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智慧决定胜负,出拳头总是不如玩心理
大部分人不擅长心理战
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情,也难免面对形形色色的竞争,在面对竞争时,善用智慧的人总比那些喜欢凭借武力解决问题的人,成功率要高出很多。
用拳头能解决的问题,常常只是痛在一时,治标而难以治本。大到国家大事,军事实力固然重要,但不可少了智慧与思维,否则再强大的力量都不过是莽夫之勇。小到生活琐事,充满智慧的人幸福感也远远大于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人。学会运用智慧,善于运筹心理,总能事半功倍。
生活中最常见的困扰,往往和人有关。不了解人心,走到哪儿都碰壁!可人心就如镜中花水中月一样难以感知和触摸。虽然《明明白白我的心》这首歌唱了这么多年,但要想读懂人心、参透人性却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涉世不深的社会新人而言。
无论身处职场、商场,抑或是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实都是心理战,但很多人其实并不怎么擅长面对心理战。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擅长运用心理学的人,很容易击破心理防线较弱的人。
比如在销售行业中,同样的产品,在面对顾客的时候,不同的卖家带给顾客的心理上的变化是不一样的,懂得将产品情感化、赋予它生命意义的卖家,使产品和顾客之间有了精神上的契合,就能给顾客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总能比那些只是单一介绍产品的卖家要容易卖出产品。这是种商业技巧,也是一种心理战的体现。
曾经有个很内向的朋友跟我说,自己一直比别人工作更努力,分内的事情完成得兢兢业业,可升职加薪似乎与她都无缘。相反,公司里那个学历比她低,工作态度也不温不火,只是擅长交际,和上司、同事关系都处理得不错的普普通通的姑娘比她晋升得更快。她博士毕业,却怎么都不如一个本科生在单位吃得开。为此,她苦恼了很久,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她不擅长面对心理战。
相信不只是她,很多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为什么得不到上司的认可?为什么明明你对她很好,她却和别人是很好的朋友?为什么你总是“想做却做不了”、“想说却说不出口”、“想决定却又下不了决心”?会不会其实你内心隐藏着“害怕跟人争执、害怕受伤害、害怕失败、害怕被讨厌、害怕被排挤、害怕伤害对方……”这样的恐惧情结?其实归根到底是因为自己不擅长面对心理战。
有人靠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用环境成就自己,有人发挥失误进入大专也能靠主观努力创出一片天地。前者只懂得客观维护自己,后者懂得用自身的智慧发展自己。不过这样的人,生活中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还都只是习惯于墨守成规地呈现自己。我们曾用很多方式去努力证明自己,以期得到别人的认可。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学会心理战。
刚刚毕业的学生在求职中,很多人都有遇到过黑中介这样的事情,今天有人被骗四百,明天有人被骗五百。其实那些骗子不过就是比较善于利用心理战来摧毁你的防线,让你心甘情愿地进入到他们的局,而你恰巧是那个不太擅长心理战的人。
美国联邦调查局是个打击犯罪、维护美国司法权力的机构,现在已经成为全美最令国民信服的机构,这是任何其他侦破和安全机构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它是如何成为当今全球最著名的侦破和安全机构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个,但是有一个答案最为人们所熟知,美国联邦调查局能通过研究和分析人的心理,掌握操控人心理的技术,从而完成侦破和安全工作。准确地说,美国联邦调查局就是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和不法分子的心理的掌控,破了一起又一起重大案件,创造了在美国社会甚至国际社会上的一个又一个传奇。
这就是擅长运用心理战的力量。如果能把这种心理学战术在生活上加以运用,我们也都能生活得更加轻松。
斗智法则
心理空间的对抗是无形的,也是变幻莫测的,这是一种软实力的智力竞争。它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主战场,是人与人之间信念、意志、决心的比拼与较量。生活中时刻都在上演着一幕幕的心理战。要想打赢心理战,就要懂得各种斗智法则。
斗力不如斗智
何谓斗力不如斗智?从客观来说,它其实就是指在计谋上较量而不从武力上比高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汉王谢项王曰:‘吾宁斗智不斗力。’”
斗力是人类很自然的反应,可是斗力只能带给人一时激情式的满足,本身并没什么建设性,甚至可以说,斗力更多的是具有破坏性,原因如下:
—斗力会模糊你应追求的目标。例如夫妻斗力会妨碍家庭幸福;同事斗力会荒废事业;公司斗力会互相毁灭;国家斗力而打仗会导致民不聊生。为“力”而投入时间、精力、金钱,智者不为也。
—斗力会使人失去理性。“力”是属于情绪性的产物,“力”的存在,使人呈现冲动的一面,但若上升到要“斗”的程度,则会使人失去理性,让人做出错误甚至后悔莫及的决定。所以智者不为也。
—斗力有时是对方的策略。或许他知道你容易动“力”,所以故意激你,好把你引到歧路,让你因此毁灭;或许他不知道你是不是容易动“力”,仅是激一激你,以了解你的底细,而他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破坏你,或是毁灭你!所以,斗力,智者不为也。
—斗力会使人气度变小,“忘记”了“斗力”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更广大的天地。
所以,斗力,智者不为也!在非必要的情况下,智者只会选择斗智!
人生的竞赛往往是这样:获胜者往往不是技巧最好的,而是最接近人性的,因此只有靠逻辑做事才能更符合自然规律,才更容易成功。语言的智慧,策略的智慧,行动的智慧,都会给你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男女朋友意见不合而吵架,两人都很生气,谁也不想先开口道歉,这便是斗“力”。
某甲得罪了某乙,某乙回头羞辱某甲,某甲失了颜面,与某乙结下了梁子,从此天天斗,月月斗,年年斗,这也是斗“力”。
A公司生产某产品,独占市场,B公司也推出类似的产品,瓜分了A公司一半市场,并声言将击败A公司,A公司不甘示弱,花大钱打广告,发誓要把市场夺回来,这也是斗力!
中国人在名利场上的较量,大多会采用智斗而绝少采用武斗。尤其是在暂时弱小一方,弱者跟强者争斗,硬碰硬肯定不行,明智的做法应是兜圈子,绕个弯儿,想个法子,再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身处这样的氛围,如果谁不分对象、不分场合地坚持,那一定要大吃苦头不可。
一个孩子在山上种了一片苞米。苞米快要成熟的时候,被狗熊发现了。狗熊钻进苞米地吃了一些,扔了一些,糟蹋了一地。
孩子找狗熊去讲理。狗熊满不在乎地说:“你的苞米是让我给糟蹋了,你能把我怎么样呢?”
孩子说:“我要你包赔。”
狗熊说:“我若是不包赔呢?”
孩子说:“那我就叫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狗熊说:“我劝你还是忍了吧,我有的是力气。”
孩子说:“我光听说狗熊傻,可没听说狗熊有力气。”
狗熊火了,指着一个磨盘大的石头说:“等我把这块石头扔到山下去,你就知道我是不是有力气了。”
狗熊背起了磨盘石,故意在草地上走了一圈儿,顺着陡坡把石头扔下山去。磨盘石发出隆隆的巨响。狗熊得意地哼了一声。
孩子说:“背石头不算力气大,能拔下一棵树才算力气大。”
“那你就等着瞧吧!”狗熊说着,便拔起树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底把一棵松树给拔出来了。
孩子说:“你能把松树拖到东边的湖里去吗?如果你能把树扔到湖里,让它像船一样漂起来,我就服你了。”
狗熊真的把大树拖到湖里了。可是,它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站进湖里以后,本想爬到岸上来,却“扑通”一声落到水里去。孩子趁机跳过去,揪住狗熊的耳朵,把它的脑袋摁到湖里,灌了它一肚子水。
狗熊告饶了,答应了孩子的要求,给孩子赔偿:自己要当头牛,学会拉犁,帮助那个孩子种地。
上述故事就是对斗智比斗力好做得最好的诠释,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人们都应该学会利用智慧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蛮力。
斗智法则
真正勇敢的人,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羞辱,不以身外的荣辱介怀,用息事宁人的态度避免无谓的横祸。
秀才真的斗不过兵?
俗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要说这秀才遇上兵,好像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从“武”的角度来说,笔杆子绝对是斗不过枪杆子的,但很多时候枪杆子是受笔杆子指挥的。关键是我们在碰到那种情况时首先要把持住自己的情绪,将“热”问题冷却,避其锋芒,再慢慢地梳理,直至疏通。如此,再要说斗不过,其实那就只是智慧不够而已。
森林里,住着一只凶猛残暴的大老虎,它每天都要抓几只小动物吃,吓得许多小动物都不敢出门了。
一天,首领猫头鹰把小动物们叫到一起,讨论对付大老虎的办法,正在大家议论纷纷没有一个好办法的时候,聪明的小兔子勇敢地站出来说:“我去对付它!”大家望着它不敢相信地说:“你?瞧你这小身板,还不够大老虎塞牙缝的,怎么可能斗得过大老虎呢?”小兔说:“我自有办法,我这就去。”
小兔跑回家拿了一点水果和一篮五彩缤纷的奶糖,便兴冲冲地跑向了大老虎的家。来到大老虎家门口就冲屋子里喊道:“老虎大哥!看我给您带来了好东西啦!”
“什么好东西?”大老虎直奔门口大声问道。
小兔子回答道:“来看看吧!又甜又好吃的东西噢!”
“我尝尝!”大老虎一边说,一边将糖果塞进了嘴里。“真好吃,还有吗?”大老虎嘴里塞满了糖,一篮子糖很快吃完了。
小兔子说道:“只要您喜欢吃就好,只要您不吃我,我就每天给您送一篮子糖果来,好吗?”
大老虎看了看小兔子的身板心想:“就这小身板还不够塞牙缝的,还不如每天换一篮子糖果划算。”于是就点头答应了。
连续一段时间的糖果吃下来,大老虎的牙齿就被蛀掉了,牙痛得厉害,小兔子出了个主意,用大铁钳把牙齿都拔了。大老虎实在是牙痛得厉害,就只好把牙都拔了。
从此,大老虎再也不能吃小动物了,小动物们都安全了,纷纷给小兔子道谢,小兔子成了森林里的英雄。
上述小故事就充分体现了智斗的威力,既能把伤害降到最低,又能取胜。如果兔子和其他动物们强行和老虎发生蛮力冲突,结果肯定会是个悲剧。
其实,许多事实都说明,并非“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而常常是大兵有理说不过秀才,因而被秀才所制服,不得不听命和屈从于秀才,进而被秀才支配、利用。所以正确的说法应当是:“大兵遇秀才,有理头也埋(低)头。”
过去当兵的大多数是农民或被抓来的穷苦壮丁,他们只知盲目服从命令,不知行动的本质和目的。他们即使手里有枪杆子,但大多是“为他人所用”,或者“枪杆子无用武之地”。所以,他们始终离不开、也躲不开秀才们的控制和圈套。
你看,古今中外的事实基本都是:军人挥大刀,秀才摇扇子;兵哥卖性命,秀才出计谋;武将打天下,文人坐江山;大兵战沙场,智囊登殿堂。打天下时,即使秀才和兵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也不是“有难同当”,而是有难兵先挡;坐天下时,也未必“有福同享”,利益均沾,合理分配。相反有许多战功赫赫的武将,或因功高震主,或因与当权的“秀才”政见不一,而锒铛入狱,甚至被满门抄斩,没有好下场。怪不得梁山好汉混江龙李俊,在梁山泊集团被招安、并奉命消灭方腊之后,朝廷要给梁山英雄们嘉奖、加官晋爵时,他说:“天下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享太平。”他有功不受禄,于是不辞而别,带着少数兵丁,远渡重洋,到东南亚一带当草头王去了。
可怕的是,掌权的秀才们要想整治当兵的,可以不需要什么真凭实据,可以随便找个理由,甚至不需要理由。例如,岳飞被害后,有人问秦桧(应当算大秀才吧),岳飞犯了什么罪,秦桧的回答只有三个字:莫须有。请问,在这样的秀才面前,哪个当兵的能有理说得清楚呢?
本来嘛,秀才们有书本知识,花花肠子也多,理论一大套。他们既可能宣传正义,也可能宣扬邪恶;既可以将黑的说成白的,也可以将白的说成黑的;今天说你是民族英雄,明天可以是罪孽滔天。而当兵的却没这种本事,许多人不懂得什么叫韬光养晦,而是一根肠子通到底,说话不留余地。他们在秀才的理论和学说的鼓动下,能够赤胆忠心,英勇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战争胜利了,那是秀才们的理论指导下方针路线正确的结果。如果失败了,那是当兵的战斗不力,贻误战机所致。真正的胜利果实和实权主要还是落在秀才手中。这样看来,大兵见到秀才岂有不“把头埋”之理?当然,以上说的秀才,不包括历史上那些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杰出“秀才”。
斗智法则
秀才遇见兵,有理能否说清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只要秀才是有智慧的真秀才,那主动权就永远不会丢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