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上)》:
所以,德善齐天之人,必是圣人。在中国历史上,孔子可称之为圣人。反之,缺德的人必然行恶,希特勒就是一个典型的罪恶滔天之人。
(三)学识学识是人的知识总称,是人认识自然和社会的钥匙。
学识分为先知和后知。
先知即先天的学识,由父母基因遗传,由父母的德决定。有的人生下来就是天才,那是他的父母和祖辈积了大德。几千年传下来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就打洞”的说法,虽有失偏颇,甚至让人反感,但它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应该承认,从来到世间的那一刻起,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就有差别,这是命,是人们无法改变的既成事实。
后知即后天的学识,由人自身决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学习,才能吸收前人已总结的知识,才能对自然和社会有更多的了解。可从书本中学习,也可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从书本中学习,特别是接受规范的学校教育,是增长学识的一种重要途径。
但学校学习受到很多条件限制,不是每个人都可如愿。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也是增长学识的另一重要途径。
不学无术,是一句成语,它表述了一种深刻含意。即使是一个天才,也得通过后天的学习,才可开启先天学识之门。一个人如果不读书,不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很难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很难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后天的学识与读书有关,书读得越多,学历越高,学识也会越多。但也不能局限于学历,不是每个人都可读大学,读博士。后天的学识在于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积累,只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学习,就一定能积累学识。积累学识的过程,也是一个积德过程。
在中外历史上,孔子、李白、杜甫、牛顿、爱因斯坦、莎士比亚、黑格尔,都是学识典范,显示和展示了人类智慧。他们积累的学识,至今仍在照亮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方向。
(四)能力一个有德、善良、学识渊博之人,也一定是个有能力的人。当他将德、善、学识贡献给社会时,一定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储藏在人体的这种正能量,称之为能力。它包括:1.对事件的观察力,即对事物的敏感并能及时发现问题。
2.对事件的分析力,即找到影响事件的诸因素,找出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3.对事件的判断力,即对事件的发展方向及其趋势作出正确评估。
4.对事件的决断力,即果断地作出决策,并提出解决方案。
5.对事件的执行力,即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对事件运行可控,使运行结果达到或接近目标。
能力储藏于人体之内,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有能力的人,一定能办成事,办成大事。没有能力的人,一定办不好事,办不了大事。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个有能力之人;在美国历史上,华盛顿是个有能力之人;在英国历史上,伊丽莎白女皇是个有能力之人;世界上还有很多有能力之人,他们都是伟人,他们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地的量地作为人即主体的总和,它附于人体,是一种物质,可以计量,人的这种可计量的由地决定的物质,称之为地量。
人的地量由两部分组成,即地的初量和地的增(减)量。
(一)地的初量每个人都是生于特定的时间、空间和家庭。所以,天时、地利、人和决定着每个人的地的初量。
1.天时。人是宇宙造物,地球上、天空中的万事万物都由宇宙决定。一个生命的诞生,是特定时间的一个特定产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