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数据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380515
  • 作      者:
    王建著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首部用《易经》的智慧解读互联网“大数据”的经典之作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建,笔名月光童子,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幼时即思考人生死亡及归宿事。1990年研习佛教、《易经》及风水、命理诸术至今。认为万法不离心法行,心法还须善法养。因果重于术数,善德能返大还;故术数属于世间方便法门,无法导人至究竟解脱处,不可执着;若要安身立命,非儒佛道三教之善之德而不能,唯即心即佛而得就。
展开
内容介绍
  《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数据》是一本由象含数导引出理,即通过象、数展现自然规律,从而指导人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之理的经书,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整个宇宙的“大数据”。
  《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数据》分为三部分,一是从数的角度去分析《易经》与河图、洛书以及风水的相通之处,尤其是邵康节的“元会运世”系统,充分展示了《易经》作为宇宙大数据的美妙、深邃以及科学性;二是从理的角度去论述《易经》与佛家、儒家、道家的渊源和内在联系,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见解,如对佛教的“六道”与易经的“六爻”、易经的“八卦”与佛家的“八识”,对《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与《易经》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观点的解说和分析,都是具有开创性的;三是从卦象的角度去探究其中蕴含的圣人之道,如《易经》之“德”“位”。
  《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数据》的作者首次系统地做了《易经》的现象还原,不仅古今通适,还将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行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巧妙地帮助读者完成了一次人生命运的探索之旅。
  《易经:中国古代的大数据》的最大特色,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从佛家、儒家和道家“三教合一”的角度,去研谈《易经》的理、象、数以及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三教之间,相互征引,用数据与易理去阐述道家思想,或用佛家去发挥易经内义,或用易理去比照佛家精神,尤其笔者研习、修学佛法数十年,用大数据的概念与佛家义理来诠释易理,以及倡导以因果律来统领占卜诸术,古人不多,今人也少。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讲:《易经》是一本说什么的书
  关于“《易经》是一本说什么的书”这个话题,说法很多,相信大家也会有自己的判断。你如果去新华书店,去哲学书籍专柜,就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研究《易经》的书。有的人认为《易经》是一本教授给人们智慧的书,有的人认为是一本反映古老的“系统论”的书,有的人认为说的是情报学,有的人认为是讲企业管理的,有的人认为讲的是古代历法,有的人认为是说的古代哲学,有的人认为是告诉人们如何修道的,有的人认为是说男女两性的,有的人认为是算卦占卜的,有的人认为是表现西周历史的,有的人认为是治理国家的……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一个人说的都有道理,为什么?因为这些内容你都可以在《易经》里面体会到。就像《孙子兵法》明明是兵书,可后来的美国、日本一些企业家,用它来管理企业,不也非常成功吗?所以,争论这些,没有什么必要,因为这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先说个大概
  就我个人而言,我的看法是:《易经》是一本由象含数从而导引出理,即通过象、数而展现出自然规律从而指导人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之理的经书,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整个宇宙的“大数据”。最初,它无任何门派之分,只是在流传过程中逐步打上时代的烙印,譬如夏、商时期的《连山易》《归藏易》等。而现在流传下来的《易经》,是经过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圣贤整理过的《易经》,所以明显地体现出儒家的理念与思想。《易经》所体现的内容结构如下:
  当然,若以理为最高处的话,其结构也可变换如下:
  这个构图中,象在先,由象引申出数,由象可见其理;而回过头来又发现象与数之间也存在一种自然而行之有效的关系,这个关系也就是“理”。又可以发现理与象之间还有个数存在其间。所以,这三者是一体的,不可分的。这个象,就是卦;这个数,就是万物各有其定数,也就是佛所说的因果或者定业。这个“理”,就是天地运行之理,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理, 是天地人三才之理,是日月运行之理,当然也包含历法、卜筮、修道、行医、风水、治理国家之理。当然,也有人譬如宋代的邵康节先生,他认为天地万物是先有数,后有象,再有理。他创立了“皇极经世”体系,非常了不起。
  之后,儒家研究它有了自己的体会,可称之为“儒家易”。周文王创设了后天八卦,对其中的爻辞也补充了一些当时的历史内容。孔子的《十翼》,也叫《易传》,堪称“儒家易”的经典,也是后人研究《易经》的必读。道家研究它来修道,可称之为“道家易”,主要以东汉魏伯阳的《参同契》为代表。方术家研究它,可称之为“方术易”,主要以管辂、京房、邵康节等祖师为代表;所谓的方术,主要指他们对于易经的具体应用上而言,譬如占卜等。这一派通常不被视为嫡出或者正统,而实际上京房明显就是孔子这一派的传人。孔子也会算卦,他一个学生叫商瞿,祖籍山东,出生在四川。明朝又有个来知德,是四川人,一个了不起的易学大家。所以四川人很骄傲,认为“易学在蜀”。商瞿的母亲,看到自己儿子年龄很大了,40 岁了,也没有后代,很着急,就去问孔子。孔子告诉她,别着急,你儿子到50 岁的时候就会有5 个儿子。后来,果然如此。所以,懂了《易经》的人,自然而然就会算卦。
  我在新西兰,曾经遇见一个在新西兰获得理学博士的华人,他送给我一本他研究《易经》的著作。结果,交谈间,发现他不会算卦。真的有趣, 那他怎么去研究呢?我还在新西兰碰见一个据说是中国百大名医其中的一位,也研究《易经》,研究《内经》,还带研究生。聊天间说到刺血疗法, 他说那是乱搞。我说,有依据啊,出自《内经》。他却说:“那不可能, 因为内经里面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认为,皮肤毛发均受之于父母,不能损伤,何况刺血呢!”这一番义正词严啊,说的我愣住了。我统计过了,《内经》里面提到刺血、放血至少7 次啊。那他又是怎么带的研究生呢! 医家研究《易经》,有了自己的成果,可称之为“医家易”。譬如《内经》里面也有五行、阴阳、五行六气等说法,还有后来的研究者把五行六气与八卦和人体脏腑结合起来的“四象八卦六体图”、“四象八卦六脉图”等。佛家用它来阐述佛家思想,可称之为“佛家易”。如唐朝的枣柏大师李通玄长者,他是唐皇室宗室,华严宗的祖师。他写的《新华严经论》,其中数次用《易经》、阴阳五行的思想来解释佛经。他因为居住方山,所以传下来的易经称之为“方山易”。当代方山易的传人是四川的本光老法师, 前几年圆寂。还有以后禅宗曹洞宗的“五位君臣”,都是与《易经》有关。藕益大师还专门从佛法角度对“易”进行了注释。军事家研究它而独树一帜,可称之为“兵家易”,乃至于个人研究有成者可以称之为“XX 易”, 如古代的京房易、邵氏易,近代的杭氏易、尚氏易等等。
  关于《易经》的传承,现在能够考证的大致如下:孔子一传商瞿,商瞿二传楚国人臂子弘,子弘三传给江东人矫子庸疵,庸疵四传给燕国人周子家竖,周竖五传给淳于人光子乘羽,光羽六传给齐国人田子庄何,田何七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梁)丁宽、(齐)服生4 人。丁宽一系,八传田王孙,田九传孟喜,孟十传焦赣,焦十一传京房。中间不详。一直到北宋,麻衣道者传陈抟,陈抟传仲放,仲传穆修,穆传李之才、周敦颐;周传二程兄弟,李传邵雍。邵雍传子伯温。其后不详(见古今易学传授图)。
  说到程氏兄弟,就多说两句。程颐、程颢兄弟也是大儒,易学大家, 与老师周敦颐以及邵雍、张载合称“北宋五子”。北宋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辉煌时期,其成就远超唐代。当时的张载,还被皇帝请到朝廷坐虎皮大椅讲《易经》。邵雍总想提示程氏二兄弟跟自己学习学习易中的数术,可他们两兄弟的理念是明白了圣人之道最重要,术数乃小术,何足挂齿,搞得康节先生很无奈。而且他们也明白康节先生数的来由,但就是不去研究。这一点比后来的朱熹坚定而纯粹, 不像朱熹见白玉蟾在雨中行走竟然衣服不湿,心里羡慕,想学却又不好意思开口。但朱熹也了不起,奠定了理学的基础, 所点校的“四书五经”成为后代八股的必读书。他的祖坟据说是吴景鸾祖师给定的。据记载,吴景鸾祖师和他的学生在寻龙期间,路过一条小溪。学生取溪水喝,喝完了对师父说: 这溪水非常甘甜,溪水之上应该有出大贤的好地。吴祖师闻了闻,说:水有墨香,将出有大名声的大儒,就留给朱氏吧, “以报朱氏之德”。大家注意啊, 别光听故事。朱氏是先有德,而后才能得风水宝地的。这就是因果。
  好了,现在讲《易经》的内容。
  ……
展开
目录
Ⅰ 序一
Ⅲ 序二
001_第一讲:《易经》是一本说什么的书
033_第二讲:宇宙的大数据之一——《易经》与占卜
047_第三讲:宇宙的大数据之二——《易经》与《河图》、《洛书》
057_第四讲:宇宙的大数据之三——邵康节的“元会运世”系统
071_第五讲:宇宙的大数据之四——《易经》与合五、合十与合十五之理
081_第六讲:神无方,易无体——《易经》与佛法
099_第七讲: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经》与道家
107_第八讲: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经》与儒家
127_第九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易经》与因果之理
133_第十讲: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易经》与地理之理
143_第十一讲:易理与医理
151_第十二讲:《易经》之德
159_第十三讲:《易经》之时、位
169_第十四讲:《易经》六十四卦之卦序(上)
183_第十五讲:《易经》六十四卦之卦序(下)
197_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