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郎图”属于人物风俗画。自南宋李嵩之后,传世诸多版本中,尤以故宫博物院藏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克利夫兰藏本及大都会藏本等四个版本的《货郎图》最为知名。虽然所画细节各有不同,但整体而言,画面上货郎肩挑杂货担,货担上物品繁多,不胜枚举,从锅碗盘碟、儿童玩具到瓜果糕点,无所不有。在商品流通尚不够发达的南宋时期,货郎们走街串巷,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货郎们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也带来各种新奇的见闻,货郎的到来往往象节日般热闹。画家借助货郎这一题材表现了南宋市井生活的一个侧面,记录了南宋百姓的生活方式,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本书结构设置清晰合理,共分十个章节。开篇引言为读者呈现了作者近二十年来研究“货郎图”的学术历程。第一章先将“货郎图”中最为关键的信息进行提炼,即“三百件”货品究竟是什么。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从“行医”“祭祀”“商业”“前程命运与物品的关系”等维度,对画面中的诸多细节所涉及的议题进行讨论。第七章至第十章中,作者着重从“货郎的身份真假”“时令节庆与货郎行为的关系”等几个专题剖析“货郎图”背后隐藏的疑点,循序渐进地揭示了“货郎”这一看似市井俗世题材的画作,实为经过画家“再造”后的现实世界。行文结尾处,作者借《货郎图》画作上的题跋:“莫笑货郎痴已甚,世人谁不似其痴”点出在画家营造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三百件”货品迷宫的背后,无不与人,与国家,与历史,与社会息息相关,引发读者深思。
基于作者多年来的持续观察,本书对南宋宫廷画家李嵩的《货郎图》系列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细致、新颖的全面阐释。以百物杂陈的货郎担为中心,在逐一辨识所有货物的基础上,书中进行了一次从微观到宏观,从图像史到社会史,从小人物到大历史的追踪。书中分为若干章节,分别围绕医药、祭祀、茶酒专卖制度、元宵表演、亲子图像等诸多问题展开了有趣的考察。精简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片融为一体,使得本书展现出图像研究的特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