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儒释道三家的学术理路和学术旨趣进行了探寻,揭示了儒家“入世承担”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家“反省批判”的价值立场和佛家“化去我执”的价值标引,得出了三家共有的愿景:守护心灵的纯真与洁净。
《国学论丛:寻找心灵的故乡 儒道佛三家学术旨趣论释》收集了个人多年来撰写的三组文章,或许就可以说表述了对古圣贤不同理路、不同价值取向从不同角度予以认肯性评点的基本立场。一组探寻儒家的学术理路与学术旨趣。文章以“人世承担”为儒家的基本价值取向。从“世间日常情感”出发,这是儒学与别的学第二组探寻道家的学术理路与学术旨趣。文章以“批判精神”揭明道家的基本价值立场。这种批判精神实出于对社会与文化变迁的第三组探寻中国佛家的学术理路与学术旨趣。文章以“化去我执”标识佛禅的价值指引。
《国学论丛:寻找心灵的故乡 儒道佛三家学术旨趣论释》:
由之必引出一个问题:既然对同一本文,即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而且,有的解释离本文相距甚远,我们怎样判定不同的解释的有效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傅伟勋先生在提出要建立“创造的解释学”时,曾确认这种解释学应该区分为“五个辩证的步骤或程序,中间不可以任意越级”。这五个程序为:①“原作者(或原思想家)实际上说了什么?”②“原作者真正意谓什么?”③“原作者可能说什么?”④“原作者本来应该说什么?”⑤“作为创造的解释家,我应该说什么?”③
傅伟勋这里开列的五个程序,在表述上并不一定尽善。如②,“原作者真正意谓什么?”这似乎就是无法寻问的。实际上我们许多时候无法面对“原作者”,而且只能面对“本文”,把本文放回到创作它的那个时代的特定情境,了解“本文实际上说了什么?”第③、④,“原作者可能说什么?”和“本来应该说什么?”,这里同样应该指“本文”。问题应表述为:依本文的思路,可以引申出什么?然傅伟勋之表述虽尚待推敲,毕竟他已顾及到进行解释时所需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是,解释必须于本文中有所根据;其二是,解释必须在本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东西。第一个原则确保了解释是对本文的解释,而不是解释者在自创本文,构成为“过度的解释”;第二个原则确保了对本文的处理是一种加入了解释者个人意向的解释(阳明所谓“实有诸己者也”)而非只作客观知识的处理。知识的处理,其基本问题可以化约为共殊问题,其间,无论是从殊相抽取共相或由共相演绎殊相,都毋涉于处理者的主观意向,亦不可以“增加”什么。而解释则必须有所增加,才可以构成为解释。那么,解释何以可以增加新东西呢?如上所述,朱子是借赋予信仰以理性形式,阳明是借对信仰的重新体证予以深化,从而得以开新的。此外,在我个人对古典文献的检索中,至少还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
其一是,中国古典本文作者在使用一个概念与命题时,由于往往是情境性的,因而便显示出多义性。后来的解释者即可以各取其一义而予以凸显和强化之,此亦可赋予本文以新的意义;
其二是,当把中国古典本文所使用的概念的原有内涵抽去(内涵越少),则此概念可以与新的情境(新的认识水平、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信念)挂搭起来(外延越广),从而实现内涵的转换而获得新的意义。如“大学”本为古代学制,人们可以不论其学制(内涵)而论其功能(内涵转换),如阳明说,大学者.成就大人(君子)的品德之学也。此亦可以说不离本文却又开出新意。又如“仁”这一概念,孔孟多以“亲亲”为说;然“亲亲”关系可以抽象为“生生”关系,从而溶入宇宙论,借宇宙之“生生”论“仁”,《易传》即是;“生生”必依一定之“理”,故又可转出“生理”为“仁”,朱子即是;“生理”不在心外,实在“本心”,此则又可以“本心”指“仁”,阳明子即是。这些都可以说是借抽象、内涵转换,而开显新意。
……
寻找心灵的故乡
——儒道佛三家学术旨趣论释(代序)
儒家:入世承担之价值取向
孔孟原创儒学的生命智慧
作为人文教养的早期儒学
——兼谈先秦社会历史演变中的贵族与平民
孟荀的人性论与先秦社会由贵族为主体向平民为主体的变迁
“曾点气象”异说
重评汉唐儒学以宇宙论为形上依据的价值意识
又评汉唐儒家以宇宙论为形上依据的政治哲学
从朱子与阳明子两家之《大学》疏解看中国的解释学
《中庸》的不同解释及其意义
——郑、孔、吕、朱诸家注疏的比较研究
“情”的唤醒
——论白沙心学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事”的本体论意义
——兼论泰州学的哲学涵蕴
个人·社群·自然
——为回归古典儒学提供一个说法
道家:反省批判之理论建构
老庄道家的批判精神
道家哲学的本源一本体论
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古典解释的两个路向
——河上注与王弼注之比较研究
王弼哲学的本体论特征
郭象哲学的“有”范畴
庄子与郭象
——从《逍遥游》《齐物论》及郭注谈起
早期道教的宇宙论及其价值
从《西铭》开显的境界看道家对张载的影响
佛家:化去我执的心灵诉求
从“理性”到“觉性”
——论慧能禅学在中国佛学发展史上之价值
再论从“理性”到“觉性”
——中国佛学与宋明儒学的一个公共话题
王弼与僧肇
——玄学“贵无”论与佛学“中观”论之比较研究
《大般泥洹经》的佛性论述略
——从松本史朗对如来藏思想的批判谈起
禅宗诸家之“心性”说
——从初祖菩提达摩、六祖慧能到洪州马祖道一之思想变迁
慧能禅学与岭南文化
走出“自我”迷执,走向社会关怀
——简论佛家以“无我”为教的理念及其现代意义
后记
★我期待,借由此套丛书的付樟,以探索民族文化艰苦历程中的延续性,找寻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生命力,整合并推动中国文化中坚力量的持续发展,使传统学术在多元世界中展开新的气象。
——陈鼓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