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虚云和尚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812933
  • 作      者:
    李曙豪编著
  • 出 版 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曙豪,1970年生,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人。1999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9年晋升正高级职称。现为韶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韶关学院池田大作研究所副所长、韶关市新闻出版专业中级职称评委、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研究。曾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如“南禅文化研究”、“黑色幽默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等。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过半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
展开
内容介绍
  《岭南文化书系·韶文化研究丛书:虚云和尚传》主要介绍了虚云和尚的生平事迹,他是韶关近代禅学界影响最大的人物,在韶关的十八年,他驱逐流棍,修复祖庭;农禅并举,安世济民;制订规约,整肃道风;弘法传道,广布四海。虚云和尚对韶关的禅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继慧能之后又一位重要的韶关禅文化名人。虚云一生留下了大量禅学开示、偈语以及三百多首禅诗。其禅学思想十分丰富。
展开
精彩书摘
  《岭南文化书系·韶文化研究丛书:虚云和尚传》:
  早在唐代就有印度、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僧人不远万里前来朝礼。清代康熙帝曾五次朝礼五台山,乾隆帝则是六番上山礼拜。德清由普陀山法华寺起香,三步一拜,中间经湖州、苏州、常州,由苏北人河南省,经凤阳、亳州、吴陵、嵩山至洛阳。腊月至黄河,举目一望,大雪漫漫,四无人烟,道路不识。夜来风雪交加,饥寒交迫,只觅得一茅棚避寒,枯坐念佛。当时有年轻比丘遍真、秋凝、山遐、觉乘四人附香同行。五人渡海之后来到宁波,行经湖州,继到常州。谁知至此之后,遍真、秋凝等四人皆渐退出。见此情景,德清更加发心,宏愿弥坚,发誓自己一个人也一定要跪拜到五台山,以践心愿。停留几天,德清病卧雪中,不能行走。三天过去,雪渐渐消停。此时来了一个乞丐,见到德清和尚,知道是冻伤,便用茅棚草生火做饭,喂给他吃,德清的身体才渐渐恢复。原来乞丐就是从五台山而来,他告诉德清,到五台山路途尚远,不必拜香,只管前行,而德清依旧三步一拜。一天,到达一座破庙时,他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不能行走,连吃饭的力气也没有了,前面来了一个人,正是前日见到的乞丐,自称是文吉。他给德清服了药,洗了衣服换上,给他熬粥喝。文吉劝德清说:“你从去年腊月拜行至今,走得很慢,这样,你要何时才能到达啊?你身体不好,不一定要拜行,朝礼也是一样的。”德清说:“感谢你的好意,但是我出生就见不到母亲,母亲为生我而死,父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我却离家出走,父亲为寻找我而辞官,又害他生病。
  我心中过意不去啊。我发愿拜行朝礼五台山,求菩萨保佑我父母脱离苦海,早生净土。即使千难万险,我也要拜行前往。”文吉说:“你孝心可嘉。我回五台山,也没有什么急事,我给你背行李,伴你一路前行吧。”从此,两人一路相伴前行,一个月后,到达太谷县离相寺。文吉对德清说:“此去五台山已经不远,我先回去。你的行李,有人代送上山,你就慢慢拜行吧。”几天后,来了一个青年僧侣,自称文贤,替德清把行李送到五台山。德清就在附近的名刹中礼拜,每到一处,问起文吉,却没有人知道。有一个老和尚告诉德清,文吉就是文殊菩萨,是来帮他渡过难关的。
  1884年五月,拜抵五台山后,德清花了一个多月方将全山诸寺遍拜完毕。五台山风景秀丽,以《五台山即景》诗为证: 天生五台多奇迹,四时变化浑难测。
  叠嶂层岚翠欲流,返照云霞成五色。
  平畴俯视万家烟,镜池水接连天碧。
  更有奇峰常宿雨,三春梅雪春风舞。
  雨色漫天变幻时,苍岩冰积自今古。
  碧涧清流响不已,烟云泉石同栖止。
  午夜松风振海涛,披衣起看千山月。
  六月初七日,德清挂单于南台寺,进禅堂打禅七。十五日解七后,回到显通寺参加会期长达30天的大佛会,他为父母立了往生牌位,每日礼拜诵经,唯愿超度他们早日往生净土。在这一切完成之后,德清白五台山北行,一路登太华山,礼西岳华山庙,游首阳山,再出大庆关,次年初即入陕西省境。作《陕西宝鸡铁佛寺》诗说: 行尽森林里,一寺白云边。
  松古如龙活,岩巉疑虎眠。
  经声清彻耳,寒气晓侵天。
  试问庞眉叟,来山住几年。
  又走了十多天,来到长安,德清先到大慈恩寺礼拜大雁塔。静心息念,跪拜在这座唐代高僧玄奘三藏法师从天竺取经归国之后,唐永徽三年(652年)奏请高宗得准而建的方塔供案前,读着塔碑所载:“……玄奘法师亲负砖石与众同建此塔。在此译经七年,创立唯识法相宗……”等文字,恭敬地缅怀玄奘法师为取佛经不辞辛劳、历尽万难、跋涉数载而赴天竺,归国后又数十年如一日,率众致力译经的献身精神。德清立志要效法玄奘法师,为佛法的弘扬,普度众生,虽有千难万险而在所不辞。德清又登上华严寺礼拜杜顺和尚塔和清凉国师塔,再到牛头寺礼拜玄奘法师塔。又转上终南山,住进终南山大茅棚,参禅习定。在终南山经两年多的禅修之后,德清感到有所收获,但疑情难尽,禅关未透,于是决计再次外出云游,以广参名师,亲近善知识,求益请教。同时,瞻仰先贤祖师圣迹,开阔眼界。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三月,德清从终南山下来,上后安山礼道宣律师塔。转至草堂地,拜鸠摩罗什法师道场。而后出天雄关,越小峨眉山,过剑门关,进四川。光绪十四年(1888年)正月,德清由宝光寺起程,几天后相继参拜昭觉寺、文殊院等。转经华阳双流南下眉山县,登上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
  ……
展开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颠沛万里觅真经 家国山河总关情
第一节 涌泉出家,斩断凡根
第二节 发愿遍行,高曼得法
第三节 燃指发愿,流离战乱
第四节 云南弘法,度化军阀
第五节 整肃鼓山,梦托南华

第二章 辛苦辗转住宝林 千年祖庭焕然新
第一节 整肃寺风,收复寺产
第二节 重修寺庙,倡导农禅
第三节 制定戒律,启坛传戒
第四节 安顿难民,扶贫济困

第三章 呕心沥血复云门 悯天安民情义笃
第一节 庄严法相,追收寺产
第二节 制定仪轨,农禅并举
第三节 卓锡云门,弘法传灯
第四节 正本清源,事变蒙怨

第四章 广布禅学惠四海 放下平生度众生
第一节 广布禅学,重修云居
第二节 培养后学,身随云去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