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书系·韶文化研究丛书:虚云和尚传》:
早在唐代就有印度、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僧人不远万里前来朝礼。清代康熙帝曾五次朝礼五台山,乾隆帝则是六番上山礼拜。德清由普陀山法华寺起香,三步一拜,中间经湖州、苏州、常州,由苏北人河南省,经凤阳、亳州、吴陵、嵩山至洛阳。腊月至黄河,举目一望,大雪漫漫,四无人烟,道路不识。夜来风雪交加,饥寒交迫,只觅得一茅棚避寒,枯坐念佛。当时有年轻比丘遍真、秋凝、山遐、觉乘四人附香同行。五人渡海之后来到宁波,行经湖州,继到常州。谁知至此之后,遍真、秋凝等四人皆渐退出。见此情景,德清更加发心,宏愿弥坚,发誓自己一个人也一定要跪拜到五台山,以践心愿。停留几天,德清病卧雪中,不能行走。三天过去,雪渐渐消停。此时来了一个乞丐,见到德清和尚,知道是冻伤,便用茅棚草生火做饭,喂给他吃,德清的身体才渐渐恢复。原来乞丐就是从五台山而来,他告诉德清,到五台山路途尚远,不必拜香,只管前行,而德清依旧三步一拜。一天,到达一座破庙时,他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不能行走,连吃饭的力气也没有了,前面来了一个人,正是前日见到的乞丐,自称是文吉。他给德清服了药,洗了衣服换上,给他熬粥喝。文吉劝德清说:“你从去年腊月拜行至今,走得很慢,这样,你要何时才能到达啊?你身体不好,不一定要拜行,朝礼也是一样的。”德清说:“感谢你的好意,但是我出生就见不到母亲,母亲为生我而死,父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我却离家出走,父亲为寻找我而辞官,又害他生病。
我心中过意不去啊。我发愿拜行朝礼五台山,求菩萨保佑我父母脱离苦海,早生净土。即使千难万险,我也要拜行前往。”文吉说:“你孝心可嘉。我回五台山,也没有什么急事,我给你背行李,伴你一路前行吧。”从此,两人一路相伴前行,一个月后,到达太谷县离相寺。文吉对德清说:“此去五台山已经不远,我先回去。你的行李,有人代送上山,你就慢慢拜行吧。”几天后,来了一个青年僧侣,自称文贤,替德清把行李送到五台山。德清就在附近的名刹中礼拜,每到一处,问起文吉,却没有人知道。有一个老和尚告诉德清,文吉就是文殊菩萨,是来帮他渡过难关的。
1884年五月,拜抵五台山后,德清花了一个多月方将全山诸寺遍拜完毕。五台山风景秀丽,以《五台山即景》诗为证: 天生五台多奇迹,四时变化浑难测。
叠嶂层岚翠欲流,返照云霞成五色。
平畴俯视万家烟,镜池水接连天碧。
更有奇峰常宿雨,三春梅雪春风舞。
雨色漫天变幻时,苍岩冰积自今古。
碧涧清流响不已,烟云泉石同栖止。
午夜松风振海涛,披衣起看千山月。
六月初七日,德清挂单于南台寺,进禅堂打禅七。十五日解七后,回到显通寺参加会期长达30天的大佛会,他为父母立了往生牌位,每日礼拜诵经,唯愿超度他们早日往生净土。在这一切完成之后,德清白五台山北行,一路登太华山,礼西岳华山庙,游首阳山,再出大庆关,次年初即入陕西省境。作《陕西宝鸡铁佛寺》诗说: 行尽森林里,一寺白云边。
松古如龙活,岩巉疑虎眠。
经声清彻耳,寒气晓侵天。
试问庞眉叟,来山住几年。
又走了十多天,来到长安,德清先到大慈恩寺礼拜大雁塔。静心息念,跪拜在这座唐代高僧玄奘三藏法师从天竺取经归国之后,唐永徽三年(652年)奏请高宗得准而建的方塔供案前,读着塔碑所载:“……玄奘法师亲负砖石与众同建此塔。在此译经七年,创立唯识法相宗……”等文字,恭敬地缅怀玄奘法师为取佛经不辞辛劳、历尽万难、跋涉数载而赴天竺,归国后又数十年如一日,率众致力译经的献身精神。德清立志要效法玄奘法师,为佛法的弘扬,普度众生,虽有千难万险而在所不辞。德清又登上华严寺礼拜杜顺和尚塔和清凉国师塔,再到牛头寺礼拜玄奘法师塔。又转上终南山,住进终南山大茅棚,参禅习定。在终南山经两年多的禅修之后,德清感到有所收获,但疑情难尽,禅关未透,于是决计再次外出云游,以广参名师,亲近善知识,求益请教。同时,瞻仰先贤祖师圣迹,开阔眼界。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三月,德清从终南山下来,上后安山礼道宣律师塔。转至草堂地,拜鸠摩罗什法师道场。而后出天雄关,越小峨眉山,过剑门关,进四川。光绪十四年(1888年)正月,德清由宝光寺起程,几天后相继参拜昭觉寺、文殊院等。转经华阳双流南下眉山县,登上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