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三江源调查
0.00     定价 ¥ 5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814944
  • 作      者:
    三江源研究院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为中国面积*大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调查》为三江源一带遗址、村落、风俗的考察调研,通过对文化资源调查与内涵分析研究,分析人类文明形成与自然地理演变的关系,更深入地解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性、重要性。《三江源调查》旨在将历史文化、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三江源建成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让三江源成为大美青海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展开
精彩书摘
序章
  保护母亲河 守护三江源
  生命起源于水,文明诞生于江河。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这里是万山之宗、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在这里冰雪相拥,长江、黄河、澜沧江源远流长;
  这里有唐蕃古道、康藏通衢,是多个民族世居的家园,汉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交融,三江万里浪,华夏百族兴,巍巍雪山是国家之栋梁,三江澈水是民族之摇篮,沃野千里是生命之乐土;
  这里还是歌舞之乡、灵秀之地,高原*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这里的人们传承着与自然、与各类生命打交道的智慧,他们朴素的生态、生产和生活方式,深深影响着大江大河的命运,也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青海考察调研,为青海发展擘画蓝图、指引方向。青海牢记总书记嘱托,把生态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完善流域生态一体保护政策,加快国家公园建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模式,从根本上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勇于争当国家公园建设“优等生”。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基本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对工业文明的超越。正是从文明进步的新高度重新审视中国的发展,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目标,以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内涵,诉说着14亿中国人的向往,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1],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对青海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并多次作出指示批示,深刻阐明事关青海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为青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阐明了青海“三个*大”省情定位和在全国大局中“三个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强调青海*大的价值在生态、*大的责任在生态、*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强调青海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强调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三江源保护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始终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
  青海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其中尤以玉树为重,更以三江源为大。从“黄河源头**哨”到“万里长江**湾”,从“中国鹤”的隆宝典范到昂赛“雪豹和她的朋友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章 保护母亲河 守护三江源 001
第1章 *大的价值 028
黄河源头**哨——*麻莱县麻多乡郭洋村调研记 033
万里长江**湾——治多县立新乡叶青村调研记 065
“英雄之乡”的生态赞歌
——治多县索加乡当*村调研记 091
雪豹的自然乐园——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调研记 115
“中国鹤”的隆宝典范——玉树市隆宝镇隆宝***自然保护区调研记 143
牦牛之都的根与魂——*麻莱县约改镇格前村、长江村调研记 171
牧民合作社的共富梦——称多县珍秦镇十村调研记 199
第2章 *大的责任 222
总书记挂念的村庄——玉树市扎西科街道甘达村调研记 227
“**面党旗”升起的地方——囊谦县香达镇青土村调研记 249
灾后重建“**村”——玉树市西杭街道禅古村调研记 275
山乡巨变孕育“大同梦”——玉树市西杭街道扎西大同村调研记 297
党建红生态绿映衬格桑小镇——杂多县萨呼腾镇闹丛村调研记 319
致敬江河源头“*可爱的人”——*麻莱县*麻河乡不冻泉垃圾处理站调研记 343
第3章 *大的潜力 368
千年古渡“第四桥”——称多县歇武镇直门达村调研记 373
玉珠峰下的明珠——*麻莱县*麻河乡昂拉村调研记 399
喜马拉雅红盐的文化复兴——囊谦县白扎乡白扎村调研记 425
“虫草**县”的天赐之地——杂多县苏鲁乡多晓村调研记 449
“千万级”村集体经济的高原样本——治多县加吉博洛镇改查村调研记 469
“玉树小敦煌”背后的故事——称多县尕朵乡卓木其村调研记 493
澜沧江畔的神秘巴麦——囊谦县白扎乡巴麦村调研记 521
结语 三江源和谐共生图 544
参考文献 565
后记 57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