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特色保险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一、保险业发展促进法治建设迈上快车道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保险业及保险立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保险业发展促进法治建设迈上快车道
二、中国特色保险法律体系初步确立
(一)《保险法》
(二)保险行政法规
(三)保险业部门规章
三、保险业创新呼唤完善保险立法
(一)保险法体系结构的一体化
(二)增订新兴险种规范,适应保险商品多样化的趋势
(三)完善互联网保险的监管规范
第二章 保险监管制度不断创新
一、保险监管体制不断优化
(一)集中管理阶段
(二)独立分业监管阶段
(三)混业监管初试阶段
(四)混业监管改革发展阶段
二、保险监管机制不断创新
(一)重视制度建设,不断夯实规范监管的长效机制
(二)革新监管理念,不断完善多监管方式协同机制
(三)公法私法并举,不断完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四)引入利用新科技,不断推进监管与科技融合机制
(五)发挥保障功能,不断发展保险回应经济社会需求机制
三、依法履行保险行政执法及行政监督职能
(一)注重完善相关法规,不断推动保险行政执法规范化、制度化
(二)依法履行行政监督职能,不断提高保险行政监督法治化水平
第三章 司法保障保险业健康发展
一、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一)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涉保险司法解释与司法政策
(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涉保险典型案例
(三)涉保险专门法院设立及保险类纠纷审判情况
(四)全国法院海上、通海水域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审判情况
二、检察机关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一)加大惩治和预防保险违法犯罪力度
(二)高质效办理保险领域民事监督案件
(三)积极推进与行政执法双向衔接机制
(四)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服务保障保险高质量发展
三、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章 保险机构加强自律管理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一)保险行业自律组织建设的现状
(二)保险行业自律组织建设的强化
二、加强合规管理
(一)构建保险公司合规管理的规范体系
(二)建立“三道防线”的保险公司合规管理框架
(三)健全保险公司合规管理运行机制
(四)强化保险公司合规保障机制
三、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和立法概况
(二)保险公司加强对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三)保险行业协会加强对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第五章 保险法学理论研究长足发展
一、保险法学研究概况
(一)保险基本法颁布前的初期研究阶段(1980—1994年)
(二)保险法治发展的拓展研究阶段(1995—2008年)
(三)保险法治发展的深化研究阶段(2009—2023年)
二、保险法研究的理论创新
(一)研究路径: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双重进路
(二)研究范式:保险合同、保险监管与保险治理的三个维度
(三)研究方法:法解释学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跨学科分析方法
三、保险法学教育及人才培养
(一)保险法学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早期
(二)保险法学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恢复期
(三)保险法学教育及人才培养的发展期
(四)保险法学教育及人才培养的繁荣期
四、保险法学研究展望
(一)保险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保险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路径
(三)保险科技对保险法的挑战及其应对
第六章 保险法治的现代化
一、互联网时代技术赋能保险业创新
(一)互联网与数字保险的发展历程
(二)新兴技术在保险业中的实际运用
二、保险法治新思维
(一)我国网络与数字立法回顾
(二)互联网与数字保险面对的法治困境与挑战
第七章 保险法治的国际化
一、保险业的国际化
(一)保险业国际化的探索阶段(1978—1992年)
(二)保险业国际化的试点阶段(1992—2001年)
(三)保险业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8年)
(四)保险业国际化的全面发展阶段 (2018年至今)
二、保险法治国际化的趋势
(一)保险合同法国际化趋势
(二)保险业法国际化趋势
第八章 保险法治典型案例评析
一、财产保险法治典型案例
(一)为交通事故中无名氏死者所垫付的费用保险公司如何赔偿
(二)货物运输预约保险协议是否为保险合同关系
(三)车上人员下车后能否转化为“第三者”
(四)不定值海上保险合同下如何认定保险价值
(五)责任保险中保险事故发生日的确定
二、人身保险法治典型案例
(一)保险合同约定保证续保条款的性质认定
(二)出险后被保险人报案前,投保人解除合同是否可拒赔
(三)保险合同隐性免责条款的认定
(四)体检报告是否能够认定投保人已知道其患有某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