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师于丹通过电视媒体向大众推广传统经典,虽然针对受众群在内容诠释上做了灵活的取舍和调整,但她对经典的现世价值的认识定位仍然实际和中肯:“中国的传统经典是经过历史证明了的,能够对中国人的生活坐标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的典籍。如《论语》的微言大义,譬如‘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等。我们这个时代价值判断呈现多元性,如果内心有准则,多元选择是一种幸福;如果没有准则,多元选择就是一种灾难,或者迷惘危机。而国学经典能提供给我们一种永恒牢固的价值根基,即立身处世最根本的准则或依据。真正的经典应该是在每一个时代这种当下解读中,去指导完成每一个生命的延伸或升华。经典的价值是永恒的。”
经典阅读是建构自我精神家园、发现人生真谛、发掘生命价值、提升人生境界的正确而高效的方式。大学生通过经典阅读的修习方式可以在人生的关键时期较便捷地摄取人类文化资源、往圣先贤思想精髓的结晶,可以获得文化意义上的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资格;可以经由读经典获得人生普遍经验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可以就此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和高雅阅读取向,进而开启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自觉,可以提升自我精神境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加深对文化根基的归属感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的体认。
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以第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焦急迫切的文字,警示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历史命运与抉择。《紧急呼吁》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紧急呼吁》强调:“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提出议案的九位老人称得上中国文化一度的阶段性标志人物,“以风烛之年,未敢忘继承民族的文化”是他们自谦和客气,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处境的岌岌可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