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学的文化使命:文化育人的彷徨与生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07646
  • 作      者:
    董云川,周宏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董云川,生于1963年,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著作包括《找回大学精神》(1998版、2001版、2005版、2011版,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论中国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2004年版,云南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机会与社会分层》(2005年版,科学出版社)等。
    周宏,生于1978年,2002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政治系,随即考入本校继续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后到哈尔滨商业大学任教,获得讲师职称;2010年考入云南大学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2011年4月至6月,赴台湾元智大学交流访学。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与人的关系是微妙且复杂的,很难界定人之所以为人在多大程度上是“教”出来的,而另外的部分是“育”出来的。但有一点却毋庸置疑,即人对“活着”的境界追求在起初就有异于其他生命体。人不仅力求“活着”,而且力争“体面地活着”。教育作为一种纯粹人道的事业,其价值不仅在于维持个体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得更有意义、更高尚。而徜徉于这一过程始终的灵魂,正是文化本身!
展开
精彩书摘
    北师大教师于丹通过电视媒体向大众推广传统经典,虽然针对受众群在内容诠释上做了灵活的取舍和调整,但她对经典的现世价值的认识定位仍然实际和中肯:“中国的传统经典是经过历史证明了的,能够对中国人的生活坐标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的典籍。如《论语》的微言大义,譬如‘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等。我们这个时代价值判断呈现多元性,如果内心有准则,多元选择是一种幸福;如果没有准则,多元选择就是一种灾难,或者迷惘危机。而国学经典能提供给我们一种永恒牢固的价值根基,即立身处世最根本的准则或依据。真正的经典应该是在每一个时代这种当下解读中,去指导完成每一个生命的延伸或升华。经典的价值是永恒的。”
    经典阅读是建构自我精神家园、发现人生真谛、发掘生命价值、提升人生境界的正确而高效的方式。大学生通过经典阅读的修习方式可以在人生的关键时期较便捷地摄取人类文化资源、往圣先贤思想精髓的结晶,可以获得文化意义上的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资格;可以经由读经典获得人生普遍经验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可以就此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和高雅阅读取向,进而开启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自觉,可以提升自我精神境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加深对文化根基的归属感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的体认。
    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以第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焦急迫切的文字,警示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历史命运与抉择。《紧急呼吁》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紧急呼吁》强调:“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提出议案的九位老人称得上中国文化一度的阶段性标志人物,“以风烛之年,未敢忘继承民族的文化”是他们自谦和客气,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处境的岌岌可危。
    ……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全球本土化与大学责任
第一节 全球本土化与本土文化因应
一、从“全球化”到“全球本土化”
二、“全球本土化”的本土文化传承
第二节 大学的文化使命
一、大学之道
二、大学功能的新视界
三、全球化的大学文化传承责任
第三节 大学文化使命的通识教育探索
一、西方线索--通识的主张
二、本土脉络一全人的理想

第二章 经典教育与文化传承
第一节 经典与经典教育
一、经典与经典教育
二、中西方经典教育传统与实践
第二节 经典教育对“文化自觉”的坚守
一、“文化自觉”与中国社会
二、经典教育对“文化自觉”的坚守
第三节 经典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适切性
一、形式:璀璨浩淼的经典巨著
二、方法:天人合一的整体认知
三、取向:内向于心的文化投射
四、高度:堪称完备的文化成就
五、气质:主“静”的行为导向
六、范式:经验型的文化逻辑
七、传统:尚考据的文化风气

第三章 文化的遗憾与呼唤
第一节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回顾
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及其成果
二、文化素质教育的局限性
第二节 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纠葛
一、概念的纠结
二、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特色之辨
三、文化素质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泛化
第三节 文化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
一、我国高校通识课程定位的争衡
二、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目标的嬗变
第四节 反思文化虚热
一、文化的“自觉”与“被自觉”
二、文化虚热与文化冷漠
三、文化自知与文化自觉

第四章 台湾高校经典教育及个案追踪
第一节 管窥台湾高校经典教育
一、台湾高校经典教育的个性方案简介
二、台湾高校经典教育经验的启示与启发
第二节 元智大学:融贯而独立于通识课程的跨域阅读模式
一、“经典五十”发展目标
二、课程设计与认证
三、多元立体的经典课程辅助运行体系
四、《元智经典》:“古智今用”的师生智慧
第三节 中原大学:“天人物我”四平衡的全人文学素养培育
一、经典阅读运动缘起
二、关于经典的定位
三、十大经典书目确定
四、十大经典阅读的配套助推措施
五、“读领中原”弥漫书香的校园氛围
第四节 元智大学与中原大学的经典教育对照

第五章 大陆高校施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论证
第一节 阅读:感官与理智的失重
第二节 公选课:表象与实效的反差
一、选课考量:对人文素质培养功能的忽视
二、学习态度:疏于自律的散漫
三、课程效果:评价不高但有所收获
第三节 经典教育:印象、诉求与定位
一、经典印象:缺失与渴求
二、经典诉求:强烈而理性
三、经典展望:文化育人目标的达成
第四节 总结与思考

第六章 台湾经典教育典范大学的实证考察
第一节 经典印象与课程评价
一、经典印象与诉求:肯定成就但有提升空间
二、经典选择:弱化标准与价值性功能
三、经典达鹄:从文本理解到素养提升
第二节 经典阅读与文化传承
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求
二、功利主义对传统文化的侵蚀
三、经典阅读与传统文化回归
第三节 总结与思考

第七章 中国大学施行本土文化经典教育的构想
第一节 中国大学施行经典教育的设想
一、素质教育中的本土文化失守
二、文化教育与文化安全
三、学生的主体诉求
第二节 中国大学施行经典教育的建议
一、通识教育参考和借鉴
二、“选修”还是“必修”
三、经典教育技术因应
附录
中国大陆高校调查问卷
中国台湾高校调查问卷
中外名家关于阅读经典的语录摘编
元智大学通识教师诗作选
中原大学通识教师诗作选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