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心理学入门:妙趣横生的70堂心理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361689
  • 作      者:
    隋岩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心理学入门:妙趣横生的70堂心理课》强势来袭!!
  心理学也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课题,无论衣食住行、为人处世、工作升迁、婚姻情感,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知识的帮助和指导。本书翔实的心理学知识既可以作为心理学爱好者的入门之选,生动有趣的案例又可以作为工作学习之余的精神食粮。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如果你希望利用心理学获得更美好的人生,快来翻开这本《心理学入门》吧,从此踏入心理学神秘的世界,成为心理学高手!!
展开
作者简介
  隋岩,知名作家,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获得应用心理学学士学位。代表作有《心理的故事》系列、《变态心理学》系列、《心理学与你》《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与人生》《缺失的心理课》《小清新心理学》《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史》《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史》《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史》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很多人看到“心理学”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心理学究竟是什么?通常情况下,专业人士都会给出教科书中的标准答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想必你一定会接着问,心理现象指的又是什么?人们要怎样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规律呢?
  《心理学入门:妙趣横生的70堂心理课》的内容围绕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过程和人格来展开,在每一章里,将心理学概念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做了详细地介绍。通过妙趣横生的70堂心理课,让您充分掌握究竟什么是心理学。
展开
精彩书摘
  谁是心理变态?
  生活中,很多人将“变态”作为自己的口头禅,如××就是一个死变态;我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个变态男;公司的同事都是变态。每天嘴里说着别人是变态的人,到底对这个词语有多少了解呢?当一个人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时,才会被认定为变态呢?
  人们常常将区别于大多数人,或者做出越界行为的人视为“异类”。所谓的界限,便是社会上公认的行为标准、法律和道德要求等。可见,一个人是否变态,也是来自社会标准的判断,变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心理学上,对于个体行为的评定需要专家根据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的标准进行,同时还要考虑到评定者的角度、专业能力和文化背景,将这些和个体所处的情境结合在一起,才能最终确定一个人是不是变态。
  在《美国诊断分类统计手册》中,有七个方面的变态指标,如痛苦或功能不良、不适应性、非理性、不可预测性、非惯常性和统计的极端、令观察者不适和对道德或理想标准的违反。按照这个标准,一个女子走到马路中间,朝着陌生的行人和车辆大喊大叫,她就会被视作变态;一个男子无法走出家门,一旦走出家门就号啕大哭,他也会被视作变态。可见,从硬性的标准到评定一个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当然,仅仅某一个指标并不足以认定某人的行为是“变态”,当越来越多的行为表现满足这些指标时,判定变态的准确性也会逐渐增大。比如,美国曾经有一位研究生用斧头杀死了自己的老师,并且在老师的办公室门上贴上“今日不上班”的字条。事后,学生并未觉得心存愧疚或者有痛苦的体验,但他的整个行为依旧可以判定为变态的。
  实际上,心理变态并非全部都是极端残忍、令人无法接受的行为表现,作为一种心理异常,或称作心理障碍,变态就是一种人的知觉、思维、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变态的人会出现幻觉、梦游、精神恍惚的状态,反之,单凭出现幻觉或者梦游却不足以判断一个人是精神变态的。
  纵观人们对异常心理的认识过程,恐惧是始终存在的一种因素。人类向来对心理障碍心存畏惧,尤其是在人类文明尚未足够发达之时,异常总是和罪恶连在一起。因为恐惧,人们常常做出许多比变态更疯狂的行为,来阻止罪恶的发生。
  17世纪,人们将癔症作为一种被魔鬼附身、不道德的罪恶行为,许多人因此被巫术害死或者遭到所在部落的驱逐。在塞勒姆的马萨诸塞殖民地,曾经有许多妇女出现抽搐、恶心和身体虚弱的症状。有的人出现了暂时的失明、失聪现象,有的人则报告称自己好像在天上飞。
  根据巫师的判断,这些妇女招惹了魔鬼,魔鬼正在控制她们的身体和灵魂。这一言论引起了当地人的恐慌,为了避免更多人受害,巫师采用巫术将这些妇女处死。时至今日,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已经足够判断这种病情——那些妇女不过是癔症发作。
  几千年前,人们将癔症这种心理疾病看作异常的、变态的,即使在18世纪末,癔症患者依旧被看作被魔鬼诱惑的人。人们将他们关在监狱里,用铁链锁上,以控制魔鬼的力量。于是,那么多无辜的病人就变成了和小偷、杀人犯一样的阶下囚,在监狱里忍受非人的折磨。
  如今,癔症患者依旧存在,不同的是,他们已经被当成病人,看作疾病的受害者,而不是被魔鬼附身,甚至做过不道德的行为。当然,变态行为也被重新界定。或许,从未来的视角看来,今日人们所认为的变态行为或异常心理不过是人类心灵发展的一部分,属于正常心理的范畴。眼下,我们只能依照尽可能科学的标准,来评定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独具特色的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的是“脑”而不是“心”
百年心理的前世今生
心理学家都在做些什么?
心理学家并不是精神病医生
心灵视窗:心理实验中的道德伦理
心理学家:科学心理第一人——冯特
第二章 心理学如何研究心理
何以踏入科学之门?
永远主观的观察者
内心期待歪曲了事实
在自然中观察
被阈下信息操控的行为
心灵视窗:心理实验中的人道主义
心理学家:扛着行为主义大旗的学者——华生
第三章 人的大脑与心理
脑的进化
大脑皮层的工作模式
幸福感也会遗传吗?
心灵视窗:你是左脑人还是右脑人?
心理学家:神经心理学第一人——鲁利亚
第四章 感觉
耽于声色的快乐体验
视而不见与不视而见
舌尖上的美味
“声音大爆炸”的时代
心灵视窗:享受麻辣的快感
心理学家:因为哭泣而悲伤——詹姆斯
第五章 知觉
肯基的知觉世界
艺术的模糊性
戏弄大脑的错觉
魔术师是骗子吗?
心灵视窗:接住飞来的球
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斯金纳
第六章 心理意识
发现睡眠的秘密
让人夜不能寐的恶魔
化学药品改变人的意识
催眠师手记
冥想、斋戒与巫术
心灵视窗:儿童什么时候获得自我意识?
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
第七章 行为分析
巴甫洛夫与狗
强化与惩罚
不吃螃蟹的谈大姐
谁说“棍棒底下出孝子”?
心灵视窗:当暴力从荧屏走入生活
心理学家:性格决定命运——荣格
第八章 记忆
短期记忆的魔法——组块
记忆隐隐存在
遗忘从记忆开始
心灵视窗:百度能够对抗人脑吗?
心理学家:遗忘曲线之父——艾宾浩斯
第九章 个体发展与智力
不可忽视的童年期
当托儿所代替了父母教养
智力与有色人种
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成绩好不代表智力过人
心灵视窗:阿尔茨海默症有多可怕?
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的“第一”——霍尔
第十章 动机
人为什么要吃饭?
错误归因的真相
你停留在需要的哪个层次?
心灵视窗:心理学助你谋求一份理想职业
心理学家:努力实现自我——马斯洛
第十一章 人格
你的性格是绿色还是蓝色?
蒙娜丽莎的哭泣
攀援的凌霄花
心灵视窗:网络中的人格
心理学家:自卑与超越——阿德勒
第十二章 心理障碍
谁是心理变态?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你在怕什么?
心灵视窗:今天,你抑郁了吗?
心理学家:以来访者为中心——罗杰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