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相关问题 (一)选题的缘起 (二)政治哲学的时间限定 (三)被误解的政治哲学 二、研究文献的梳理 (一)西方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理路与方法 (一)研究理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方法论的困境:想象力的贫困 一、方法论个人主义:形而上学性 (一)对传统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批判 (二)对方法论整体主义的批判 (三)方法论个人主义的限度 二、论证思维:界限意识的模糊性 (一)科学认识和方法的误用 (二)二元对立和制衡的思维模式 三、“波普尔悖论群”:逻辑的自悖 (一)“国家计划悖论”和“民主悖论” (二)“宽容悖论”和“自由悖论” 第二章 消极功利主义的困境:“小痛苦原则”的限度 一、对功利主义的批判:论证模式和基本原则 (一)对“自然主义”论证模式的批判 (二)对“大幸福原则”的批判 二、“小痛苦原则”:理论的自我否定 (一)痛苦难以达成共识 (二)和平等主义的矛盾性 (三)可能导致的意外后果 三、消极功利主义: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 (一)“小痛苦原则”与功利主义 (二)“小痛苦原则”的四大问题 第三章 两种社会工程的困境:正反皆悖论 一、反乌托邦社会工程:片面的缝合和论证的悖谬 (一)历史主义、整体主义与乌托邦社会工程 (二)暴力、极权主义与乌托邦社会工程 (三)科学验证与乌托邦社会工程 二、渐进社会工程:合理性和科学论证的偏失 (一)关于合理性的质疑 (二)关于科学检验的质疑 三、两种社会工程与开放社会:理想社会的失落 (一)反乌托邦社会工程与开放社会 (二)渐进社会工程与开放社会 四、走出悖论:两种社会工程的再思考 (一)社会工程的现实化问题 (二)两种社会工程的共存问题 第四章 开放社会的困境:潜在的缺陷与脆弱 一、开放社会的封闭性:价值的自我禁闭 (一)自由和平等 (二)民主和宽容 二、开放社会的性:主义的重塑 (一)对主义的批判 (二)主义的重塑 三、开放社会的空想性:乌托邦主义的再现 (一)理性讨论的可能性 (二)世界主义的幻象 (三)暴力手段的缺位 (四)波普尔的“乌托邦主义” 第五章 走出困境:波普尔政治哲学的再思考 一、走出困境:政治哲学的重建 二、两个困境的再思考:思想特征和政治归属 (一)对思想特征困境的再思考 (二)对政治归属困境的再思考 三、政治哲学困境的效应:促进知识的增长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