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刑法总论讲义(第7版)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1356272
  • 作      者:
    作者:(日)前田雅英|责编:张宁|译者:曾文科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刑法总论讲义》集中、全面地阐述了日本著名刑法学者前田雅英的理论观点,第七版则更直率地呈现出前田教授的个人色彩。比起构建理论体系,“前田说”更加重视提炼判例中的法理规则,所以“前田说”除了在学界特色鲜明、独具一格之外,对日本的刑事司法实务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书严格挑选出最重要的理论话题,对应近年来的法律修正,网罗新近的日本刑法判例与学说,用平实的语言及丰富的图表使读者能够迅速掌握刑法学的基本论点,培养以具体事实为前提、依靠自己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立足实质犯罪论,强调“国民规范意识”,基于最新的犯罪形势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尊重裁判所的判断,试图摆脱以往支配学界的“德国型”刑法理论的束缚,展开裁判员裁判制度下的“日本式”刑法解释。
展开
目录
中译本序
致中国读者

略缩语表
序章 刑罚与犯罪的基本思考方法
1 犯罪与刑法
(1)犯罪、刑罚与刑法
(2)刑法(刑罚)的作用
(3)刑罚论的基础——报应刑与目的刑
2 刑法学——刑罚理论与犯罪理论
(1)刑法理论与刑法学
(2)日本近代刑法学的成立——西欧刑法学的引入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刑法学的演变
(4)现代的刑罚理论
(5)现代的犯罪理论——从形式犯罪论到实质犯罪论
第一章 犯罪论的基本构造
1 犯罪论体系
(1)该当构成要件、违法且有责的行为
(2)犯罪论的机能
2 对构成要件的理解
(1)形式的构成要件概念与实质的构成要件概念
(2)构成要件的作用
3 违法性的思考方法
(1)违法性的客观性
(2)刑法上的(可罚的)违法性与实质违法论
(3)违法性的具体判断
4 责任要素与构成要件
(1)责任主义
(2)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5 构成要件与阻却事由
第二章客观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客观构成要件的构造
1 构成要件与违法性
2 客观构成要件的要素
(1)结果与实行行为
(2)主体
(3)客体
第二节 构成要件解释与罪刑法定主义
1 罪刑法定主义
(1)两个原理
(2)法律主义
(3)明确性理论
2 罪刑法定主义与适正程序
(1)处罚规定的违宪性
(2)合宪性限制解释
(3)实质的构成要件解释与禁止类推解释
(4)日本刑法解释的特色
3 禁止事后法——刑法的时间效力
(1)刑罚的变更
(2)刑罚的废止
4 刑法的效力
(1)刑法的空间效力
(2)刑法的对人效力
第三节 结果
1 构成要件结果
(1)结果与危险性
(2)结果与实行行为
2 值得处罚的结果与轻微性
(1)轻微的结果与危险性
(2)被害人的同意、承诺与构成要件该当性
第四节 实行行为
1 刑法上的行为概念
(1)裸的行为论
(2)实行行为概念的重要性
2 实行行为性的具体判断
(1)实行行为与故意
(2)实行行为的始点与终点
3 间接正犯
(1)工具性
(2)间接正犯的各种类型
第五节 不作为犯
1 概说
2 不作为的实行行为
(1)不作为的实行行为与作为义务
(2)作为义务的具体内容
(3)结果回避可能性
第六节 未遂
1 未遂处罚
(1)未遂犯
(2)预备与阴谋
2 实行的着手
(1)主观说与客观说
(2)着手时期的实质理解
(3)间接正犯的着手时期
3 不能犯
(1)不能犯的含义
(2)不能犯的学说
(3)具体判断
4 中止犯
(1)中止犯的含义
(2)“基于自己的意思”——自动性
(3)犯罪的中止与防止结果发生的努力
(4)预备与中止犯
第七节 因果关系
1 客观上的归责——因果关系
(1)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含义
(2)条件关系
2 因果关系论的发展
(1)条件说
(2)相当因果关系说
3 新的因果关系论
(1)从行为时的相当性到事后的综合判断
(2)并发或介入事项与危险实现的判断构造
(3)因果关系有争议的具体类型
(4)行为的介入与实行行为的一体性
第三章 主观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责任主义
(1)责任主义与道义责任论
(2)国民的规范意识与非难可能性的内涵
第二节 故意
1 概说
(1)处罚故意的原则
(2)故意的种类
2 故意与违法性意识
(1)故意与错误
(2)判例中的故意概念与违法性意识
(3)有关法律认识错误的学说
3 成立故意时必要的事实认识
(1)构成要件的认识
(2)意义的认识与违法性的意识
(3)违法阻却事由的认识
4 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
(1)犯罪事实的认识与事实认识错误
(2)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
(3)因果关系的错误
5 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
(1)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的含义
(2)法定符合说
(3)故意犯的成立范围
第三节 过失
1 对过失犯的理解变迁
(1)传统的过失论
(2)过失论的发展
2 过失犯的客观构成要件
(1)过失犯的构成要件
(2)过失犯的实行行为
(3)信赖原则
(4)监督过失
(5)过失犯的因果关系
3 作为责任要素的过失
(1)预见可能性
(2)预见可能性的对象
(3)预见可能性的程度
第四章 违法阻却事由
第一节 正当化的基本原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