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劳动基准法研究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778101
  • 作      者:
    林嘉,等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林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教研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首席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法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等。已出版相关学术专著6部,主编学术著作、教材5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科研项目数十项。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内立法背景
  二、社会经济背景
  三、国际社会背景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劳动基准的含义辨析
  二、劳动基准的事项范围
  三、劳动基准与相似概念的区别
  四、劳动基准法的界定
第二章 我国劳动基准法的现状与争议
 第一节 我国劳动基准法的立法与实施现状
  一、我国劳动基准法的立法现状
  二、我国劳动基准法的立法特点
  三、我国劳动基准法的实施现状
  四、我国劳动基准法的实施情况分析
 第二节 我国劳动基准法的争议焦点:劳动标准的高低
  一、我国劳动标准的高低之争
  二、由劳动基准高低之争带来的劳动基准覆盖范围的宽窄之争
  三、由劳动基准高低之争带来的劳动基准执法的宽严之争
  四、我国现行劳动标准的高低分析
 第三节 我国劳动基准法的立法选择
  一、我国劳动基准法立法体例选择
  二、我国劳动基准法立法面临的时代挑战与对策选择
第三章 劳动基准法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劳动基准法的理论溯源
  一、早期劳动基准法的理论基础——劳动力的可持续性
  二、人权理论发展的推动
  三、社会法理论对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影响
 第二节 劳动基准法的性质与调整方式
  一、劳动基准法的性质
  二、劳动基准法的调整方式
  三、劳动基准法的强制性调整与行政法之比较——基于德国行政法理论
 第三节 劳动基准法的规范效力
  一、关于劳动基准法规范效力性质的争论
  二、劳动基准法规范具有双重法律效力——从调整对象的角度分析
  三、劳动基准法规范在劳动行政关系上的公法效力
  四、劳动基准法规范在劳动关系上的私法效力
 第四节 劳动基准法调整模式的弹性协调
  一、劳动基准法的国家强制模式与团体自治、个体自治的弹性协调
  二、劳动基准法调整模式的弹性协调之一:设定必要的排除性规定
   三、劳动基准法调整模式的弹性协调之二:赋予集体合同对特定条款的变更权
  四、劳动基准法调整模式的弹性协调之三:赋予劳动关系主体特定的选择权
第四章 全球化与国际劳工标准对劳动基准法的影响
 第一节 全球化对劳动基准法的影响
  一、全球化背景下劳动法领域的放松管制趋势对劳动基准法的影响  
  二、社会条款之争、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劳动基准法的影响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劳动基准法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国际劳工标准对劳动基准法的影响  
  一、国际劳工标准的概念与历史沿革  
  二、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与特点  
  三、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劳工标准对劳动基准法的影响  
第五章 工作时间法律问题研究  
 第一节 标准工时制度研究  
  一、标准工时制度的全球立法趋势  
  二、我国标准工时的立法现状与问题  
  三、完善我国标准工时制度的建议  
 第二节 特殊工时制度研究  
  一、特殊工时制的实施机制  
  二、我国特殊工时制的现状  
  三、我国特殊工时制的完善  
第六章 休假法律问题研究  
 第一节 休假制度的基础理论与现状梳理  
  一、休假制度的基础理论  
  二、我国休假制度的现状梳理  
 第二节 我国休假制度立法权限研究  
  一、我国休假事项立法权限行使中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我国休假事项立法权限配置的建议  
 第三节 我国休假制度具体问题研究  
  一、我国休假制度中的具体问题  
  二、各具体休假制度的完善建议  
第七章 工资法律问题研究  
 第一节 我国劳动立法中工资定义  
  一、我国劳动立法中工资定义的局限  
  二、国内工资定义主要理论观点评析  
  三、未来我国劳动立法中的工资定义  
 第二节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研究  
  一、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正当性的论争  
  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未来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工资优先权制度研究  
  一、工资优先权的性质  
  二、工资优先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我国工资优先权的规范构造与完善方案  
 第四节 欠薪支付保障制度研究  
  一、工资保障基金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我国现行欠薪支付保障制度观察  
  三、我国欠薪支付保障基金的建构路径  
第八章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问题研究  
 第一节 职业安全卫生法的概念、适用范围与体系  
  一、职业安全卫生的概念  
  二、职业安全卫生法的适用范围  
  三、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的体系  
 第二节 职业安全卫生法的“预防为主原则”研究  
  一、预防为主的概念、必要性及其功能  
  二、预防为主原则的规范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职业安全卫生制度预防为主原则的完善  
 第三节 职业病诊断和鉴定制度研究  
  一、职业病诊断和鉴定制度概述  
  二、职业病鉴定和诊断制度的问题  
  三、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的完善  
 第四节 职业安全卫生监察体制研究  
  一、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监察体制的历史  
  二、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监察体制的现状及问题  
  三、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监察体制的完善  
第九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第一节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研究  
  一、我国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权利构造  
  二、我国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现状  
  三、我国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争议与讨论  
  四、我国女职工特殊劳动权益保护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女职工“四期”劳动保护研究  
  一、我国女职工“四期”劳动保护  
  二、我国女职工“四期”劳动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国际女职工“四期”劳动保护制度借鉴  
  四、我国女职工“四期”劳动保护制度的建构与完善  
 第三节 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研究  
  一、对我国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现状的反思  
  二、我国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的争议与讨论  
  三、对我国未成年工劳动保护制度的完善建议  
第十章 劳动基准法的实施机制研究  
 第一节 劳动监察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一、劳动监察的救济功能及其实施  
  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与劳动监察的冲突与协调  
 第二节 涉及劳动基准案件的一裁终局研究  
  一、“一裁终局”制度的立法价值  
  二、劳动基准“一裁终局”制度的实施情况  
  三、“一裁终局”的法理反思  
 第三节 涉及劳动基准案件的公益诉讼研究  
  一、劳动基准的法益  
  二、劳动基准的公益性与公益诉讼之标的  
  三、劳动基准公益诉讼的适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