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逐水船》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5917571
  • 作      者:
    熊生庆
  • 出 版 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熊生庆,1994年生,贵州六盘水人,现居贵阳。已发表小说数十万字,有作品被《中篇小说选刊》《思南文学选刊》《小说月报》选载。


展开
内容介绍

《逐水船》为九〇后作家熊生庆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入作者近年创作的10篇小说。

小说地理背景大多以“三线建设”工业城市六盘水为原型,呈现了没落的边缘工业城市中“苗刀”传人、孀居女人、空巢老人、县城艺术家、工人等小人物的生命状态。小说中的许多人经历失败,生活落魄,但他们身上仍有生生不息的生存韧性、充沛的生命活力。作家表现出他们身上淋漓的元气与生命力,也直面他们在惨淡人生底色中的挣扎与沉浮。

小说语言准确,文学质地细腻、绵密,塑造的各色人物既有一定的传奇性,又能让读者感受共通的时代经验、人生经验。


展开
精彩书评

好小说的理想和理想的好小说

 

肖江虹

 

生庆九〇后,第一次读他的小说,文本里弥漫着的沉郁和繁博,与其代际实在相去甚远。可能和早先写诗有关,转入小说创作后,语言呈现出难得的精准和简洁。少用修辞,直呈真相,文本洒脱爽利。

难得的是,在“技”的基础上,生庆对于文学“道”的层面也有属于自己鲜明的认知。他的小说作品,从选材、切口、文本的内涵和外溢,到形而上的审美和哲思,都有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他没有囿于个体经验的书写,而是放眼四顾,上下打量,自信坚定地“讲述别人的故事”,这一点,在他《喝早酒的人》和《逐水船》两个小说中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喝早酒的人》关乎的其实是一种撕裂后的疼痛感。被撕裂的当然不仅仅是生活方式,还有人和人在朝夕面对中建立起来的情感调值,这种内在调值的稀释和消散,甚至比现实的凋敝和没落更让人唏嘘。喝早酒看起来是一种日常时态,本质其实是人对于某种关系和情感的体认,并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去维系和筑牢这种关系和情感。人不在了,但架子上属于那个人的酒还在。店主守着的当然不是一瓶酒,是这个地域人和人相互对望的方式。当所有无主的酒水被汇集到盆中,当酒干肉尽曲终人散后,你以为用喝早酒建立起来的这种流淌着温暖和善意的生活结束了吗?当然没有,很多年后,有人可能会写一篇《吃早茶的人》。

相比《喝早酒的人》,《逐水船》在意蕴上更胜一筹。

作品时间跨度很大,水气淋漓的河面,女人的命运几乎与风浪同频,宁静安稳往往只是片刻,更多时候在风浪中挣扎颠簸,就像《活着》里面的福贵,仿佛一天一个活法。作品在不到一万字的篇幅里基本抓住了所有需要讲述的重点,文字简洁投入,心无旁骛,几乎一口气完成了故事的讲述。“逐水船”作为命运的符号意象,也有完整且令人信服的表达。可贵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苦难面前,女人内心却光亮日甚。所谓“一念成佛”,只是这“一念”,绝非凭空而降,没有尝尽世事的悲苦,阅尽人间的暗黑,窥见依稀的光亮,读懂命运的无常,断然不能一直对这个世界抱有期待的希望。

我理想中的好小说,一定要有扎实的文本、精准的语言、宽阔的意境和高妙的表达,它应该一直保有对光和热的期盼,对笔下人物深刻的理解和由衷的尊重。当然这需要作家拥有宽阔、悲悯和庄严的心境心性,更需要作家对人类终极走向做出先知般的预言和判断。

写出理想中的好小说,得先有写好小说的理想。以上两个小说在很多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但是我们欣喜的看到,青年作家笔下已经有了云蒸霞蔚的气象,字里行间时刻闪烁着的善意和对人心无微不至的体察,比炫目的技术和精致的文本来得更有力量。

青年作家熊生庆一定有写出好小说的理想,也正阔步走在写出理想中的好小说的大道上。

                                    (作者为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展开
精彩书摘

《最后一刀》(节选)

 

七月的一个傍晚,杨柳街突然闹起来。人们都说,十九回来了,带着一个苗族女人。女人身着盛装,满身银饰叮当作响,像是刚从电视机里走出来。 

十九是我三叔,小时背乘法口诀总记成三六十九,得了这绰号。我飞快往家跑,打算告诉我爸。以往这时候,我爸通常在睡觉。他上晚班,晚八点到转天八点,下班去公园下棋,中午回家。

院子里挤满了人,气汹汹把我爸往院角逼。我妈一把将我揽入怀里,推进奶奶生前住的小屋,嘭一声关上门。奶奶过世还不满年,屋子里残留着中药味。我眼睛泛酸,有点想哭。院子里吵得很凶,我趴在窗台上往外看,认出了叶小欢的爸爸叶屠夫。他光着膀子,冲我爸说,熊秉明,赶紧交人。李洋洋的爸爸李大耳抓住我爸衣领,咆哮道,要么交人,要么还钱,你选。 

我爸被逼到墙角,慌乱中,他抽出藏在衣服里的菜刀,指着人群:谁看见了, 谁看见的?李大耳说,就是看见了。人们纷纷附和:肯定被你藏起来了。我爸将菜刀横在胸前,怒道,谁过来我劈谁,看谁敢。叶屠夫冷冷哼一声,抢近前,左拳虚晃,在我爸挥刀的瞬间右闪撤步,顺势勾住我爸脖子,把他摔倒在地,夺走了菜刀。 

人群终于散去,我爸怒骂,㞞货,有种回来别躲着。我拿出铅笔和作业本,趴在书桌上假装写作业。我爸把我拎起来,提着往外走,我妈跟在后头。到街口李叔家羊肉粉店,我爸喊,老李,大碗两个,小碗一个。我小声说,妈,我也想要大碗。我妈说,儿子,你快些长大吧。 

十九失踪三年了。此前,他是厂里的过磅员。虽是临时工,但提到他,厂子里没人不知道。这主要归功于两样事。先说头一样。那几年厂子里流行估重赌彩头,两伙人凑在一起,找个估重对象,说定要押的东西,一瓶酒、两包烟、几个罐头之类,双方各估个数,然后过秤,谁估的数最接近实际重量谁赢,反之则输。玩这个,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三叔只消瞅一瞅,报个数,跑不了。石头、砖块这类笨家伙,三叔搭手一掂,八九不离十。厂子里刚传出三叔名头时, 有人不服气,专门在下班路上守他,跟他试手。结果可想而知。后来,人们再玩这把戏,谁也不让他参加了。 

另一样是摇骰子。杨柳街人都说,我爸和三叔哥儿俩都痴,一个痴棋,一个痴骰子。我爸下棋有输有赢,赌注小,当个爱好消磨时间。三叔不一样,他摇骰子十有九输,那帮喜欢摇骰子的主,他输了个遍,人人跟前都欠的有钱。说来也是稀奇,三叔手准,按说摇骰子也该经常赢才对,可他在骰子上不仅尝不到甜头, 还吃尽了苦头。赌注越下越大,三叔输了个底儿掉。我爸说,屡战屡败,有意思吗? 三叔说,这叫屡败屡战。后来大概为躲债,他悄悄离开杨柳街,从此音讯全无。那时奶奶还在,她是个老中医,街面上做的有人情,人们不像现在这么猖狂,敢堵我家的门。 

三叔到底欠下多少钱,这始终是个谜,恐怕连他自己也没算清楚。奶奶和我爸帮他还过些,见他越陷越深,便断了经济往来。三叔失踪,债主们咬牙切齿, 扬言要活剐了他。现在,他竟然回来了。我妈说,肯定是有人故意使坏。我爸说,无风不起浪,既然有人看见,可能真回来了。

吃过早饭,叶小欢和李洋洋来找我,约我去滚铁环。路上,李洋洋指着一号冷却塔大声说,快看,有人。我们朝李洋洋指的方向看去,冷却塔不再冒烟,高高的塔身上吊着两个人,像两只灰色蜘蛛,缓慢向下移动。他们想偷塔,李洋洋说。李洋洋的话把我们逗笑了。叶小欢说,他们在检修高塔,有什么好看的。我趁机说,还不如去看你爸卖肉。 


展开
目录

最后一刀

西陵渡

逐水船

喝早酒的人

闯江湖

平衡术

气味

晚照

歪酒客

隐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