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问答
第一章 总则
01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02 我国治安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政府职责是什么?
03 对尚不构成犯罪但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应如何处理?
04 治安管理处罚程序应依照哪些法律规定执行?
05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哪些地域和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06 违法行为人为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办案公安机关应如何处理?
07 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是什么?
08 治安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和管辖权限是如何划分的?
09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涉及民事或刑事责任时应如何处理?
10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时如何运用调解机制处理民间纠纷引发的违法行为?
11 对于哪些治安案件,可以调解处理?
12 对于哪些治安案件,不适用调解处理?
13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调解案件时,关于调解次数和时限有何具体规定?
第二章 处罚的种类和适用
14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15 公安机关对外国人适用行政处罚时,应遵循哪些程序规定?
16 治安案件中的违禁品和违法所得应当如何处置?
17 多人共同违法且违法所得或非法财物无法区分所有人时,应当如何处理?
18 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时如何区别处罚?
19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具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条减轻处罚情节,应当如何处理?
20 如何对精神障碍患者及残疾人的治安违法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
21 对醉酒状态下的治安违法行为如何处理?
22 对同一行为人的多个治安违法行为如何处罚?
23 一个案件有多个违法行为人时,公安机关如何作出处罚决定?
24 教唆他人违反治安管理应承担什么责任?
25 治安管理处罚中如何对单位违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26 单位违反治安管理但其他法律未规定处罚单位的,如何处理?
27 如何认定治安管理处罚中正当防卫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28 治安管理处罚中哪些情形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29 治安违法后如何通过认错认罚获得从宽处理?
30 哪些治安违法行为会被加重处罚?
31 治安管理处罚中哪些特殊人群可免予行政拘留执行?哪些例外情况下仍可执行?
32 如何认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第1款第2项规定的“初次违反治安管理”?
33 对不予处罚或不执行拘留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应采取哪些措施?
34 如何计算治安管理处罚的追责时限?
35 对于超过追究时效的治安违法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
36 扰乱单位、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选举秩序等行为可能面临哪些处罚?对聚众扰乱的首要分子如何加重处罚?
37 国家考试中哪些作弊行为会被罚款或拘留?
38 哪些行为属于扰乱体育、文化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如何处罚?
39 对故意散布谣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应如何处罚?
40 打架斗殴、拦截他人等寻衅滋事行为如何处罚?
41 对组织利用邪教、会道门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如何处罚?
42 哪些干扰无线电业务的行为将受到治安拘留处罚?
43 对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或传播病毒等网络违法行为如何处罚?
44 对组织领导和诱骗参与传销的行为如何处罚?
45 哪些人员可以认定为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46 对扰乱重要活动秩序、有辱英烈及历史尊严的行为如何处罚?
第二节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
47 对非法制造、买卖、处置危险物质的行为如何处罚?
48 对未按规定报告危险物质被盗或丢失的行为如何处罚?
49 对非法携带管制器具的行为如何处罚?
50 对破坏公共设施或边境设施的行为如何处罚?
51 破坏航空设施或干扰交通工具运行会受到什么处罚?
52 破坏铁路或轨道交通设施会面临什么处罚?
53 对违规穿越铁路或轨道线路的行为应如何处罚?
54 高空抛物可能危及他人安全时,法律如何处罚?
55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存在安全风险且拒不整改的,对责任人如何处罚?
56 公共场所拒不整改安全问题的,如何处罚责任人?
57 对违反飞行空域管理规定的行为如何处罚?
58 禁止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哪些行为?
第三节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
59 组织、胁迫、诱骗不满16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如何处罚?
60 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如何处罚?
61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如何处罚?
62 组织、胁迫未成年人从事有偿陪侍活动将面临怎样的处罚?
63 对违法乞讨行为如何处罚?
64 行为人构成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如何定罪量刑?
65 对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应如何处罚?
66 治安案件中的殴打伤害行为如何分级处罚?
67 猥亵他人会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