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个人信息权
0.00     定价 ¥ 7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4403432
  • 作      者:
    作者:林传琳|责编:曲杰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个人信息之上是否存在一项抽象的权利,是法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个人信息统称为“权益”而非“权利”,回避了个人信息上的权利属性问题。在《民法典(征求意见稿)》中曾明确使用“个人信息权”一词,而后被改为“个人信息保护”。之所以呼吁个人信息权利化,是因为权利在实践中具有绝对性,意味着利益与权利对抗时会处于下风。本书立足于新兴权利论与权益区分论,从“概念构造论”和“本体构造论”两个维度建构个人信息权。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三、概念限定及术语规范
四、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个人信息权何以成为新型(兴)权利
一、何谓“新型权利”
二、新型权利证成的两种模型
三、个人信息权的新型权利证成
第二章 权利还是权益:基于权益区分论的回应
一、权益区分论的域外发展
二、《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个人信息权益”
三、对个人信息权益论的质疑
第三章 个人信息权的属性嬗变
一、个人信息权的理念嬗变:从知情同意到正当必要
二、个人信息权的内涵重构
第四章 个人信息权的构造
一、个人信息权的权利主体
二、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客体
三、个人信息权的权利范式
第五章 个人信息权的主要权能
一、知情决定权
二、可携权
三、更正权
四、删除权
第六章 个人信息权与人格权编的兼容
一、个人信息权适用中的利益衡量
二、个人信息权与民法典人格权编的兼容
三、个人信息权的适用路径
第七章 个人信息权的侵权法保护
一、侵权法保护与人格权法保护的差异性
二、个人信息权在侵权法中的适用困境与完善
三、个人信息侵权的群体性诉讼
第八章 个人信息权的公法保护
一、个人信息权公法保护的必要性
二、个人信息权的宪法确认
三、预防原则的引入证成
四、引入预防原则的实现构想
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