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就在于人心,除了人心以外,世界上再也不存在其他任何事物和本原。
稍微懂点哲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唯物论和唯心论最核心的争论是存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如果单从学术层面来讲,这种争论意义重大。但对广大群众或者说普通老百姓来说,就如同争论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意义不是太大。邓小平同志说:“不管是白猫、黑猫,只要是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无论是存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存在,只要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可以借来用。王阳明“心即理也”的观点,应该也以这种态度来看待。
乍看起来,王阳明“心外无物”的看法与唯物主义观点相悖——事物的客观性不因人的主观而改变,比如花、草的存在决不会因人情绪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改变。但王阳明的本意并不是争论事物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问题,他把目光聚焦在人的内心世界。在他看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和人物、事件打交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古人云:“相由心生”,说的是“心”可以左右外界的一切,不同的心态会直接影响了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果以一种狭隘的、自私的、灰暗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那么世界上的一切人和事,都会变得狭隘、自私而灰暗;同样,如果以一种宽阔的、无私的、光明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上的一切人和事也同样变得宽阔、无私和光明。
众所周知,《列子》中有一篇“疑人窃斧”的故事:一个人丢了把斧头,他怀疑隔壁邻居家的儿子偷了他的斧头,于是就认真观察邻居家的儿子,发现他的面部表情,说话的神态,走路的姿态,越看越像个偷了斧头的人。过了几天,他从自己的地里找到了那把斧头,再见到邻居家的儿子,怎么看也不像是个偷斧头的人。此人先后不同的感受,变的不是邻居的儿子,而是自己的心态。
我们再来看看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之死。吉姆·吉尔伯特有一天被牙病折磨得实在忍受不了,被迫把牙医请到了家里,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正当牙医在一旁整理手术器械的时候,一回头,她已经死去。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她小时候经历过一次意外:一天,她跟着妈妈去看牙医,这本来是个很小的事情,她以为很快就可以跟妈妈回家了。但她后来却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因牙病引发心脏病,她妈妈竟然死在了牙科的手术椅子上!这一经历在她心中留下了严重的阴影,直到她成为著名的球星,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也没有消除。在评论她的死因时,当时伦敦的报纸是这样的:吉姆·吉尔伯特是被四十年来的一个念头杀死的。人内心的力量是多么强大,一个念头可以使许多人幸福,同样的一个念头也可能毁掉一个人、一个家庭或者许多家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应该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王阳明认为,圣人的本心没有善恶之分,也不存在喜欢什么、厌恶什么,他们的心态也不会依据世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为了说明上述观念,王阳明举花草为例进行解释:当人们想赏花时,认为花好看而觉得周围杂草碍眼,那是因为杂草影响了赏花的效果;同样当人们要用到那些杂草时,反而会觉得这个地方为什么长花而不多长点杂草呢?这两种看法都很正常,每个人的着眼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同样的东西,在不同人眼里,反应当然不同,这就好比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关键是人的心理在起作用。人的善恶念头也是如此,都是由于人好恶之心产生的,并不是人的本心。
生活在物欲横流的年代,要想保持好自己的本性,不因外界的打击和诱惑而摇摆不定,不过于狂热地追求心外之物,做到这一点挺不容易。我们普通人不能像圣人那样,能够放得下七情六欲,能够放得下那些他应该享受的东西,而且是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东西,尤其是通过刻骨铭心的痛而获得的东西,如何舍得放下?王阳明的说法不能说没有击中要害。人世间的事不外乎情、欲两个字,可又有多少人看得透呢?坏人受丑陋之心牵引而做坏事,普通人可能因执着心、愧疚感等而使自己陷入痛苦,无法自拔。究其原因是我们对外界事情有所牵挂,使自己的本心失去了原来的面目。
一个小和尚跟一个老和尚下山化缘,来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河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