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做“寻求对手的理解”。这句话在双方之间需要调整利害关系的时候经常用到。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两国发生外交问题时。有件事我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当时日美两国之间在大米进口自由化这一事情上发生了外交问题,媒体报道的日本政府的方针是“阐述我国的立场,寻求美国的理解”。但是,在一个双方利害关系明确的策略性环境中寻求对方的理解是束手无策的表现。这个时候,先决条件是调查对方会采取何种策略,然后再调查相互间到底有哪些利害关系。
当对方的行动违背自己的意愿时,指责抱怨是人之常情。但是在运用策略性思考时,首先要冷静下来思考:如果自己发出指责抱怨,对方会以怎样的策略回敬你,对于对方的回应要列出一个清单。一时感情流露说出自己的苦衷虽然也是可以的,但如果意外地遭到对方的反击,那只能落个尴尬境地,自讨没趣。不管是你挂念的人因手机关机联系不上,还是他的衬衫上有陌生的香水味,在突然出口责问前要首先想想对方会以怎样的行动做出回应。关键的一点是,在选择责问语言时,也要想到自己也有可能被对方的反问策略搞得很被动。
策略性策略集合的操作
对方的策略中所包含的内容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让对方确认你的策略集合的内容在策略性思考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对于同自己有策略性关系的对手,要采取尽可能对自己有利的策略。
在商场的玩具店里,大人答应什么都可以给小孩买,让他们自己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一做法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方面是不错,但是从策略性的角度来看就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这样的话,孩子就不知道哪些玩具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只让他们“随意”选择反而会造成他们的混乱,以至于最后选择了一个很不好玩的玩具。当小孩选择一个不好的玩具时,大人们又说这个不行,不给买,小孩必然会生气哭闹。本来家长有让自己的孩子确定策略集合的机会,而他们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如果希望让孩子去选择某些东西,那就应该先确定好策略集合。
现在虽然男性也开始关心衣着打扮,但女性在这方面的热衷程度以及人数上相对于男性来讲肯定占绝对优势。男女对衣服关注的比例也可以说明一切。我相信,在评价你男朋友的着装打扮时,坏的肯定多于好的。当然,从我的经验来看,这并不是说男性就是天生对衣着品味有所欠缺,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怠于这方面的训练。比如,他们平时不会注意艺人们脖子上挂的项链,也不会在美容院拿着杂志看上个把小时。这些平时没有专注过打扮的人,即使他想赶上时尚潮流,也是力不从心。其实他所面临的策略性环境,跟在玩具店大哭大闹的小孩是一样的。
所以,结果明明上身穿的是阿玛尼衬衫,袖子却出奇地短,更让人崩溃的是,脚下穿的却是从超市里10块钱3双买来的白得刺眼的袜子。而我们又不能不容分说地对他这种完全不搭调的打扮加以指责,因为在打扮上他也真的花了不少心思,关键就是缺乏训练。所以就算逛商场,他也完全没有选择衣服的策略,最后脑子乱得就像糨糊似的。即使在用信用卡买衬衫的那一刻,他也没有找到策略集合。而且,关键是此时他本人还觉得这个打扮很帅气,所以我们也要策略性地考虑到,这时突然去指责他这身衣服土得掉渣也是很愚蠢的做法。
从策略性思考的角度来看,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最重要的是要让对方如何去认识策略集合。从领带到袜子,虽然你有一万个不满意的地方,但无法一下子把所有的东西一次性都灌输给他,否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在对方没有完全理解自己的策略集合的情况下,突然给他提供这么多信息是比较危险的。所以,开始时可以稍微赞扬一下对方的衬衫不错,或是领带挺适合等,先肯定对方的努力,然后再补充说衬衫和领带搭配时袖子再稍微长、一些可能会更好。这样,对方就会有两个选择,是要接着穿这个短袖衬衫呢还是改穿长一些的,从而使得对方所考虑的策略的个数大大减少。这样一来,我相信下次约会时他就不会再穿着“短袖”衬衫来了。短袖衬衫搞定之后,接下来就是袜子的颜色。跟前面所讲的一样,关键就是缩小对方思考的范围,尽量让他们思考该思考的策略,一步一步地推进。如果我们这样用心良苦、循循善诱地进行教导,对方却还是穿不出个模样来,只能说这个人还真是烂泥扶不上墙,没啥品味。不过世上还真有这么些不开窍的人,如果真是遇上了,我劝你还是死了心吧。
对这种策略集合的策略性做法,在很多商业活动中经常用到。
在餐厅吃晚餐时,长长的葡萄酒单子就很让人头疼。一般那种店里会有三个价格范围的葡萄酒。这些来自各国的葡萄酒价格差异很小,列在单子上让人眼花缭乱。除非你是一个对葡萄酒有一点研究的人,否则肯定要陷入混乱。而这些混乱的人,就会从酒单的下面开始挑选第二个价格范围内的红酒。这样做的唯一理由是,他们害怕挑选最便宜的葡萄酒会被女方瞧不起。所以,这个价位的葡萄酒也就成了他们的策略集合。最后,对餐厅来讲,只要把利润率最高的葡萄酒摆在那个位置就行。而餐馆之所以把最好的葡萄酒也写在酒单上,完全是为了衬托第二价格范围内的酒。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