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2015第5辑)》:
一 富强与科教兴国
富强,国富民强,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就是要大力推动科教兴国的战略。记得201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的主题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我曾提交一篇论文题目是“简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学无神论’”。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思想,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跨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飞速发展。
科教兴国的战略就是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从人类社会思想发展史上看,科学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灵魂。科学是新文化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极大地影响着文化的变革。科学改变了人类的价值观,把人类从蒙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
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成为近现代无神论思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近代欧洲,牛顿力学为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了自然科学理论支持。达尔文的学说摧毁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粗糙教义。达尔文的进化论动摇了基督教神学的基础“神创论”,成为科学无神论的思想支柱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近代科学改变了西方文化的面貌。正因为如此,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把普及知识包括科学知识作为自己的使命,以推进启蒙运动的事业。百科全书派的核心人物狄德罗指出:“走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不信神。”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随着反对封建主义的神权统治,在理性主义与自由主义哲学家的影响下,近现代西方无神论思潮日益显著。因为它吸取近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为武器,对科学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所以又被称为“科学无神论”。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也属于科学无神论范畴,是科学无神论的高级形式。它继承17-18世纪英国和法国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等人类优秀成果,通过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发现而展示出来。科学无神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和基石,由思想文化领域进入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指出,宗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有其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宗教是颠倒的世界观,是颠倒的社会关系的虚幻反映。宗教的本质只能从它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寻找。解决宗教问题,必须变革社会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把解决宗教问题列为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反对仅仅依靠单纯的思想教育代替实际的社会变革,更反对脱离党的总路线孤立地“与宗教斗争”。马克思主义政党将宣传科学无神论作为动员群众,觉悟群众,解决有神论造成的许多特殊认识问题的重要任务。“放弃无神论,拒绝科学无神论的研究和宣传,是维护愚昧主义,是愚民政策;相反,企图用行政手段,用法令的形式去解决思想信仰问题,则是布朗基主义。”
在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无不深受西方科学思想的影响。近代中国五四运动倡导“科学与民主”,包括反对迷信鬼神,宣传无神论,这成为中国进入近现代的思想标志之一。在近代中国的学术界,首先使用无神论概念的是著名学者章太炎。它的锋芒直指基督教等一神论。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文化启蒙的历史背景下,五四运动时期的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等重要思想家,用西方无神论的思想批判神学,破除封建迷信的思想枷锁;批判基督教等一神论的有神论,开展抵制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非基督教运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