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史学大家陈舜臣聚焦中日关系力作,中文版初次面世。
2.选材独到,叙事新颖,化身民国当事人,近距离触摸民国风云、时代浪潮。
3.陈舜臣可谓家喻户晓,备受日本各大电视台青睐。其作品涉及历史、推理等各个领域,总销量达2000多万册,是历史爱好者绕不开的作家!
内容简介
北洋军阀的兴衰与末路;革命志士的抗争与探索;近代日本的崛起与野心……
陈舜臣以史学新视角,解读1923年至1933年这十年的中日关系演变景,全景式展现近代中国军政、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他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让众多出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一现身,让那段在教科书中只有只言片语的历史变得具象可观。全书从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视角入手,陈舜臣以流畅细腻的触笔,讲述了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热血抗争。
王希天在留学生之中很有名,他是个热心肠的基督徒,而且为人仗义。他从名古屋八高毕业后没有进入日本的大学,而是决定前往美国。但这趟美国之行拖了两年之久,也是因为他为人仗义。
日本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利,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构成日本经济实力的要素中,廉价劳动力仍占据重要位置:与欧美各国相比,日本的人力费用低,也因此才能与发达国家竞争。日本的王牌在于可以迅速动员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来源就是近在咫尺的朝鲜和中国。“一战”结束后,日本经济没能保持景气状态,陷入了萧条。于是,日本便想利用这张王牌摆脱困境。由于制造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大量朝鲜和中国的劳工涌入日本。这些劳工为日本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也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占优。
但另一方面,劳工不可避免地受到压迫:因为可以轻易招到廉价劳动力,劳工的工资一直没有提高;不仅如此,失业人数也开始增加。前几年,日本政府以明治三十二年的敕令为借口,向中国劳工发出了驱逐令。那时,留学生站在了反对的最前列,而反对驱逐令运动的中心人物正是王希天。他从八高毕业后没有继续升学,可以自由利用时间,因而能够专注于反对运动。他没有一味地煽动反对声浪,而是利用日本的弱点,制定了有效的战略,促成了与外务省官僚面对面的谈判,并最终使日本政府撤回了驱逐令。
当时,王希天表示要召集各国政府,公开事情经过,这让日本外务省狼狈不堪。日本发出驱逐令的借口是“异族劳动者大量流入会造成社会紧张”,这一借口也可以被美国原封不动地套在日本移民身上。日本在发布驱逐令的同时也正在强烈反对美国对日本移民的排斥和限制,其武器就是人道主义。如果日本驱逐中国劳工的消息被报道出来的话,这个武器就会失去效用。王希天打算去美国留学就是为了以后能活跃在外交领域,所以他平时就十分关心国际问题,学习各种知识。他深知反对驱逐移民是日本重要的外交课题,因此做出了要大肆宣扬日本自身拒绝移民这件事的姿态。
双烟馆
希天失踪
两封信
腊月往来
秘 色
羊城六月
雷芽山人
香港 · 台湾 · 上海
南海圣境
同登彼岸
相反世界中的人们
新浪潮
五千日元始末
秋日的送别
年年岁岁
星 落
看不见的影子
上林湖畔
上海巡游
三个焦点
巫山梦
北 京
杏花村
大樟溪畔
浮 云
再会之日
战火波及上海
血 战
停 战
终有一日
后记
名家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