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四千字读懂西方哲学
希腊哲学沿着神话小路,走进理性思辨的广阔天地,它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世界的本源?泰勒斯说是水,水是万物的要素,万物生于水,终归于水。当然他的观点没有博得所有人的认同,阿那克西曼德反对说,水不可能是万物的本质,因为水本身还要被解释,构成万物的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实体。
毕达哥拉斯学派对于世界是什么构成的不感兴趣,他们想知道世界的形式和关系问题,为什么世界的秩序和规律有一致性,最后他们断言,数是事物的本质。
赫拉克利特也在思考他的哲学,世界的变化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宣称,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永恒是虚幻,运动是永恒。以此为据,他还建立了他的伦理学和心理学。埃利亚学派的创始人巴门尼德不同意赫拉克利特的看法,一个东西怎么能既存在又不存在?变化和运动都不可思议,事物的本质是永恒不动的,感官世界只是虚幻。这些看起来都有些道理,事物确实似乎是常驻的,又似乎是变化的,这时恩培多克勒出来打圆场,事物没有生成也没有衰亡,只是混合和分离。德谟克利特说,好吧,构成事物的是原子,原子的分离和结合让事物看起来变化着,但原子本身是不变的。
这些人各抒己见,转眼间到了公元前六世纪,进入了智者时期,智者喜欢修辞学,贬义的说法是诡辩术,他们关注的范围更广泛,涉及政治、宗教、道德、国家、艺术和教育等方面。智者们是个人主义者,他们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了解知识和判断对错都是不可能的。
思想界一片混乱,亟需有人出面调和。这时候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苏格拉底出现了,他批评智者的虚无主义,他说意见有分歧,但对立的意见还是有一致的方面。他佯装无知而到处提问,告诫人们把握真理要依靠知识而不是信念。苏格拉底提出了很多问题就走了,留下他的学生柏拉图来回答,柏拉图想了很多答案,关于认识真理的方法,他主张用辩证法,用理性的概念思考问题。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承了师门的衣钵,他研究了形而上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问题,当然他也思索了认识真理的方法,他提出三段论式逻辑学,成为科学逻辑学的创始人。
思考人生的不只有希腊三贤,伊壁鸠鲁也在沉思,他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快乐,快乐是至善,他的学说容易鼓励人滑向自私,因此招致很多非议。斯多葛学派挺身而出,芝诺说哲学是田地,逻辑学是围墙,物理学是土壤,伦理学是果实,道德是区别公民的唯一尺度。怀疑学派坐不住了,他们说我们不能认识事物的本性,感觉欺骗了我们。折中主义不愿意卷入争论,事实上他们是懒于思考,他们到各派哲学家的院子里,挑几个称手的工具组合到一起,哲学么,适用就对了。
尽管这些哲学家很神气,但是遇到宗教了,他们也没办法。基督教徒不仅希望认识上帝,而且要看见上帝。斐洛说,意识的太阳必须陨落,上帝有绝对的权能。查士丁尼皇帝下令关闭雅典的学园,希腊哲学完了。基督教神学早期关于逻各斯的问题,有很多争论。使徒保罗是最初创立基督教神学的人,保罗宣称基督和逻各斯是一回事。现在轮到奥古斯丁发表观点了,他的观点是只有关于上帝和自我的知识才值得拥有,了解是为了信仰,信仰是为了可以了解。这时罗马帝国的贵族们改信基督教,往昔古典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普遍覆灭,行将凋零。经院哲学时期开始了,文明走进黑暗。教会全面接管了人间,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小心地维持着呼吸。
约翰?司各脱把神学和哲学、权威和理性以及信仰和知识等同起来。但约翰?司各脱点亮的一点光,很快被无边的黑暗吞灭。七艺的教师继续教授诡辩术,不知不觉间基督教遇到了唯名论和唯实论的难题。当然最后教会拥抱了柏拉图。安瑟伦告诫人们,永远要记住,凡是智慧不能理解的,就应该虔诚地崇敬信仰。他根据一般概念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证明了上帝存在。但是高尼洛不买账,他说安瑟伦证明上帝存在,你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证明一个完美的岛屿存在。十二世纪的正统思想家的理想就是这样,给信仰找理由,为此他们运用逻辑和形而上学。但从结果来看,效果不那么令人满意。人们建立了学校,思想家们想调和理性和信仰。当然这也不是哲学,而是阻力最小的一条出路。
阿拉伯人出来转了一圈,他们只想在希腊哲学里找点有用的理论,没建立自己的体系,自然也没说出啥特别的观点。阿尔?安萨里攻击穆罕穆德家的哲学家,哲学家们被说得哑口无言,半天说不出话来。结果官方一生气,放了把火,把他们的书全烧了。
圣徒托马斯?阿奎那说,要我说啊哲学是由事实到上帝,神学是由上帝到事实。谁要是企图在理论上证明宗教,谁就在破坏信仰。约翰?邓?司各脱说,对,托马斯说得对,理性不能解释宗教,应该由信仰来补充,教义不容争论,信仰是真理的最高基础。哲学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不属于神学。威廉?奥卡姆加入讨论的战团,在他看来,只有个别的东西存在,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从个别东西开始的,不要不必要地增加实体,这是“奥卡姆剃刀”。上帝和我们一样依他的意志行事。没有神学的科学这种东西,哲学和神学互不为谋。经院哲学家经此走向穷途末路,他们只是需要最后一位哲学家拉下帷幕,这个关张的光荣任务就落在加布里耳?比耳的肩上了。
反对教权的独立精神促成国家主义兴起,但丁说皇帝在尘世中有绝对的权力,教皇在精神事物中有绝对的权力。教皇的权威慢慢地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了,个人开始独立思考,在哲学上理性代替权威,哲学摆脱了被监护的地位。人们希望重新发现人性,转向古典文化寻求现世的出路,伟大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开始了。
康帕内拉说我们什么都可以怀疑,却不能怀疑自己的感觉和存在,在太阳城里知识统帅权力,人人平等。马基雅维利忍不住要发言,他主张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君主为了国家主义的目标,可以不择手段,拿起欺骗的武器,忘记所谓的道德吧。让?博丹赶紧说,国家还是要建立在契约之上,约翰?阿耳图西乌斯接着说,契约是有条件的,要看统治者是否遵守契约。格老秀斯把话题接过来,国家是自然的制度,建立在人类的理性和本性中之上,就是靠契约,所以永远不能废除个人的权利。国家之间有理由才能交战,但战争要合乎人道。
德国人马丁进行宗教改革,他拒绝教会继续充当基督教信仰的仲裁者,以《圣经》和良知为依据,赋予理性批判教义的权力。信徒不必通过中间人,自己可以直面上帝。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人们要求思想、感情和行动自由。注意力从天上转到人间,把神学的王冠摘下来,戴在科学和哲学的头上。培根大声疾呼:知识就是力量。丢掉幻想把,用归纳法武装头脑,把得到的真理应用到人类的福利上,是始终要记在心里的目标。托马斯?霍布斯也决心同过去决裂,希腊哲学是幻想,要排除根根深蒂固的观念,我们通过感觉而得到的关于世界的图景,不是实在的世界。理性无非是名称的加减,物体永远不会消逝,只是运动。笛卡尔画了一个几何坐标,他说机械论和上帝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的问题是要用数学的、逻辑的方法获得确实的知识。什么?你问我怎么知道我是存在的?思考者不能否认自己的存在:我思,故我在!斯宾诺莎以笛卡尔为自己的榜样,他说激情不是力量而是虚弱,人的错误仅仅是缺乏知识。知识让人自由,强权就是公理。但理性的人应该放弃天赋权利。
洛克认为认识问题非常重要,他说没有天赋的观念,心灵的本来状态是一块白板,我们的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和反省,归根到底发源于经验。贝克莱问:心灵以外的世界存在么?我们应该像学者一样思维,同俗人一样说话,普遍的同意不能算证明,我们可以说明这种偏见。存在就在于被知觉,只要不被我知觉,它们就根本不存在。休谟说我谈谈我的看法,一切科学都同人性有关系,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最重要的任务是研究人类知识的性质,分析它的力量和能力。想像捏造了一个实体,但那都是虚构。莱布尼兹站起来说,宇宙是由数学逻辑创造的和谐整体,力才是机械世界的泉源。力是不可分割的单子,构成物质和精神。知识隐含于内心,经验不能创造知识,它只是使知识明显起来。
启蒙运动开始了,哲学从书斋走进市场。卢梭反对科学艺术,他说那是奢侈懈怠的产物,是道德败坏的根源。人生来平等,返回自然可以使人摆脱腐败和矫揉造作。关于教育,最好把儿童和社会隔离开,让他们自然发展。康德对哲学的发展很不满意,他问什么是知识?知识如何可能?什么是人类理性的界限?必须审查人类的理性,并对它进行批判。费希特说研究认识论是哲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不是幻想,只有当我们说事物离开我们而独立存在,才是幻想。谢林接着说,费希特的思想我最懂。但现在我想谈谈我的思想,宇宙是脱离上帝的堕落,人类最高的职能是艺术而不是哲学知识。施累尔马哈尔忍不住了,他反对说,费希特的说法站不住脚,思想在对立中运动,永远不能领悟到绝对的同一,一切东西都是永恒的,以永恒为归依。上帝是不能被认识的,关键是宗教感情。
在黑格尔看来,逻辑和形而上学是同一的。但世界不是静止的,它往前运动,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哲学的历史就是哲学,关键就在辩证法。叔本华说黑格尔是哲学的空谈家。世界是意志和表象的,表象上溯到理智,但实际上即意志。求生的意志,是世界上一切斗争和苦难的根源,想解脱要信基督或学佛,遁世绝欲,意志消亡。
圣西门肯定一种新社会科学可以消除财产、权力、文化和幸福不平等的分配。人需要一种新的思想体系,这必须是实证哲学,即以经验和科学为基础的体系。孔德说,我和圣西门的理想一样,我们要改造社会。因此我们需要认识社会规律,必须有一种社会科学。为预见而见是我的座右铭。穆勒说认识来源于联想和归纳,人们应该了解因果律,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改造心理学和道德科学,快乐在本质上也有区别,伴有思维能力运用的快乐,胜过单纯的感官愉悦。斯宾塞说我们注意到演化的过程有三步,即集中、分化和确定。知识是相对的,而能量守恒。
詹姆斯对这些哲学辩解都不以为然,关于一种理论、信仰和学说的检验,必须是它对我们的影响,它的实际结果。根据实用主义原理,如果上帝的假设令人满意,它就是真实的。凡是合理的就是实在的这不对,凡是为人经验的才是实在的。杜威附和詹姆斯,哲学必须成为道德和政治的诊断和预测方法。世界正在形成,我们必须帮助它完成。思维为人的目的而服务,有用就是真理。尼采说话了,叔本华基本是对的,但生活的本质不是求生的意志,而是谋权的意志,生活本质上是谋求权力,知识只是谋权的工具。今天最大的危险是平等主义,恻隐之心是妇人之仁,各种形式的奴隶制度将永远存在。
昂立?柏格森出来总结,形而上学不能给人关于生命的科学知识,哲学是对实在的直接洞见,我们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了解生命和意识。
哲学始于问题,只要问题还在,思考不止,哲学就不会终结。学习哲学的捷径是读哲学史。虽然哲学家们还没有停止争吵,但你一定能在思想的王国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第一章 希腊哲学
第一节 自然哲学
小苏格拉底:古代民族中,很少有远远超出神话的,希腊哲学从人类简单的神话开始,演进到复杂广博的体系。希腊思想家的独立精神和对真理的爱好是极为崇高、无与伦比的,他们自由地思考着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生活的目的,首创了数学、科学和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西方哲学的基础,提出了供两千年欧洲文明回答的所有问题,并给出了答案。
一、本源问题
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
哲学家小传
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年生于希腊的一个殖民地米利都,死于公元前554年和548年之间。他以一个政治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希腊第一个哲学家而著称。据说他曾经成功预言了发生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日蚀。
哲学思想
泰勒斯:据我观察,自然有其生命,能活动和变化。一切都是水构成的,大地浮于水上,万物生于水,复归于水。
进化论的先驱——阿那克西曼德
哲学家小传
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611年生于米利都,死于公元前547年或546年。据说他是泰勒斯的学生或同乡。阿那克西曼德充满了对科学的好奇心,据说他是第一个绘制地图的人,是进化论的先驱。
哲学思想
阿那克西曼德:泰勒斯说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是不对的,事实上万物都是由一种简单的元质构成,元质是无限的、永恒的而且无尽的,充满了空间。
有一种永恒的运动,这一运动的过程就是世界的起源,我们的世界只是众多世界中的一个。
从太阳蒸发的潮湿的元素中产生了第一批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生物从水中爬上陆地,适应新的环境,人是游鱼变来的。一切事务最终都复归于产生他们的元质,以便重新产生,如此交替,互相转化。
万物产生于气——阿那克西米尼
哲学家小传
阿那克西米尼(公元前588-524年),米利都人,据说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
哲学思想
阿那克西米尼:我认为构成世界的基质是气,通过稀释和凝聚的过程万物产生于气。稀释时,气变成火。凝聚时,气依次变成风、云、水、土和石头。一切其他的东西,都是由这些东西组成。运动产生变化,而运动是永恒的。
二、数的问题
小苏格拉底:探讨本源问题的哲学家,思考的问题是: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探讨数的问题的哲学家,思考的问题是:世界构成的形式和关系是怎样的?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试图解释世界。
开创演绎推理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哲学家小传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和570年之间生于萨摩斯,约在公元前529年迁居于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地,最后定居于克罗托那,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抱有伦理、宗教和政治目的的社团。据说因为社团的政治倾向同当地居民有冲突,毕达哥拉斯逃难,公元前500年死于梅塔彭顿。数学史上普遍认为最先证明勾股定理的是毕达哥拉斯。
哲学思想
数论
我们发现量度、秩序、比例和始终一致的循环,可以用数来表示,没有数,就不会有这样的关系和一致性,就没有秩序和规律。因此数一定是万物的基础,数一定是真实的存在、事物的实体和根基,一切其他的东西都是数的表现。
天文学
宇宙是球形的,当中是中心火。行星围绕中心火运转,恒星位于天的最高圆顶,下面是同心的球体土星、木星、火星、水星、金星、太阳、月亮和地球。因为十是完满的数字,因此一定有十个天体,在地球和中心火之间还有一个反地球。
政治
我们的格言是先倾听后理解。关于人类生活,个人要懂得约束自己,抑制情欲,使灵魂旷达;应该尊重教师、尊重长者和国家的权威。要为国家利益而活,个人服从整体。
小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由于他的缘故,数学对于哲学的影响一直都是深刻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是球形的,行星和太阳的运动有关联,阿尔斯塔尔库斯断定地球围绕太阳运转,建立了古代的太阳中心说。毕达哥拉斯描述了一个只能显示于理智而不能显示于感官的永恒世界,为将来基督教的发展和灵魂不朽说开辟了道路。
三、变化的问题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哲学家小传
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5-475年)生于以弗所,出身于贵族家庭。他极端轻蔑民主政治,为人严肃,情绪悲观,好吹毛求疵。
哲学思想
对立面的统一
我认为构成宇宙的真正生命是变化的,永恒是虚幻,事物貌似稳定,实际上处于无穷的变化中。万物变成火,火变成万物,正如货物换成黄金,黄金换成货物一样。人不能两次走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新而又新的水不断地往前流动。
创造是毁灭,毁灭是创造。世界为斗争所支配,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没有斗争和对立,世界就会消亡。对立和矛盾统一起来乃产生和谐。对神来说,一切都是美好的。
理性的规律
宇宙过程不是偶然或随意的,而是由定则所支配。在一切变化和矛盾中唯一常驻或不变的,是位于一切运动、变化和对立背后的规律,是一切事物中的理性,即逻各斯。
心理学和伦理学
感性知识不如理性知识,眼耳的见证不可靠。没有思考的知觉不能揭示隐秘的真理,真理只能由理性发现。
人类必须服从普遍的理性,服从万物的法则。道德意味着守法、律己和控制情欲,就是根据推理的原则约束自己。
任何变化都不可思议——巴门尼德
哲学家小传
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生于埃利亚。据柏拉图记载,苏格拉底在年轻的时候曾和巴门尼德见过面,并受到很多启发,当时巴门尼德已经是一个老人了。
哲学思想
本体论
一个东西怎么能既存在又不存在?一种性质怎能变成另一种性质?如果说能,那就是无中生有,有能变无。换种说法:如果存在有变化,它一定产生于非存在或存在。如果它产生于非存在,那它产生于无,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产生于存在,那么就是产生于它自身,这就等于说,它同它自身是同一的,过去一直是同一的。因此很明显,存在只能产生于存在,没有一种东西能变成别的东西。任何变化都不可思议,感官世界是虚幻。
存在和思维是一回事,因为凡是不可思议的,就不存在,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凡是可思议的,就存在。
小苏格拉底:巴门尼德的学生芝诺,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老师的学说。他说如果一切存在物都在空间中,我们就必须假定这个空间也在空间中,以此类推,以至于无穷。据此,让我们假定一个物体经过空间而运动。为了穿越某一个空间,必须首先穿越那个空间的一半;为了穿越这一半,它必须首先穿越这一半的一半;以此类推,以至于无穷。总之,物体不能有所移动,运动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