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脑中的大象:hidden motives in everyday lif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21719536
  • 作      者:
    (美)凯文·希姆勒(Kevin Simler),(美)罗宾·汉森(Robin Hanson)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编辑推荐

从房间里的大象到脑中的大象, 人为什么会笑?

 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仍被当作艺术?

 我们为什么常常隐藏自己的真实动机?

 在这些答案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社会学原理?

读者将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展开
作者简介

作家、软件工程师,现居加州旧金山。;.;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牛津大学人性未来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科学博士,物理学、哲学双硕士,有九年人工智能编程研究和贝叶斯统计经验,著有《仿真脑时代》(The Age of EM)一书。

展开
内容介绍
  人为什么会笑?
  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仍被当作艺术?
  我们为什么常常隐藏自己的真实动机?
  在这些答案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社会学原理?
  人是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是社会动物。因此,我们的大脑不仅为狩猎、群聚而设计.它还能帮助我们在社会上取得进步,而这种进步有时候是通过欺骗和自我欺骗实现的。虽然我们可能是自私自利的阴谋家,却又往往能通过伪装而获益。因此,我们会隐藏自己真实的动机,甚至对此了解得越少越好,比如我们不喜欢谈论.甚至不想谈及我们自私的程度。这就是人类“脑中的大象”。
  《脑中的大象:日常生活中的隐性动机》将帮助我们共同搜寻人类内心深处未经检视的角落,并用强光灯将其照亮,它将颠覆我们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规范、机制和行为的认知,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展开
精彩书评
  ★人为什么会笑?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教育?艺术一定是为了欣赏美吗?慈善一定是为了爱心吗?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到底是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两位作者在《脑中的大象》这本书中给出了答案,颠覆了我们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的认知。
  ——董志勇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 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为什么大猩猩之间会互相整饰?红杉树为什么会长那么高?从动物和植物的各种现象,到人和组织机构的各种行为,表里不一往往是常态。那么,这些现象和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动机是什么?《脑中的大象》这本有趣的书将帮你揭开谜底。
  ——郑毓煌 清华大学博导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我们面对的每一个人除了其“硬件”式的肉体以外,更多的是“软件”式的欲望和信念的复杂组合,前者构成他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后者构成他行为的理由和依据……阅读这本书,跟着作者基于认知行为科学和演化科学对各种社会现象做深度剖析,你会发现……有效的沟通,是与我们脑中的大象所进行的沟通。
  ——李建标 山东大学类脑经济学研究院 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南开大学泽尔滕实验室 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教授
  
  ★人类大脑是已知世界中留有未知秘密多的地方。更多地了解大脑,就是更好地了解你自己——正像《脑中的大象》所揭示的,对于许多深藏不露的“动机”,对于许多隐秘的“想法”,我们会自欺欺人;也许这正是你想知道的秘密:自然选择何以把我们以及我们的大脑“设计”成这样。
  ——叶航 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创建主任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行为与决策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兼首席专家
展开
精彩书摘
  《脑中的大象:日常生活中的隐性动机》:
  1 动物行为
  整饰社交与竞争性利他
  在跌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泥潭之前,我们先从略为简单的话题入手吧。人类也是一种动物,所以我们能够从对其他动物甚至植物(详见下一章)的研究中总结出许多有关人类自身的知识。事实上,研究其他物种的用处极大,因为那样我们往往就不会先入为主了。你也完全可以把本章当作“预演”。
  在本章中,我们将对两种颇令人费解的动物行为做一番粗略的探讨。这两种行为看似简单而直接,但是随着揭开冰山一角,进一步深挖,我们便会发现它们其实极为复杂。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仍将采用这种方法研究人类行为。
  然而,请注意,这些非人类动物未必会像我们一样刻意隐藏内心的动机。其动机哪怕神秘兮兮,也不一定是因为它们在耍心机。个中原因,我们将留在本章末尾讨论。
  社交整饰
  我们首先来谈谈灵长类动物之间的整饰行为。人类毛发稀少,但是其他大多数灵长类动物全身都覆盖着厚厚的毛发。如果不加以整饰,这些毛发很快就会沾满尘土和碎屑。这些毛发还会成为跳蚤、虱子、螨虫和其他寄生虫的乐园。因此,灵长类动物的毛发需要定期整饰以保持清洁。
  灵长类动物个体不仅能够而且也会进行自我整饰,但是它们只能有效地整饰自己的半个身体,而无法自行清理背部、脸部和头部。为了保持整个身体的清洁,它们需要朋友略施恩惠。这种行为被称为社交整饰(social grooming)。
  想象一下两只雄性黑猩猩互相整饰的场景。一只黑猩猩(被整饰者)弓着身子坐着,露出整个背部。另一只黑猩猩(整饰者)爬上前来,开始检查第一只黑猩猩的毛发。通常,它会花上几分钟,用手指抓抓挠挠、挑挑拣拣,再用对生拇指拔出一些碎屑。它得全神贯注才能完成这种目的性行为。
  要是我们有办法问一问这只正在整饰的黑猩猩它在做什么的话,那它可能会给出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回答:“我想替朋友把背上的零碎东西都弄走。”这是整饰行为的目的,也是它集中精力想要完成的事情。它可能还会搬出简单的互惠逻辑解释它的行为:“我帮朋友清理背部,作为回报,朋友应该也会替我清理背部。”——的确如此,终其一生,黑猩猩的整饰伙伴都是相对固定的。如此说来,乍一看,社交整饰似乎是出于卫生考虑,是保持毛发清洁的一种方式。
  然而,这离完整的真相很远。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光看社交整饰行为的表面价值。社交整饰仅仅是为了保持清洁吗?下列事实不禁让我们心生疑惑:
  ·多数灵长类动物相互整饰的时间远远超过保持毛发清洁所需的时间。例如,狮尾狒日间长达17%的时间都用于相互整饰。显而易见,用于相互整饰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清洁所需。某些灵长类动物仅仅花费0.1%的时间进行相互整饰,而鸟类花在相互梳理羽毛上的时间仅有0.01%。
  ·更加令人困惑的事实则是,灵长类动物花在相互整饰上的时间远远超过给自己整饰的时间。如果整饰只是为了保持洁净,那么合理的现象应是自我整饰的时间超过社交整饰的时间。
  ·最后,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每种灵长类动物的平均体型与其花在整饰上的时间。如果整饰仅仅是为了保持清洁,那么体型更大、毛发也更多的物种应当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相互整饰。但事实上两者并无关联。
  我们可能会问:“这是怎么回事儿?”整饰行为背后肯定另有玄机。
  灵长类动物学家罗宾·邓巴几乎将毕生精力都倾注于社交整饰的研究上,他的研究成果问世后便成了灵长类动物学家的共识。他说,社交整饰不仅仅是一种卫生行为,也是一种政治活动。通过相互整饰,灵长类动物可以借机结为同盟,以备不时之需。
  ……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为什么我们要隐藏动机

1 动物行为

  整饰社交与竞争性利他

2竞争天性 

 社交挑战与零和博弈

3 规范

 来自第三方的共同执行

4 逾矩

规范执行者与规范逃避者的对决

5 自欺

是自我防御,还是操控手段?

6 脑中的大象

新闻秘书的概念体操


第二部分 日常生活中的隐性动机

7 肢体语言

无声的双人舞:信号与线索

8 笑

探究社会关系的利器

9 交谈

聆听者与陈述者的博弈

10 消费

“一忘皆空”的场景联系

11 艺术

被毁的《蒙娜丽莎》还是艺术吗?

12 慈善

有效利他与现实利他

13 教育

消费与投资

14 医疗

炫耀性关爱与过度治疗

15 宗教

信仰、社群、同步效益

16 政治

盲目与顺从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