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乡韵古朴(莆仙名人趣事)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5030706
  • 作      者:
    陈光庭
  • 出 版 社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莆仙名人趣事,书中对那些“土生土长”的人、事、物的喜爱和眷恋之情,激起了人们的怀旧情怀和寻根情结。应该说,这是一本通俗易懂又可化为口传的民间文学史册。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笔调和语言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其中,既有谈古说今时谈笑风生、诙谐幽默的一面,又有抒发情愫时情深意切、催人泪下的一面,充分显露出作者作为血性男儿却又是感情中人的一股侠义柔情。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光庭,笔名成工,福建仙游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1996年起,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文章散见于《湄洲日报》《莆田晚报》《莆田通讯》《侨乡时报》等报刊,并多次获省市报纸副刊好作品奖。2000年,曾参加编纂《莆田市金融志》工作,同年《土生土长》一书在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2001年,《表》一文获全国金融系统建党八十周年“党旗下的辉煌”征文三等奖。2004年编入《福建省文艺家辞典》(作家卷第66页)。2009年,撰写的格言被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评为金奖作品,并入选由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的中英文双语版《中外哲理名言》一书。
展开
精彩书摘
多才多艺的士大夫蔡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谟,今仙游县枫亭镇人,宋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第,先后任龙图阁直学士、端明殿学士等职,知福州、泉州、杭州、开封等地。他一生建树颇丰,其苦心经营、主持兴建的洛阳桥成为当时闻名中外的“海内第一桥”。现枫亭镇东宅村还流传着有关他的种种传说。
送“状元”过江
古时,从惠安县城往南二三十里处,有个万安古渡口,是通往泉州的必经之路。这里海阔水深、风大浪高,“常遇飓风大作,沉舟而死者无数”,海面上却只有一艘渡船穿梭其间,给两岸人民通商往来带来诸多不便。
相传公元1011年,有一孕妇携丫头去泉州探亲,到万安渡口时,渡船刚刚撑竿驶出,这可急坏了孕妇。正焦急间,忽然半空中有人喊道:“船家慢行,送蔡状元过江。”船家循声望去,渡口那边只站着女主仆俩人,哪有状元的影子!但仔细一看,女主人正腆着肚子。船家灵感顿生,以为孕妇肚子里的孩子必定是个大贵之人。当他证实孕妇的夫家姓蔡时,立即掉转船头,邀请两人过江。知书达理的孕妇动情地说:“将来吾儿若中状元,定要建造万安桥(即洛阳桥)。”后来,孕妇还留下了此遗嘱。这个孕妇腹中之子,就是日后名冠兴化的蔡襄。
蔡襄自幼聪慧过人。有一天,仙游凌县尉莅临蔡宅,见他长得清秀可爱,特带他游枫亭塔斗山。凌县尉有意要考考他长大后的志向,遂以栽斗岩上的小松树和万寿塔为题,要他作七言诗一首,襄不假思索,朗朗念道:“谁种青松在塔西,塔高松矮不相齐。时人莫道青松小,他日松高塔又低。”凌县尉听后慨叹道:“此子前途当不可限量!”
本府做官
蔡襄出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就力主修建洛阳桥,但未被采纳。家乡人民交通受阻,母亲的心愿未了,始终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沉重的石头。
在端明殿学士位上,他得知宋仁宗次日要来端明殿视事,认为这是天赐良机,遂连夜在殿前摆设香蕉叶两片,用蜂蜜在上面写出一行字来。翌晨,宋仁宗看到香蕉叶上一丛丛游动的蚂蚁围着蜜汁转,还隐约可见文字痕迹。他好奇地停下来细看,终于看出来了,不禁脱口念道:“蔡襄、蔡襄,本府做官。”话音未落,蔡襄急忙跪下谢恩。宋仁宗知自己走漏了嘴,想收回成命,可蔡襄却长跪奏道:“君言既出,岂可随意更改,失信于天下人?”宋仁宗无奈,只得准奏。蔡襄终以自己的才智赢得了泉州知府(包括兴化)的任命。
蔡襄一到任,即着手筹建跨海大桥。他对建桥十分重视,召集卢锡、许忠、王实等行家10多人拟制建桥方案,并反复研讨、集思广益,几易其稿。有一天,蔡襄正在书房里审阅图案,但因连日劳累,不觉闭目假寐。时仙人吕洞宾因前屡戏白牡丹,犯下天条,自知当天午时三刻会有雷劈之劫。于是,他化成一小蛇,潜到蔡襄书房的香炉下避难。到了午时三刻,天上电闪雷轰,道道闪光飞绕“文曲星”书房上空,终不敢劈下。三刻一过,天空又放晴了。但见吕洞宾走来向蔡襄作揖道:“蒙君庇荫,逃过天劫,再生之德,没齿难忘。大恩不言谢,谨以此笔、墨二物赠之,日后自有用它之时。”言罢,拱手作揖而去。
寻下海人
人们期待已久的造桥工程终于揭开面纱轰轰烈烈上马了,可是刚开工便遇到了麻烦,桥桩怎么也打不进去——这可能是遇到岩石的缘故。当时的人们弄不清缘由,误以为是海龙王不同意,所以卡壳。怎么办呢?蔡襄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寻思对策。当他走到书案前,看到吕洞宾赐给的笔、墨,脑中顿时有了主意。他亲自研墨,挥毫给东海龙王写了一封公文:“……这是一个为民造福的大工程,恳求龙王短期内息波止浪,利于打桩、奠定桥基。若获首肯,吾不胜感激,两岸百姓也会感恩戴德。”信写好了,谁去送信呢?府内无人敢应。无奈之下,蔡襄只好贴出告示:“拟委派一位‘下得海’的人,与龙王面洽架桥事宜。凡自愿担此重任者,当致重酬。”人们知道这是“玩命”的差事,许久无人应征。当地某县令想拍蔡襄的马屁,便限令二衙役于三天内找到“下得海”者,否则提头来见。两人不敢懈怠,四处乱转,终未找到下海人。眼见时限已到,二衙役绝望之余,遂来到一餐馆饱食一顿,企求黄泉路上不致挨饿。这时,门外忽然闯进一个人,走到邻桌向一醉汉叫道:“夏德海,这几天怎不见你的踪影?”醉汉口里冒着白沫,斜着眼骂道:“你什么……东西,难道……要向你报告……不成?”
P1-3
展开
目录
多才多艺的士大夫蔡襄
风流倜傥的国师陈经邦
“聪明花”开的状元柯潜
为民请命的名臣郑纪
兴化学子斗严嵩
春蚕丝尽的周如磐
国师吴大田轶事
铁面无私的宰相叶颙
贬褒不一的首辅叶向高
敢拒诏书的三朝元老郑侨
陈俊卿宰相二三事
节义传千秋的陈文龙
乾隆帝下江南拜谒妈祖
“三天皇帝”林道楠
少年探花戴大宾
笃志好学的尚书康大和
仙游名吏郑瑞星趣闻
憨直御史江春霖
奉亲至孝的陈迁
郑樵与朱熹的君子之交
乐善好施的林兆恩
造福桑梓炳千秋的李富
仙游最后一名进士刘章天
谙熟政经的陈可大
玩世不恭的小五哥
接生女神陈靖姑
吴圣天妃逸闻
钱四娘初筑木兰陂
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高僧妙应与石室岩
藏龙卧虎龙纪寺
丁厝话沧桑
陈说与石马古桥
盖尾古街寻踪
三紫山山神夺魁传
诗谜招婿记
师爷妙笔生花
“天上月地下蠕”的传说
“拨错一只,铺九里”的故事
龙华诸名胜的奇和幽
仙“游”留名传略
莆仙俗谚熟语典故
莆仙俗语谚语释义
附录 仙游古地名中含“里”的地方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