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修身游息
《礼记·乐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游焉,息焉。”这里的“藏”,该书作者郑玄作诠如下:“藏,谓怀抱之,修习也。”该书疏语:“藏,谓心常怀抱学业也。修,谓修习不能废也。息,谓作事倦息之时,而亦学也。游,谓闲暇无事游行之时,亦在于学习。言君子于学,无崭时替也。”藏修,言志诚学习。其中有藏书于内之意。
5.以藏书为荣为乐
《汉书·游侠传·陈遵》:“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书以为荣。”
王筠(清)《录友忆说》:“安知数百年之后,人不以赓堂之物而宝贵藏存之,以此为前贤之手泽乎。”
(明)吴应箕《读书止观录》:李永和杜门却扫,绝迹下帷。弃产营书,手自删削。每欢曰:“丈夫拥书万卷,何暇南面百城?”
6.作为借鉴与根据
苏轼《石苍舒醉墨》诗:“胡为议论独见暇,只字片纸皆藏书。”
当然,藏书还有保存文化遗产、传播知识文化、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等作用。
五、古人难得信息
藏书是十分有意义的。在交通与信息传播困难的古代,藏书更是意义重大。
古代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既十分美好,又变化莫测。大自然的力量十分强大。大自然的丰富、美好与大自然的无法抗衡的力量交织在一起。大自然的奇异与人理性的思维不相一致。许多美好与珍宝深藏在险恶离奇的环境中。深山僻岭,有清澈的山泉,有秀美的男女。但是这些大自然的主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得大自然的灵秀,钟情于大自然,陶醉于大自然。他们得到大自然的信息很容易,要得到社会与人文的信息很难。今天,人人读书,很容易获得文字符号的信息以了解社会。古人从小玩山玩水,寻求奇花异草、洞穴泉暖、山峰怪石、佳果灵芝。他们浏览的是大自然的信息。李白、杜甫、苏轼浪迹天涯,他们泛舟、卧石、登山、赏月、观花、祭岳、骑马,什么泰山、黄山、仙人洞、石钟山、东海、洞庭、长江、三峡、蜀道,全在心中。
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情怀。自然的信息可以沟通人的情思。自然的信息可以激发人一时的灵感,人生活在大自然中,阅读大自然的文化,享受大自然的信息,是最好的感受、最大的幸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