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大人身上学会如何对待自己
生而为人,我们都渴望着爱与归属感,在小时候尤其需要,因为我们必须通过大人的给予来保障生命安全。我们都在寻找一种被爱的感觉,或者感觉有人是我们可以依赖的。
在我们早期的生命经历里,获得“被爱”“被关心”的感觉其实很重要。因为,它是孩童时期安全感的来源,某种程度上也塑造出我们是什么样的小孩,以及我们对外在世界的感受。
当我们可以轻易地提取“被疼爱”与“被理解”的经历时,自然会认为我们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所以,如果在关系互动当中被伤害,我们知道有个“家”可以随时回去,那里总是有支持和爱着我们的人,而不是待在消耗自己的关系里继续受伤。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小孩,其实也比较能够容易信任身边的人,或者相信环境是友善的,容易建立或者拓展生活圈。
有些人在工作坊中会感觉自己很难回答这些问题。就是在这种时候,他们才忽然意识到自己“被疼爱”与“被理解”的经历有着很大一片空白。
他们感觉自己在家族中往往不受重视,或者令他们感到愤怒的是家人不懂他,甚至对他充满误解。因为感受不到被爱,便转而在亲密关系中寻求认可与支持。当身边有人释放出爱意与关心时,就轻易陷入爱河,不愿意去看见关系中的不适合或具伤害性的关系模式。
当然,有些人并不容易打开自己与人联结。尤其在他们早期经历里有过被忽略或与大人相处有受伤的感受时,他们对人就更加难以信任。他们表面上看似独立自主,实质上是不允许依赖。一旦与人建立关系,他们就会依赖关系,并满足他们所有身心的需求。简单来说,他们会将亲密关系视为生命的重心,不断绕着关系中的另一个人转,而使关系失衡,或者让另一半对自己予取予求。
爱与归属一直都是人的基本需求,当我们无法从家庭获得时,便会在爱情里索取滋养,或者在工作方面追逐成就。而这不外乎都在寻求一种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可感,知道自己在哪里可以获得价值、在哪里立足。因此,在爱与归属的需求满足上,我们很容易会发现,只要个人感觉匮乏,男性倾向寻找工作的认同和权力感;女性则倾向寻找关系中被需要与被照顾的感觉,却忽略了自己在匮乏追寻的过程里身心已经失衡。这种“被疼爱”与“被理解”的经验若是匮乏,会影响到我们的安全感,进而在工作或情感上过度付出,并且消耗自己。除此之外,这些经历通常会内化成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
家庭塑造我们的人格,同时也教会我们面对自己的方式。在“被疼爱”的选项里,许多人的回答往往会是家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丈夫等,或者有人会回答男女朋友等。而在行为上,觉得“被疼爱”通常会是嘘寒问暖、生病时的陪伴照顾、出去玩、提供安全保护,或者更多的是被喂食的经历,举凡身体层面的照顾或安全保护等,其实多数的家人都会提供照顾,让我们的身体在安全无虞的环境中成长。
而在被“理解”的选项里,回答“家人”者就相对少许多。多数人会回答的是朋友、长辈、老师或另一半等,极少数人回答母亲或手足等,因为“理解”代表的是心理与情绪层次。
当我们感觉被理解时,会有更深刻的与人联结的感受,感受到内心的踏实和安全。因为这些理解的行为有:包容、接纳、理解不批判、支持。那是一种不论你是什么样子我都包容你,也是一种我懂你正在经历的困顿,并且我愿意支持与陪伴你,而不是让人感觉孤单和无助,从而可以更有信心和力量来面对事情。因此,理解建构出的是心灵上的富足感和安全感。
其实,这也说明了许多家庭会用物质宠爱小孩,但并不一定能让小孩有安全感。
在小孩哭闹时,父母通过物质和喂食来安抚小孩,却没有去理解小孩的情绪,这样依旧会使小孩感到心灵空虚。而这样的小孩长大后也经常通过“空心消费”来弥补内心的不安,或者借着不断进食来增加控制感。他们内心的失落,往往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只是因为他拥有了许多让人欣羡的外在生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