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有种乎
去往皇宫的路途漫漫,寂寞乏味,而十四岁的武则天青春妙龄,正是活跃好动的年纪,哪里能耐得住这枯燥的旅途?她忍不住伸手掀起轿帘一角,探出头去。澄澈高远的天空,湛蓝让人心醉,几朵白云闲闲地飘着,飘向皇宫的方向。
高大的宫墙遥遥在望,那错落有致的重楼玉宇,雄伟堂皇又美得壮丽,掩映在云雾之中,宛若仙境。
武则天的少女心不禁雀跃起来,又一阵狂跳,马上她就能堂堂正正地走进这神秘的宫墙。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早在并州老家时,她的心便已飞远,飞进了那深沉而神秘的皇宫。
并州是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的家乡。武家几代人都靠种地为生,生活清苦,直到武士彟这一代才有所改观。武士彟并不甘于土里刨食,做起了贩卖豆腐的商人。聪明人做什么都比别人强,武士彟做的豆腐又白又嫩,深受大家喜爱,赚了不少钱。可武士彟并不满足,对原配夫人相里氏说:“夫人,卖豆腐赚不到几个钱,我想改行。”
相里氏问:“夫君,你又打算做什么呢?”
武士彟答道:“当今皇上(隋炀帝)动辄大兴土木,木材的需求水涨船高,木材生意一定赚钱。”
相里氏点点头。
武士彟看准机会,赌上本钱,美美地赚了一笔,成了富豪。然而,隋朝末年,局势动荡,盗贼四起,武士彟对相里氏说:“我们身为平民,赚钱还算容易,可守住钱财太难了,我一定要谋个一官半职。”
相里氏是个传统的女人,当然支持丈夫的想法:“你只管放手去做,家里有我操持。”
武士彟说:“我可能需要很多钱去结交贵人。”
相里氏说:“没关系,我们可以节衣缩食,让你得偿所愿。”
得到了相里氏的支持,武士彟花了很多钱,不断结交官员,为自己谋得一个太原鹰扬府队正的职位,实现了从贫民到富商再到官吏的变身。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一代女皇的父亲不会是一个浅尝辄止、鼠目寸光的人。果然,武士彟很快就傍上了更大的人物——后来成为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
武士彟对妻子说:“夫人,我想开个酒店。”
相里氏说:“开酒店又麻烦又花钱,你这是为什么啊?”
武士彟说:“我想接近一个大人物——并州刺史兼河东抚慰大使李渊。我观察到李渊时常经过并州武家庄,我想在他的必经之路上开酒店,这样我可以常常款待他,借机拉近我们的关系。”
相里氏笑道:“好主意!我来给你做帮手。”
武士彟抓住了这个接近大人物的机会,不但常常邀请李渊下马歇息,免费供应吃住,还时常赠送骏马给李渊。李渊投桃报李,调任太原后,让武士彟在自己手下当了一名七品官。
随着李渊的势力日益壮大,及至后来起兵反隋,武士彟的职务一步一步得到提升。
相里氏曾担心地对武士彟说:“夫君,如今局势动荡混乱,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你这么跟着李渊,会不会有风险?” 武士彟说:“李渊很有谋略,我认定了他。为了支持他,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历史证明,武士彟押对了宝。李渊登基之后,十分感念武士彟的功劳:“武士彟,朕封你为太原郡公。你的两位兄长武士棱、武士逸分别封为宣城县公、安陆县公。”武士棱、武士逸后分别官至司农少卿、益州行台左丞。
就此,武氏家族青云直上,成为当时的政坛新贵。但是,在重视门阀的封建社会,大家对武士彟的看法,没有因其政治地位的提高而发生改变。
“夫君,如今你已得偿所愿,为何还终日闷闷不乐?”相里氏问武士彟。
“唉,那些贵族根本不尊重我。在他们的眼里,暴发户出身的我,还是低人一等。”
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武士彟很苦闷,对待事业就更加用心,希望干出一番名堂,以改变尴尬的地位。他时常因忙于公事,而耽误了私事。相里氏病危的时候,他正陪同李渊在并州视察,为了陪伴皇帝,他没有回家见妻子最后一面。
唐高祖李渊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很感动:“武士彟,朕理解你的尴尬处境,现在封你为应国公,三品工部尚书。朕再赐给你一位出身名门的妻子杨氏——前朝宰相杨达的女儿。”
武士彟大喜,忙叩头谢恩,心道:隋亡后,尽管杨家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但依然是名门,是贵族。况且,杨氏还是李世民的妹夫的堂妹,我与她成婚之后,一下子就能成为皇亲国戚,社会地位扶摇直上。 李渊又说:“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杨氏已经年过四十,不知你是否介意?”
武士彟忙说:“我哪会在意这个?再次叩谢皇上的大恩。”
李渊说:“你对朕尽心尽力,朕看在眼里,赏赐你这样的忠臣是应该的。”
很快,武士彟欢天喜地地迎娶了杨氏。婚后,已年过四十的杨氏夫人,为武士彟接连生下三个女儿。小女儿早夭;长女后来嫁给贺兰氏为妻,姑且按惯例称她为贺兰夫人;次女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
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