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唐太宗李世民,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统治时的年号,贞观之治就是称赞唐太宗在其统治期间作出了非凡的成绩,用四个字总结即国泰民安。这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无疑是最高的肯定和荣誉了。而取得这个成绩,很大程度源于唐太宗的一个心病,那就是隋朝的灭亡是由其自身积弊导致的。这个积弊在隋炀帝时代达到不可调解的高峰。唐太宗不想做隋炀帝第二。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在与魏徵的多次交流中,悟出了这个流传千古的道理。
那时候的镜子都是用铜打造的,因此唐太宗说铜镜可以帮助我们端正自己的衣着打扮。着装可以用铜镜照看,那么自身所得到和失去的、成功和失败的考量,就要以他人作为参照。我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道出的事实就是许多人因为没有自知之明从而陷入了“当局者迷”的怪圈。所以,物以稀为贵,自知之明很可贵。而要自知,则要从他人身上反观自己,衡量自己的得失,也就是孔子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是说,当我们看到比自身贤能优秀的人,就要向他看齐,学习他的优秀品质;而看见品行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身上有没有和他同样的缺点。
最后一句说以史为鉴,就是从历史中学习、总结万事万物兴盛、更替的根本,以此扬长避短,延长事物更替的周期。唐太宗说这一段话,其实就是在自我鞭策和警告:“李世民啊李世民,你如果不想让唐朝这么快被其他朝代所取替,就必须时时刻刻以隋朝的灭亡作为一面镜子,要一洗前朝的积弊,决不能让唐朝堕入贪污腐败的泥淖之中!”
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唐太宗看得清清楚楚,隋朝的短命与灭亡,就在于它的腐败,其中腐败的鼎盛时期,就是隋炀帝时代,表现为隋炀帝任性妄为的暴政。在国家刚结束自西晋以来近300年的大分裂,再次实现大一统之际,最应该做的就是休养生息,但是隋炀帝却野心勃勃,14年间大肆发动战争,征讨林邑、驯服契丹、收复琉球、收复伊吾、攻吐谷浑、辖高句丽,引起了周边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强烈不满,为边疆安全埋下了隐患。此外,为了满足自己出游射猎、骄奢淫逸的生活,隋炀帝还大兴土木,修建行宫别院、开凿大运河,调拨不下千万农民加入土木工程中,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
展开
——历史学者赵家三郎
贪腐,似乎是封建王朝zui顽固的慢性病,再伟大的帝国也无可避免。即便一个朝代开国再清廉、再圣明,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性病总会由内生发,最终弥漫全身。《帝国的慢性病》丛书带我们依次阅览汉、唐、宋、明、清五大王朝由清廉走向贪腐、由健康走向沉疴的过程,既是五部历史的卷宗,更是五份典型的病历。这五份典型病历连起来解读便是一份综合病理报告,血淋淋地切开了历史的病灶,让我们直面皮囊之下病变的全过程。当然,除了病魔带给我们的惊悚,更多的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捍卫高尚和正义而留给我们的感动。
——《汉朝那些事儿》系列畅销书作者飘雪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