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修身养性大智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805992
  • 作      者:
    欧阳彦之著
  • 出 版 社 :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国学大师钱穆评论孔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西方学者预言,人类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须到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认识自己,人贵自知
  唯才是举,不问出身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因材施教,科学教育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团结人才,成就大事
  艰苦奋斗,实现目标
  尊师重道,谦虚为学
  持之以恒,必有所成

展开
作者简介
  欧阳彦之,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国学方面的研究。同时历任中港深多家公司经理人、顾问和董事,擅长从历史中求证如何走出“中国式的困境”。在培训中,他的风格独树一帜:“有趣、有道、有料、有效”,为无数渴望成功的读者和企业奉上了开启美满人生之门的金钥匙。
展开
内容介绍
  《孔子学堂:修身养性大智慧》汇集了孔子做人做事智慧的精髓,对于如何提高个人修养,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如何学习等问题都在书中进行了透彻的论述,并且还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读者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孔子言论中的智慧。
展开
精彩书摘
  精彩章节
  1.待人以礼,永远不会过时
  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这个“礼”字万万不能丢。有些人认为这些“繁文缛节”早就过时了,其实不然,“待人以礼”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在任何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季羡林在《谈礼貌》一文中这样写道:“如果一个人孤身住在深山老林中,你愿意怎样都行。可我们是处在社会中,这就要讲究点人际关系。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如果这样的人多了,必然产生与社会不协调的后果。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个人小事而掉以轻心。”
  王国维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殷周制度论》,他在其中论述了从商朝到周朝制度上面的巨大变革,而这变革正是周朝建立了“礼乐制度”,包括祭祀、典礼、君臣之分等。他说周天子不是一个国家统帅,而是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正是他自上而下建立的一整套完备的礼乐制度,才让周朝得以绵延八百年。
  而清朝出现的著名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采用的便是《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礼仪规范,以此作为儿童启蒙读物,可见“礼”的重要性。
  “君子有情,止乎于礼。不止于礼,止乎于心”。意思是说,君子有了情感,还要有行动上的礼貌;礼貌不够的话,就要用心去表达这份礼貌。
  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结伴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老先生闭目养神,躺着休息。其实,程颐并没有睡着,他明知门外来了两位客人,却依然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地等候他醒来。当时,外面正下着大雪,二人站在门口也不进屋,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出声让二人进来。此时,两个人身上落满了雪。这就是“程门立雪”这一典故的由来。
  “程门立雪”说的是尊师重道,这正是一种“礼”的体现。
  孔子一生曾多次向老子问礼。第一次是在孔子十七岁时,即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地点是在鲁国的巷党。《水经注?渭水注》有记载:“孔子年十七问礼于老子。”而《礼记?曾子问》也曾四次记载孔子向老子求学问礼,
  其中一次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会把货物隐藏起来,就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一样;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其容貌谦虚得像个愚钝的人。抛弃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你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你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你的,也就这些了。”
  孔子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他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走。飞的我可以射,走的我可以网,游的我可以钓。但是龙,我不知该怎么办啊!学识渊深莫测,志趣高妙难知;如蛇般屈伸,如龙般变化,老子就是如此啊!”
  和对“仁”的态度一样,孔子也十分重视“礼”。孔子“礼”与“仁”的学说,共同构成了其人道思想的两条主要脉络。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孔子认为,“礼”是“和”的根本,每个人若能都相互以礼,就一定能构筑和谐的社会。
  礼是尊敬的一种延伸,通过方方面面的行为语言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我们可以把礼理解成日常生活的礼貌,但礼绝对不是仅仅只有这一层意思。礼不只是外在的规范,它还体现着一种悠久的文化精神,是一种做人的品质,任何人都能通过它达到对人尊敬、为人着想的境界,这也正是儒家强调礼的意义所在。
  礼仪作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道德规范的外化,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礼仪的一个特别明显,能被人们看见、感觉得到的作用,便是它的对人的个体行为的规范,这个作用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使自己体面地与人交往,同时也能够让交往对象感受到他(她)自己的体面。此外,礼仪对于人的行为的规范还表现在道德的层面,比如义与利的关系等。
  其次,礼仪也对社会个体的人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它能使人们在共同遵守彼此认可的礼仪的过程中,由一种外在的遵循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这种转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再次,它可以使社会和家庭更具凝聚力,使社会和家庭的氛围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趋理性和“双赢”,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礼仪为本,行为举止有规矩
1.待人以礼,永远不会过时
2.家庭礼仪不可忽略
3.失礼于人是不美的
4.孔子衣食住行的礼仪文化
5.礼待下属,得人心者得天下
6.不懂就问,虚心求教也是礼
7.学会道歉,重要的社会礼仪
8.尊重别人,同时也尊重自己
第二章  以德服人,君子一诺重千金
1.安身立命,以德为主
2.浩然正气,立足于天地之间
3.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4.多责备自己,少挑剔别人
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6.以德服人,才能赢得人心
7.失去道德标准,你将失去一切
第三章  慎言谨行,开口之前要三思
1.志当高远,事当谨慎
2.言多必失,慎言
3.话说三分,点到为止
4.谣言止于智者
5.说话要有“针对性”
6.藏锋敛锐,居功不自傲
7.与其练达,不若老实
8.迁怒贰过,为人处世之大忌
第四章  任重道远,为目标做出相应的行动
1.勇于探索真理
2.用有限的时间争取获得更多的东西
3.认真扎实地去做基础工作
4.不患无位,拒绝怀才不遇
5.不做井底之蛙,追求长远目标
6.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
7.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五章  百忍成金,克己复礼真君子
1.不逞匹夫之勇
2.小不忍则乱大谋
3.与人相处,距离二字很重要
4.适时地向人示弱
5.保持清醒,别让赞美“捧杀”你
6.有遗憾胜于太完美
7.挫折和考验是磨炼自己的机会
第六章  以仁为美,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1.孝是仁的基本
2.穷则穷孝,富则富孝
3.拥有一颗一视同仁的慈悲心
4.以人为本,唯仁者以善待人
5.行善不着痕迹,润人于无形
6.利他方能自利,害人实际是在害自己
7.自省致圣,君子心中有仁义
第七章  用人以德,领导者的气度决定成就
1.用人要摒弃个人喜恶
2.不拘一格降人才
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4.苛刻待人等于孤立自己
5.听得进“逆耳忠言”
6.要有推功揽过的气度
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8.言而有信是关键
第八章  自强自立,越是困苦越镇定
1.有主见,不为他人言语所动
2.学会舍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3.保持个人的风格
4.靠自己,上天助自助者
5.择其善者而从之
6.行动之前究竟要思考几次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永不言败是走向成功的动力
第九章  举一反三,达者不计得与失
1.比拿得起更可贵的是放得下
2.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3.学会自省,健全自己的人格
4.凡事要取一种灵活洒脱的态度
5.学会与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
6.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
7.太平之世施才,黑暗之世全身
第十章  朴实敦厚,乐天知命真性情
1.顺其自然,摆正心态
2.清心寡欲,安贫乐道
3.超然物外,不为名利所动
4.见好就收,功成身退任自如
5.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6.知足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7.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8.热爱学习的人不会感到无趣
9.心情愉快能提高人的免疫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