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互动:一种思想史的视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47087
  • 作      者:
    孙尚扬著
  • 出 版 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孙尚扬(1965~),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基督教史、宗教社会学,著有《基督教与明末儒学》、《汤用彤》、《宗教社会学》、《184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合著)、《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基督教哲学在中国》(合著)、《<铎书>校注》(合校)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互动:一种思想史的视角》是一本颇有学术价值的专著。《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互动:一种思想史的视角》末章亦颇有特色。作者孙尚扬在论及“拒斥”反应时,对其排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重点批评,但并不片面,相反,还揭示了这种排斥反应中也包含着极富洞察力的正当方面。这是全面的研究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风。在上篇论及利玛窦对儒学的批评中,作者已抓住了“大伦与五伦”这一耶儒之学差别、分歧之关键问题;到最后一章,通过思想上强烈的突出对比,进一步揭示了这一要点,从而把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伦为本的核心昭示出来,并提出了以往中国人伦文化有宗法性缺点这一本质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节万物不可为一体
  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讲,中世纪天主教教义乃是希腊哲学中对立、差别的思维方式极端化之产物。天国与尘世、邪恶的肉体与不朽的理性灵魂的对立构成基督教徒宗教生活中的内心张力的基础。人的灵魂得到救赎之成为可能也正是由于有这种对立。被这种“先见”占有的利玛窦不可能、也不被允许将他的“视界”完全融入儒学典籍在宋明两代的解释者之“视界”中。后者的“先见”中最根本的一个观念——泯除一切差别的“万物一体”,于是成为不可融合的批判对象。
  论者一般习惯于以天人合一涵括、标举儒学“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观,至于其中涉及的各种关系则在这种概括中难以彰显。利玛窦以其理智的分析意识到“万物一体”中包括以下几种关系:物与魂(鬼神)、天与人、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并一一辨析以上几种关系不能以“一体”论之的理由。
  利玛窦曾向中士论证理性灵魂之存在及其不朽,魂神与人形合则立人于灵才之类,这里尚未涉及到魂与物之关系。但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先见的中士则以气为鬼神灵魂,并由此阐发魂与物的关系:“阴阳二气为物之体,而无所不在,天地间无一物非阴阳,则无一物非鬼神也。”④这显然是对朱熹《中庸章句》的引申。《中庸》称:“子日: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也”。朱熹的注释是:“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为德,犹言性情功效”。“鬼神无形与声,然物之终始,莫非阴阳合散之所为,是其为物之体,而物所不能遗也”。②朱熹以气释鬼神及其德,同时亦以阴阳为物之体,所谓“无一物非鬼神”只是似乎隐含其中。
    ……
展开
目录
总序
绪言:基督教中国化研究的三重视野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篇
利玛窦研究
小引
第一章 利玛窦的传教策略
第一节 争取士大夫的同情
第二节 “利玛窦规矩”
第三节 学术传教
附:《辩学遗牍》作者考

第二章 解释与调和
第一节 利玛窦的儒学观
附:利玛窦的中国文化观在欧洲的影响
第二节 调和与附会
一、退化史观
二、灵魂与肉体.天堂与地狱
三、人性与道德

第三章 对儒学的批判
第一节 太极不能为万物本原
第二节 万物不可为一体
第三节 三教合一——“折断天下之心于三道”
第四节 人世与出世——“吾尝笑且惜彼经国之士”
第五节 “大伦”与五伦——“人有三父”

下篇 明末士大夫对“天学”的理解与反应
小引
第四章 士大夫与传教士的结交
第一节 “咸与晋接”
第二节 宗教的整合
第三节 疑怪者的宽容

第五章 理解、接受与融汇(上)
第一节 综合与竞争
第二节 从科学真理到“启示真理”
第三节 虔信者的执著

第六章 理解、接受与融汇(下)
第一节 仁爱与圣爱的融汇
第二节 熔中西大小传统于一炉

第七章 拒斥和批判
第一节 “纵巧何益于心身”
第二节 “用夷变夏”
第三节 “反伦”与“裂性”
第四节 “诬天”
结语
后记
再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