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己亥集/平安故宫思行文丛
0.00     定价 ¥ 18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414623
  • 作      者:
    单霁翔
  • 出 版 社 :
    故宫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单霁翔,研究馆员、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历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房山区委书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个人开始关注大运河及其沿线文化遗产始于2003年。当时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涉及大运河和遗产的保护问题,国家文物局开展了包括大运河在内的文物资源调查。因为我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便让我在全国政协写一份《关于在南水北调工程中重视文物保护的提案》。我在提案中提到:我们的万里长城早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大运河到今天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不是,建议要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注重保护包括大运河在内的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的老局长张文斌以及樊锦诗院士等4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参与了这次提案,这是全国政协在大运河保护方面最早的提案。
  2003年、2004年、2005年国家文物局连续进行了三次大运河全程调研,又有一些政协委员写了许多提案,比如2004年我写了《关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亟待加强的提案》。这个提案对开展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年(2005年),国家文物局专家委员会讨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时,特别把京杭大运河列了进去。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因为像著名的万里长城都没有作为整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仅仅选择了像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等一些重要的点段。京杭大运河跨越了6个省、直辖市的20多个城市,当时专家一致赞同列入名单。最终,2006年国务院批准京杭大运河整体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确定中,是一次革命性的实践。
  全国政协积极呼吁、组织考察,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大运河保护、申遗,功不可没。2006年两会期间,5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应高度重视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启动申遗工作的提案》。当年5月,全国政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活动。5月22日,在杭州召开了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发表了《杭州宣言》。由此,拉开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序幕,起到了社会动员作用。
  2006年这一年还发生了三件具有重要影响的事情。一件事是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2006年11月14日签发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这是我们国家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保护公约以后,颁布的第一部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部门性法规,它建立了与《文物保护法》不同的一个文物管理保护体系,直接推动了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事业。第二件事是在国家层面成立了“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成立之初,即开始关注包括大运河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第三件事是2006年底,第一次召开了全国文化遗产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文化遗产保护思想。
  这三件事情之后,我们重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根据专家意见将京杭大运河扩展为中国大运河列入名单,使它进入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正常程序。后来,又根据专家意见,在京杭运河、隋唐运河的基础上,增加了浙东运河。2007年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期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次集体采访,刘枫、舒乙、刘庆柱和我等几位全国政协委员面对媒体,进行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呼吁,引起更多的社会公众对大运河申遗的关注。
  后来,我牵头写了《关于推进大运河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提案》,有40多位专家联名支持这项提案。大运河申遗变成了运河沿线城市的一个集体行动。不久,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设立了。同时,全国政协对大运河持续开展考察、调研和研讨活动,前后有陈奎元、徐匡迪、李兆焯、孙家正、罗富和等五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带队,沿着京杭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视察,听取地方政府汇报,交流情况和提出建议。我们的一些文化、文物考古专家,比如谢辰生先生、罗哲文先生、朱炳仁先生、舒乙先生、刘庆柱先生等都参加了沿线的调研和考察活动。
  2008年,为促进大运河保护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我又提交了《关于尽快制定大运河保护条例的提案》,希望在大运河申遗过程中,能有更加鲜明的法律支撑。
  2008年3月23日,国家文物局主持召开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大运河正式进入了申遗工作程序。
  第一项工作是编制保护规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了规划的编制研究工作,吴良镛教授、谭徐明老师等参加了规划编制的评审。2008年8月,经过专家评审会审议通过,确定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分三个步骤进行:2009年6月前完成地市级的规划编制,2009年12月前完成省和直辖市的规划汇总,2010年12月底完成大运河总体保护规划编制。科学的工作需要缜密的设计,一步一步严格按时间、按步骤、按程序来做,大运河保护规划的编制就是认真按照计划如期完成的。
  大运河第一阶段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以后,35个城市全部行动起来。2009年,国务院成立了13个部门和6个省、直辖市参加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级会商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有力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多次参加运河申遗的各类会议,直接推动这项工作。国家文物局也多次召开大运河申遗工作会议,在申遗工作进展到各个不同阶段,或针对某一个地区出现的重要情况,研究并部署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的无锡论坛,确定的主题就是运河遗产保护。会议通过了运河遗产保护宣言,进一步对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发出了号召。各地政府和民众的保护热情持续高涨,一些河段两岸民众自觉保护运河,参与清理垃圾、打扫运河,出现了“河水清冽,碧波荡漾,当地人在河边张网捕鱼,聊天嬉戏”的情景。一些运河城市搬迁岸边企业厂房,整改历史街区中的不和谐建筑。扬州市、苏州市、无锡市、济宁市等都在探索与实践中保住了城市的独特风貌,凸显了运河城市的文化魅力,妥善处理了城市发展与运河遗产保护的矛盾。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意味着大运河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为保护这些珍贵遗产几代人付出的艰苦努力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际专业咨询机构的一致认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创了历史新篇,使人振奋,令人深思。
展开
目录
一 文章编
紫禁城里过大年
《 华章——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织绣服饰文物》序言
让 传统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紫禁城里的山水人文景观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文化中枢:博物馆的当代社会角色——写在2019年 博物馆日
《生存——陕西民办博物馆20年发展观察记》序
《城迹——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17年》序
优化现行设计招投标制度的故宫博物院实践
长久的关注——《国宝修复师》序
期待北京中轴线的美好未来
让文化遗产与现实生活相融相通
为大运河鼓与呼的那些年那些事
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一个纯正的“中国心”
文化遗产必须“活”在当下
《老舍美家:一座文人住宅的底色》序言
《中国工业遗产故事》丛书总序
冰与火之歌
一脉传城
老胡同的现代生活
新生于旧
老房子:是修旧如旧还是修旧如新
城市东区,时尚 的文创聚集地
我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什刹海
古建筑,在保存保护之外,是否需要重生
我们的街道,是否能够安放我们的记忆与乡愁
水畔新生
北漂睡城:在北京边缘安放的北京梦,如何绽放

二 讲话编
在“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故宫博物院龙泉窑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的致辞
2018年度述职报告
在《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在故宫博物院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在2018年度故宫志愿者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在“同心同书·祖国新春好”书法文化惠民公益活动上的讲话
在故宫学院藏文 培训班结业仪式上的讲话
在故宫博物院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故宫博物院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在“中华 故宫过大年展”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故宫博物院媒体发布会上的讲话
在《紫禁城》大型史诗剧合作签约仪式上的致辞
在故宫博物院与 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在故宫博物院第七届四次职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在会见印度新任驻华大使米斯里一行时的谈话
在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会上的发言
在会见奥地利驻华大使石迪福先生一行时的谈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