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科幻作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小说、影视、电子游戏等形式深深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却依然面目模糊、充满争议。本书将这一重要叙事类型细分为几大主题,梳理了太空旅行、地心漫游等传统题材的演替,以及人工智能、后核时代、生态灾难等新兴题材的崛起,以此揭示出科幻作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本书由科幻作家、学者吴岩教授作序推荐。
提起科幻作品,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飘浮在漆黑天幕中的宇宙飞船,它航向浩瀚星海,身后那颗蓝色行星则是永恒的坐标。在本书中,戴维•锡德以这个隽永的意象为起点,勾勒出19世纪以来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的演变历程。通过作者简洁而富于学理性的介绍,读者将对“科幻”这个标签所涵盖的复杂内容形成全新的认识:科幻是多种文类汇集、杂糅、交锋的领域,看似天马行空,实则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人类社会的身份认同、日益加速的技术变迁和不断革新的时空观念,都为其注入了勃勃生机。
科幻作品极难定义,这点已有定论。雨果•根斯巴克认为科幻是爱情故事、科学、预言的结合,罗伯特•海因莱因将之定义为“对未来事件的现实主义推想”,而达科•苏恩文认为它是为读者所处环境提供想象性替代的文学类型。还有人称之为奇幻小说和历史文学的结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本书无意于给科幻下一个单一的定义,以此来囊括该词条下的各种解释,因为这么做显然荒唐不合理。在此我将对这篇前言所使用的一些基本假设做些简单的说明。首先,将科幻作品定义为一种文学类型是有问题的,因为有许多科幻作品杂糅了几种文类。所以,不如把科幻作品当作各种文类和亚文类交汇的一种模式或领域。其次,就是科学的问题。在20世纪早期的数十年里,很多作家试图把小说与科学联系在一起,甚至把科幻当作科普的一种形式,这就是所谓“硬科幻”的前身。科幻中对应用科学,也就是技术,有极其广泛的讨论,这是因为每一项技术革新都会影响到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的性质。科幻作品常常把技术与未来联系在一起,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幻就是关于未来的。如果问“阿瑟•C. 克拉克是不是搞错了”这样的问题,就表明对科幻小说的认识尚未入门。科幻小说立足于作者的当下,这就是说任何历史时刻都包含了时代自身的期望和该时代的人所感知到的趋势,科幻中表现的未来一定会体现该时代自身的想象维度。乔安娜•拉斯对科幻的阐释就是“假如文学 ”,与之类似的是,身为作家兼批评家的塞缪尔•德拉尼用“虚拟性”这个术语来描述科幻,以此来解释科幻如何将自身定位成介于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的叙事。如果我们把科幻理解为一种思想实验的具体表达、对惯常现实的变形或悬置,这样可能会有所裨益。
关于科幻本质的激烈争论通常发生在科幻从业者圈内,这甚至可以被当作科幻界的典型特征。这些观点的交锋常常是围绕科幻的地位展开的,即科幻是由“通俗”的还是由“主流”的小说构成,尽管这些用词在当代出版的科幻作品的多样性中已逐渐失去了意义。这些争论也可能是关于科幻的历史和视野的。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女性主义科幻浪潮构建了一个向后看的传统,像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这样的作者重新进入了读者视线。科幻作家常说科幻小说正在日益取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地位,科幻故事是最入世、最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学类型,是对现代技术环境最敏感的文学类型。托马斯•M. 迪施的《梦想构成的现实世界》(1998)的书名来自莎剧《暴风雨》中精灵爱丽儿的话,在这本书中,他提出科幻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娱乐产业。
前言
第一章 太空漫游
第二章 遭遇异族
第三章 科幻与技术
第四章 乌托邦与敌托邦
第五章 时间的小说
第六章 科幻的领域
索引
英文原文
市面上急需一本简明扼要,能站在学术高度反映科幻历史和现状的通识性读物。锡德的这本《科幻作品》恰恰填补了此项空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科幻作家 吴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