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家国学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5909654
  • 作      者:
    季风著
  • 出 版 社 :
    鹭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自老子创立道家以来,“道”这一看似简单的汉字,衍生出无数对中国几千年思想文化影响深远的经典名句和哲学道理。有关“道”的人生哲学也深刻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对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1世纪的今天,生活的富足并没有让人们内心的欲望止息,反而越来越喧嚣、膨胀。而道家智慧中蕴含着大量对人生的洞察与探讨,即使放在现今社会来看,也有相当强的借鉴作用。对于当代社会的我们来说,若能“取其精华”,必定对生命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活出更有价值的人生。

展开
作者简介

  季风,知名教育专家,退休前曾就职于山东省某地区教委,退休后主要从事国学类的研究与创作。先后出版过《北大国学课》《功臣的非正常死亡》《轻松学国学》等图书,深受读者喜爱。《北大国学课》自2013年3月出版以来,连续加印十余次,名列全国历史类畅销榜前五名,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畅销榜第3名,2013年度全国畅销的历史读物之一,2014年畅销的国学类图书。

展开
内容介绍

  道家文化的“尊道贵德、天人合一、重生贵和、抱朴守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信仰心理和价值取向的写照,也是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所在。其对我们人生、事业、生活的影响潜移默化,几千年来,已经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
  发掘道家文化的很大价值,开启智慧完美的人生,是每一名传统文化研究者、爱好者的夙愿。本书引经据典,溯本求源,融会贯通,通俗易懂,讲尽了道家精神的奥义及道家文化的价值,读之启智,用之受益。

展开
精彩书摘

  1.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吗?

  老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末期的楚国。他提出的“道”的思想,奠定了道家思想在中国的学术地位。可以说,他对道家学说的发展,贡献极大,影响极深,所以被称为道教的鼻祖。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道家理念的人却并非老子,而是另有其人。有文字记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讲“道”的人,叫作鬻熊(他先于老子500多年)。

  鬻熊生活在商朝末年,他创立了古楚国,是古楚国的第一位国君。关于他的祖先,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

  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两个为正妃嫘祖所生,大的叫玄嚣,小的叫昌意。昌意的儿子是颛顼帝高阳,高阳的儿子是称,称的儿子是卷章,卷章的儿子是重黎。

  重黎居住在南方的尽头,他教会了人类使用火的方法,并且传下了火种,因此被封为火正之官,并赐姓“祝融氏”。其后裔分为八个姓:己、董、彭、曹、斟、秃、妘、芈。这些姓氏,史称“祝融八姓”。而鬻熊就是“祝融八姓”之一的芈姓的后裔。

  那时还没有楚国,鬻熊只是芈姓部落中的大酋长。他博学多闻,通晓法术,是一位非常有政治头脑的人,而且颇具声望。

  鬻熊著有《鬻子》一书,全书共有二十三篇, 保存至今的只有十四篇。

  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第十七》中说:“至鬻熊知道,而文王咨询,余文遗事,录为《鬻子》。子自肇始,莫先于兹。”刘勰所表达的意思是鬻熊为言“道”第一人,而且他还把《鬻子》看作后世诸子的开山之作。

  而从其流传下来的篇章中,也可以看到很多有关鬻熊论道的记载。比如:

  “发政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

  “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

  积,以知祸福之乡。”

  “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损盈成亏,随生随死。”

  从上述这些文字中已可窥见“道”之端倪,以及守柔、辩证等道家思想。

  这些也是历史记录上最早的关于“道”的文字论述。汉朝史学家班固在编撰《汉书·艺文志》时,也把鬻熊归为道家。而关于道家始源的追溯,到目前为止,也只有这些,因此只能将鬻熊看作是道家的开山之祖。

  关于道家之学说的溯源,还远不止上述这些。老子“修道德”的学术思想,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以至于轩辕黄帝时代。涵谷子在他的道教经典《悟性穷原》中记述:“历代圣人,无不以道为重也。所以轩辕帝求拜七十二师,后遇广成子,得授真传口诀。”司马迁也在《史记》中说,上古时代的轩辕黄帝就已经懂得讲求道德,施行仁政。可见,轩辕黄帝的道统学说,应该就是老子的《道德经》和道家思想的渊源。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道派大家:道家宗师都做到了超然物外吗?
1.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吗?... 003
2.道家与道教有什么区别?... 005
3.巫术与道家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 008
4.《道德经》缘何而来?... 010
5.太极图有什么特殊的寓意? ... 012
6.什么是黄老之学?... 015
7.道教经历了怎样的兴衰历程?... 018
8.全真教与道家有什么渊源?... 021
9.道教为什么以“道”明教 ?... 023
10.文昌文化与道教有什么关系?... 025
第二章 道家源始:巫师的化身还是史官的变异?
1.太上老君就是老子吗?... 029
2.庄子为什么可以那么自由洒脱?... 031
3.张道陵为什么创建五斗米教?... 034
4.张三丰是内家拳第一人吗? ... 037
5.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创始人吗? ... 039
6.蛰龙法是陈抟老祖的睡功秘诀吗? ... 042
7.百字碑是吕洞宾总结的道教修丹秘籍吗?... 045
8.丘处机对全真教有怎样的贡献?... 048
第三章 道门典藏:道门经典都是修仙秘术吗?
1.《黄帝阴符经》真的是黄帝写的吗?... 053
2.《抱朴子》中有长生不老的丹方吗?... 056
3.《太平经》是一本怎样的经书?... 059
4.《庄子》为什么又叫《南华真经》?... 063
5.《文子》到底是不是伪书?... 066
6.《列子》为什么被称为《冲虚真经》?... 068
7.《上清真经》是怎样的经书?... 071
8.《淮南子》是一部怎样的书籍?... 073
9.《关尹子》因何备受质疑?... 076
第四章 治世策略:无为而治到底是“治”还是“不治”?
1.老子的“无为”就是什么都不为吗?... 081
2.道家思想到底能不能治国?... 085
3.如何理解道家贵柔不争的处世哲学?... 088
4.道家为什么要提倡知足常乐?... 091
5.道家重生轻死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094
6.道家为什么要讲顺势而为?... 097
7.道家为什么主张当政者要顺应民意?... 099
8.黄老之学的治国思想效果如何?... 102
第五章 道家流派:道学都是教人无念无欲吗?
1.老子为什么说私心和欲念是人的最大弱点?... 107
2.为什么说玄学与道教的渊源非常深?... 110
3.全真教对中国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112
4.道家文化与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盛世有着怎样的关系?... 116
5.道教内丹有几个流派?... 120
6.道教对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有怎样的贡献?... 124
第六章 道教称谓:道门的真人才是真正的人吗?
1.怎样认识道教中的各种称谓?... 129
2.不同教派的道士在装束与仪式上有哪些不同?... 131
3.什么是全真教的早晚功课?... 134
4.什么是道教的皈依三宝?... 137
5.道教的三不问、三不言、三不起是什么?... 139
6.为什么道教庙宇称为宫或观?... 141
第七章 养生之法:养生有道就可以我命由我不由天吗?
1.道家为什么注重养生?... 145
2.老子的养生之道是什么?... 148
3.静与动在道家养生中的作用是什么?... 151
4.辟谷养生的方法真的很有效吗?... 154
5.道教的养生修炼法有多少种类?... 156
6.道家有怎样的饮食观?... 159
7.什么是庄子心斋听息法?... 163
8.葛洪有怎样的养生观?... 165
9.为什么说医道相通?... 167
10.药王孙思邈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170
11.庄子是如何看待生与死的?... 173
第八章 道教丹术:古代的道士为什么要潜心炼丹?
1.道家炼丹术是如何产生的?... 179
2.内丹术有着怎样的发展脉络? ... 182
3.道家的外丹术和内丹术有什么不同?... 186
4.真有返老还童的丹方吗?... 190
5.世间真有白日飞升的人吗?... 193
6.道教的内外丹是如何修炼的? ... 197
第九章 道教法器:民间传承还是上天赐予?
1.为什么很多道士都喜欢拿把拂尘?... 201
2.五雷号令可以驾驭雷电吗?... 204
3.三清铃是三清神的最高法器吗?... 207
4.天蓬尺和天蓬咒与“天蓬元帅”有关系吗?... 211
5.财神爷的由来及法器是什么?... 214
6.九天玄女令是九天玄女所使用的法器吗?... 218
7.玉皇大帝的法器是玉皇大帝印吗?... 221
第十章 道教风俗:岁时节令是由道家发起的吗?
1.唯一的“送子男神”是谁?... 227
2.“千里姻缘一线牵”是因何而来的?... 230
3.民间盛行的 “寿星”有男女之分吗?... 232
4.中秋节为什么赏月、拜月、吃月饼?... 235
5.重阳节这一习俗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238
6.小年夜为什么要祭灶?... 241
7.“破五”之日为什么要迎接财神?... 244
8.元宵节时人们为什么要吃汤圆?... 246
9.人们为什么信奉碧霞元君?... 24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