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被策划的中国文艺(上):电影“杰作”生产线如果不是被拉入或自愿投入这条“生产线”,作为创作个体,喜揭黑暗、爱曝丑陋本无可指责,文艺这盘菜什么口味没有呢?一国的文艺版图有一点黑色异色,不过是丰富了颜色。问题在于,凡是被西方视为敌人或对手的国度,由该国引荐的产品标准就是一个:直接或间接地维持“道德卑贱”感的作品。为此并不需要整部作品以此为主题,那样就让人一目了然了,所有的操纵都来自细节,被挑中的也正是细节,只有细节可以潜移默化、在不宣告中进入人的潜意识。赋予细节如此作用的关键手法是长年有意识地接力,在各种主题、各类故事、各个作者的“丰富”外表下,是同类细节在悄无声息、锲而不舍地洗涤受众的头脑。这才是西方诸多“自由”神话的秘制方法!
一、“丑陋中国”从何而来
近日遇见法国一个重要文学奖的评委,其本人也是作家。我因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而好奇地问他怎么看中国得主的作品,他说不喜欢也看不下去,一如对前一位得主的作品。但这种话在公开场合他是不会说的,因为政治不正确。在这里,可以质疑政府的政策,却不可与西方统治集团针对敌对国的举措公开唱反调。这种“必须的一致”不仅包含内与外的界线,也含有“世界上层社会”(西方)对付“世界下层社会”的攻守同盟。
我由此就观察做一个粗浅的总结。对近些年翻译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西方社会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
文化层次高(学识渊博的作家、学者)、较少政治与文化偏见的人,多不喜这些为营造“负面中国”专门推荐的当代作者的作品,不仅因为搞国际战略为主业的诺奖已失去影响和信誉,而且因为作品本身多为底层民俗加政治的演义,与西方自身衡量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准也相差甚远。西方人(尤以法国明显)对文学大家的第一测试标准是思想者(一流作家多兼为哲学家、思想家),其次是语言天赋,最后才是讲故事能力(想象力)。比如若按法式文学档次划分,雨果的地位高于巴尔扎克,更远远高于大仲马,萨特、波伏娃则远强于萨冈。分档标准就是前者兼为哲学家、思想者,这是划分大作家(有的直接有哲学著作、有的浸透于作品中)与作家的唯一尺度。只有对登不了大雅之堂的通俗畅销书(科幻、侦探、言情、色情小说)作者,这一评定标准才倒过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