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受案范围篇
案例一 将业主“踢”出物业服务微信群侵害业主权利吗?
案情回顾
法理分析
(一)微信群组的自治
(二)进入微信群与业主权利
(三)法律尊重自治也鼓励提供便利
知识拓展
(一)法律赋予和保障“群主”管理之责
(二)法律“赋权”也规制“权力”
(三)法律上“网络行为”=“现实行为”
(四)“互联网+”背景下的法律关系
普法提示
案例二 以一起服务合同为例浅析司法鉴定意见的可诉性——兼论司法鉴定意见争议的解决途径
案情回顾
(一)案情简介
(二)裁决结果
法理分析
(一)司法鉴定程序的启动
(二)司法鉴定意见的性质
(三)诉的构成要素
知识拓展
(一)交通事故认定书的不可诉性
(二)公证债权文书的可诉性
普法提示
案例三 对公证书有异议怎么办?
案情回顾
(一)继承老伴儿遗产时惊现公证遗嘱
(二)起诉确认公证书无效,法院未予受理
法理分析
(一)诉请确认公证书无效的,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二)公证书的法律性质分析
知识拓展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出台背景
(二)法院与公证机构的关系
(三)撤销、变更或确认公证书无效不属于法院主管范围
(四)对公证书内容有异议时的有效救济途径
普法提示
案例四 出租车司机与网约车公司的“诉讼之战”
案情回顾
法理分析
(一)“同一事由”再次起诉构成重复起诉
(二)市场竞争不必然产生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知识拓展
(一)法律为竞争划定范围并提供保护
(二)构成不正当竞争的核心在于行为,并非行业
(三)竞争失利≠被侵权
普法提示
案例五 重复起诉的认定——对生效裁判不服能否重新起诉?
案例六 对单位间的往来函件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案例七 街道办事处可以担任监护人吗?
案例八 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可诉吗?
第二章 立案管辖篇
第三章 诉讼主体篇
第四章 法律适用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