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奔涌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0479779
  • 作      者:
    何常在
  • 出 版 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人工智能、创业与爱情的都市励志小说,一本写给所有不服输者的启示录。 上海滩的科技风云,人工智能的创业传奇。作品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记录了新一代上海人接过父辈建设浦东新区的旗帜,继续建设上海临港新片区,展现了青年一代的精神面貌和情怀,是上海未来充满希望和生机勃勃的写照,也是整个中国参与到全球竞争和合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的一个区域性的写照。 知名作家何常在以犀利笔触勾勒科技浪潮中的人性温度。
展开
作者简介
何常在,男,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5届高研班学员。发表网络小说《浩荡》等,出版畅销书《浩荡》系列、《正道》系列、《交手》系列、”《问鼎》系列、《隐者慧医》、《契机》等共计五十余部作品。素有“运筹于现实之中,决胜于商场之外”的美名,被誉为国内现实题材小说网络作家中的标杆人物。
2019年度中国好书榜上榜作家,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首届贾大山文学奖、首届天马文学奖,入选当当网第五届影响力作家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络文学主题征文大赛一等奖、“全民阅读·全国书店之选十佳小说作品”,入选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10月十大类型小说,2018、2019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
展开
内容介绍
夏常从小在上海长大,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三次创业失败让他备受打击,一心认定只有离开上海才能让他重新树立信心。
在几经周折之后,夏常决定安心留在上海,并在父亲的劝说下进入临港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工作。尽管在前期创业和在研究院的工作过程中都遭遇到了友情的背叛以及被对手陷害,夏常还是积极向上,背负着父辈的期许,克服了无数技术难题,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在夏常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临港新片区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他,也将继续在这个奔涌的大时代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上海往事
一进五月,上海的天气就跟道路两旁疯长的梧桐树一样,一天天愈发密不透风。夏常沿思南路一路向北。
从小在思南路长大的夏常,感受着道路几十年不变的静谧与缓慢,似乎回到了小时候。一到淮海中路,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以及不绝于耳的汽笛声,又将他从过去拉回到了现实。
每次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或是心烦意乱时,夏常总会在思南路走一走,回味过去,思索现在,展望未来。他很喜欢思南路充分融合了域外风情和上海韵味的独特气质,那里仿佛就是上海的繁华与喧嚣都侵蚀不了的一块宝地,为每一个老上海人都保留了一份关于童年的回忆。
虽然现在已经搬到了浦东,夏常却还是喜欢黄浦。黄浦是上海的老城区代表,依然保留着很多老城应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及建筑风貌。
从小在上海长大,自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夏常从未离开过上海一步!他对上海的大街小巷就像是对自家的后院一样熟悉,大到浦东的发展与崛起,小到片区的拆迁与周围小区楼盘的升值,甚至是一个包子十几年来的涨价曲线,他都了如指掌。
夏常自认为对上海的感情深到了骨子里,他对上海的热爱是天性。他从未想过要离开上海去外地发展,但今天,他第一次动了要去北京或是深圳的念头。
因为,他再一次创业失败了!
在黄浦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夏常本以为可以一直无忧无虑地在那儿生活下去,不料父亲夏祥因为参与开发浦东新区的缘故,带着全家搬到了浦东。
当时夏常极为不舍,毕竟小伙伴和“赤裤兄弟”都在黄浦,更不用说当时人人都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夏常理解不了父亲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黄浦区不待,非要去荒郊野外的浦东。尽管后来
浦东的飞速崛起印证了父亲的远见,但夏常对当年的搬迁至今还依旧耿耿于怀。
夏常的成长经历和大多数黄浦人差不多,家就在南京路步行街后面的石库门里。父亲以前在北京东路的五金商店工作,而母亲就职于云南南路的餐饮老字号。
他从小听着外滩的钟声长大,还曾经照过大世界的哈哈镜,学生时代爱逛福州路的书店和人民广场地下的迪美购物中心。他父母和其他很多父母一样,希望他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结果追随父亲到了浦东的
夏常,并没有如父母所愿,他学了理科,毕业后自己创业了。
或许是父亲不顾他反对搬到浦东的决定在他的心中埋下了叛逆的种子,又或者是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报考大学时,父母力主他学文科,他却偏偏选了当时还是冷门专业的人工智能。
在夏常出生当年,1990年的4月18日,中央决定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开发。1993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直到2000年,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正式设立,从此迈向了发展的快车道。第二年,父亲决定举家搬迁到浦东,和母亲一起,积极投身到了浦东的大开发之中。 11岁的夏常从此告别了黄浦岁月,和父母一起来到了浦东,并亲身经历了浦东奇迹般的崛起。如果说夏常的童年记忆全是思南路、石库门、人民公园、人民广场、豫园、外滩、南京路步行街,以及小资情调的绍兴路,那么他的少年回忆则是东方明珠、陆家嘴中心,以及其昌栈、周家渡、庆宁寺、南码头和烂泥渡。
别人或许不知道,夏常却是很清楚,烂泥渡的附近开发了一个楼盘,全国闻名,是上海豪宅的代表性作品——汤臣一品。在汤臣一品的盛名之下,烂泥渡的名字也渐渐被人遗忘。
虽说夏常在浦东长大,伴随着浦东从荒凉到繁华再到强大,但他最难忘的却是静安高大的法国梧桐、精致的洋房、幽静的马路,长宁富有艺术气质的电台和宁静祥和的画廊,还有杨浦的复旦大学,虹口的鲁迅公园,闸北的上海南站老广场——尽管后来闸北并入了静安,他还是不习惯把闸北叫成静安。上海的点滴过往和每一点的进步,都在夏常的心中沉淀,像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夏常大学毕业后,和同学黄括一起开了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公司成立后,一开始的发展还不错,后来他和黄括逐渐在技术上产生分歧,从而导致二人创业失败。
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夏常痛定思痛,差不多休整了半年,又再次和朋友莫何一起创业,成立了奔腾人工智能公司,结果坚持了不到一年,又失败了!夏常很沮丧,对自己失望透顶!
父亲也对夏常很失望,他一直希望儿子可以找份安定的工作,创业九死一生,风险大收益低,何必非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在就业的问题上,夏常和父亲的观念一向冲突严重。二人有过多次争吵,但结果谁也没能说服谁。最后父亲妥协了,退了一步,提出夏常可以创业,但如果失败两次的话,就得听从他的安排去上班。夏常答应了。
但在第二次创业失败后,夏常并没有兑现承诺,在父亲帮他寻找工作时,他又和黄括联手,成立了颜色科技公司。为此,父亲对夏常大为不满,和他冷战了两个月,期间一句话也没和他说。
这一次,夏常信心满满,认定一定可以成功。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正确,颜色科技公司从2017年成立以来,短短两年间就已经发展
展开
目录
第1章 上海往事
第2章 临港新片区
第3章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第4章 人工智能
第5章 实用主义者
第6章 我只是想给你一个机会
第7章 职责所在
第8章 你需要的我都有
第9章 类脑芯片
第10章 于公于私
第11章 相亲
第12章 女大十八变
第13章 不是一路人
第14章 送分题
第15章 服从大局
第16章 好朋友就是用来挡枪的
第17章 公是公,私是私
第18章 当断则断
第19章 大事
第20章 没有捷径
第21章 五个条件和五点要求
第22章 业内高手
第23章 从概念到应用
第24章 措手不及
第25章 反其道而行之
第26章 生活中处处充满惊喜
第27章 仅此而已
第28章 生活就是感情和利益的结合体
第29章 支点人物
第30章 阶段性进步
第31章 解决方案
第32章 上海之根
第33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
第34章 最理想的状态
第35章 需要制订不同的方案
第36章 对话
第37章 维护利益
第38章 不是父母人生的延伸
第39章 钢铁般的意志
第40章 制高点不能丢
第41章 隐藏的神秘技能
第42章 想用技术改变世界的年轻人
第43章 人类生存三大必需品
第44章 时间和奇迹
第45章 平生只有两行泪
第46章 变动
第47章 没有退路
第48章 先看人品,后看能力
第49章 演一场好戏
第50章 付出全部,预支未来
第51章 年轻就是资本
第52章 埋了一个大雷
第53章 大日子
第54章 开头没开好
第55章 火力全开
第56章 比结婚更糟心的事情
第57章 绝配
第58章 回顾之旅
第59章 很多东西用金钱买不来
第60章 一系列的手法
第61章 一切以事实为依据
第62章 真相大白
第63章 今天的主题是夏常
第64章 惜才纳婿
第65章 自主选择
第66章 先结婚后恋爱
第67章 不能辜负自己的青春韶华
第68章 认清现实,放弃幻想
第69章 百川归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