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中国法学教育研究》聚焦于法学教育的多个维度,旨在探讨和分析当前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挑战与发展方向。文章内容涵盖了法学教育理论、课堂教学实践、法律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在法学教育栏目中,刘世权、段黎宇探讨了我国法学教育中事实认定知识的缺失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补强策略。宋春香则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国际法律中文教育的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刘坤轮、张海玉讨论了财税法学在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而屈新、张淇则对新时代监察法学学科体系的合理建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课堂与教学栏目中,刘晓兵关注法律职业伦理课程的思政建设基本问题,于国旦则探讨了法律实践教育中模拟教学的点评与反馈机制。王鸿铭提出了构建“问题-概念-议题”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的思考,唐薇和李军妍研究了商法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式改革问题。董平以《电子商务法》课程为例,探讨了信息素养教育在新兴法学学科混合式教学中的嵌入。刘艳则从语域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民法典》的翻译进行了分析。在法律职业栏目中,董国珍、阮晨欣讨论了知识生产的合规风险与规制路径,以法学论文出版为例。最后,在百花园栏目中,宋超研究了高等教育民间评估的规范路径,包括价值引导与制度设定。任晓娟则针对新形势下高校财会监督的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本辑内容丰富,不仅为法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也为法律职业发展和高等教育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