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的李奕樵兼容程序员、小说家两种版本,他在文学中安装电子竞技,释放编程语言的潜力。以多元素、魔术方块般的聪明写作,穷究事物规律,把玩世界的各种可能性,使其继林燿德、贺景滨之后,翻出台湾科幻、数理小说的新维度。 从即时战略电玩《魔兽争霸》的断代史牵引出一封求救信,从性别错位的扮装童年遥映台湾的历史伤痛,李奕樵以游戏为主轴,写下七篇创造力爆炸的现代故事,反复顽抗荒谬、暴力等近神之物。“我的小说偶尔会对神比中指,如果你也想对神比中指的话,那很好,我们是同伴。” 读者将看到一名钻研文学三十年的老师傅,满怀赤忱地拆解青年作者设下的机关。随着骆以军逐篇分析,正文与导读之间上演“难度不断飙高的坐对加码”,前后世代携手跨出一场精湛的文学交替。
展开
,也非写实,甚至不是超现
实,而是高度的逻辑化,也
即是思辨化的语言。到了一
个极致的程度,成为了荒谬
、嘲讽、滑稽和虚无。《游
戏自黑暗》的科幻性不是故
事内容上的,而是语言风格
上的,更加是思维逻辑上的
。它是我读过的最能贯彻“
后人类”特征的华语小说。
——香港作家 董启章
我是从《两栖作战太空
鼠》认识奕樵的写作,在这
篇小说中,他手挥五弦、目
送飞鸿,展现切割现实肉体
不见血的上乘刀功。不过《
游戏自黑暗》又一反前情,
他将锋刃挥更远更发力,指
向一个更容易挥剑落空也更
野心的场所。对我而言,这
不只是一场策马入林,也是
岛屿年轻写作者在各种命定
绑缚中奋壮的一次纵跃。
——台湾作家 黄丽群
李奕樵充分掌握了“以创
造性的陌生化达致更深刻再
认识”的诸多技巧,使得《
游戏自黑暗》游刃有余地披
露了,对人类处境的关怀以
及对文学角色的严谨要求。
在此同时,它还是活泼、颖
悟与稳健的书写。既以诗情
的语言处理思辨,也以认真
的态度更新批判。
——台湾作家 张亦绚
当我如今想回奏关于小
说的高阶乐谱时,还是得拍
拍灰尘拿出老博尔赫斯、老
巴思,小说的读者无痛感地
被贫乏的想象力吃着,小说
塌缩成小说自身,不再思索
曾经前辈们对世界变化的激
动思索。于是“小说家和小
说家的大卖场”,不再需要“
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连续
翻滚到天外天”的神奇,而
李奕樵,这个我本来陌生的
名字,让我看见了那个神奇
。
——台湾作家 骆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