学”的范式困境
第二节 “新子学构想”能成为一种新的古典学范式吗?
第三节 “新古典学”:“大数据”时代的知识谱系建构
小结
第八章 从“经学思维”到“子学精神”:“新子学”的古典学路向
第一节 “新子学”的进路:重构“经学思维”主导下的古典学
第二节 基于现代性的“古典学”重构:“新子学”的去“经学化”
第三节 作为“新古典学”的“新子学”:重返古典语境的当代叙事
小结
下篇 新古典学实践:“新子学”与典故学三例
第九章 《老子》中的“(鬼)神”
第一节 “(鬼)神”与“气”的勾连
第二节 “神”“人”关系的重建
第三节 “浴神不死”与“神”观念的变革
小结
第十章 《列子》中的“神仙”
第一节 “谷神”:永恒且永动的“生化”之神
第二节 “神人”构想:从“神化”到“仙化”
第三节 《列子》对“神仙”的拓展
小结
第十一章 “孔学老”典故的叙事学还原
第一节 从“孔学老”到“孔先老”:孔老叙事的典故化
第二节 “孔学老”的学术史叙事:唐宋以来孔老关系的重构
第三节 孔、老“对话”:古典学的“典故学”
小结
参考文献
附篇 新古典学的现实回应: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附一 《文子》怎样看待“精神”的力量
附二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人的“革命”之路
附三 通往圣哲之路:扑朔迷离的“老子”
附四 《庄子》说的真人究竟是什么样?
附五 习近平总书记引王充《论衡》考略
附六 文史哲学者眼中的《罗刹海市》
归极书院沈鸿慎院长:从康德审美基本观念出发评《罗刹海市》
南师安世民博士:对《罗刹海市》的批评与反思
中戏栗子森博士:毫无可取之处
上财陈老师及其师弟:复仇说没抓住重点,要发展地看
附七 电影《周处除三害》的三害是什么?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