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为“陈乐民作品新编”之一种,收录了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中西文明交流与比较的各类文字,集中呈现了作者晚年对“西方何以为西方,中国何以为中国”这一主题的孜孜思索。
作者专注于研究中西历史进程的分野与关联,关注历史结构的演变,强调中西文明对比的方法论问题。同时更善于从微观处把握历史发展的关键部位。
作者阐述了诸如中国从何时起开始落后于西方、中西文明的不同“思想底格”、现代化与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形成新的“自性”等问题。其全局性的视野、敏锐的观察力,颇具启发性。
我们需要一次“文艺复兴”
——对中西交流的一些看法
中西文化交流是个老话题了,但是人们还要不厌其烦地、时不时地拣起这个老话题。
谈交流,必然涉及差异;道理很简单,若无差异,何来交流?所以,交流是以差异为前提的。
这里,我只是十分概括地对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些问题谈些想法:一是对中西文化的认识;二是关于中西文化交流问题的认识。
需说明的是,此处的“文化”,是“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文化”,并不涉及文化领域里的特定具体形式或门类。
第一个问题,我对中西文化的认识。
在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中,通常最为宽泛的说法,指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关系。这种说法是不十分严格的。
西方文化比较容易理解。虽然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有所不同,即使在欧洲范围内,也有不同的文化;但是,从根本和源流上看,都可以上溯到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明。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汇经历了从古到今的自然历程。西方文明所使用的概念(concepts)和范畴(categories)是相通的。
东方文化则复杂得多。西方人常有以“儒”家来概括东方文化的,这是一种误解。东方文明没有像西方文明那样有共同的“根”,甚至以中国文化论,也不好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儒”家。第一,从来就没有纯粹的“儒”,中国传统文化,至少是“儒”“道”“释”三家合流,还不要算影响很大的“法”家、“墨”家等等。第二,“儒”是一种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它不是宗教;中国文化中有哲学兴趣的主要是在“道”和“释”里,有些思辨的(speculative)味道。“儒”“道”“释”经过了几个世纪的磨合,到11、12 世纪融合成以“儒”为主的传统的文化,一直统治着中华帝国的封闭社会。
这种文化在亚洲东部有些影响,在亚洲其他部分几乎没有或很少有影响,它们都有自己的本土文化。如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突厥文化、波斯文化等等。有人把日本、朝鲜半岛都划在“儒”家文化圈里;诚然“儒”在那里有些影响,但是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讲这些,只是为了说明东方文明有许多不同的“根”,虽然它们之间有沟通,但是与西方那样有共同的“根”不一样。
再一点,任何文化都不是自在自足的,它随时要吸收新东西,所以文化是有集纳性的(absorptive)。中国传统文化中“释”的成分就是从印度吸收进来而“中国化”了的。西方文明同样也不是自在自足的,它的基督教文明就是产生于东方,而后在西方扎了根的。英国哲学家罗素(B.Russell)有这样一段话:“希腊从埃及学习,罗马从希腊学习,阿拉伯人从罗马帝国学习,中世纪欧洲从阿拉伯人学习,文艺复兴的欧洲从拜占庭学习。在许多这样的事例中,学生总比他们的先生更要强些。”这是历史的事实,表明早期的西方文明是吸收了东方文明而混成的。不过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和亚洲东部还没有规模很大的交流,因为交通还不发达。
这样的历史事实说明,任何文化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总要吸收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东西,扬弃旧的、不适应和妨碍社会发展的东西。把外来的、新的营养吸收到自己身体里来,经过分析、消化,有些就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了。所以对任何民族文化都不能把它看作一成不变的。如说中国文化还是孔夫子那一套,就不是事实。对待文化问题,不能用贴标签的办法。中国的封建宗法社会比较长,过去吸收外来的营养到南亚、西亚就止住了。封闭的门一打开,便吸收进西方的东西。自16 世纪以来,西方的发展比中国快。冯友兰先生说:“中西之交,古今之异。”意思是,在中国文化还是“古”的时候与西方文化的“今”交流,自然就是“古今之异”了。中国要赶上去,就必定要向西方学习了。于是,从19 世纪中叶起,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融进了许多西方传来的东西,融进到自己的肌体里,所以中国文化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仍用没有接触新因素以前的眼光看今天的中国文化,把它固定在“传统”的“儒”“道”“释”上,显然不是中国的事实。但是,由于中国文化现在正处在新旧中外杂处的阶段,一提“中国文化”仍是那些“古”的才被认作是中国的。
第二个问题,关于中西文化交流问题。
(以下略)
上辑
古中国与西域 / 003
两汉魏晋叙大秦 / 006
两汉与欧洲之交 / 011
历史与展望
——中欧交流发展之我见 / 013
“西学东渐”与我们的“容忍度” / 026
中西历史文化方圆难周 / 029
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不速之客 / 035
关于18 世纪西欧天主教内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一个“新发现” / 067
徐光启、利玛窦及17 世纪中西文化会通与冲突 / 070
上海人徐光启 / 120
大写的徐光启 / 123
培根和徐光启 / 130
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
——且说徐光启纪念馆 / 134
徐光启墓前的十字架 / 138
徐光启,世界之人也 / 142
中西文化的哲学底蕴 / 146
中西之交与古今之异 / 148
中西文化之一大歧异 / 151
戴东原与笛卡尔 / 154
中西文化与张东荪 / 161
陈序经与中西文化 / 166
马勒伯朗士与“中国礼仪” / 169
中西之交,义理分殊
——谈马勒伯朗士与“中国哲学” / 174
非作调人,稍通骑驿
——莱布尼茨与中国 / 186
中西之交中的莱布尼茨 / 195
莱布尼茨与马勒伯朗士 / 198
下辑
中西文化比较纲要 / 205
中国从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 262
再谈中国从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 266
文化与文明 / 270
中西文化比较的前提是还其本相 / 273
中西文化思想史之再观察 / 276
中西文化交流中之不平衡与前瞻 / 282
探寻中国的“自性”(identity) / 289
从“西学源于中土”引出的闲话 / 295
“太平洋时代”与“大西洋时代” / 302
中西文化,察异会通 / 305
从比较到超越比较 / 308
我们需要一次“文艺复兴” / 322
“中国”和“欧洲”的来源 / 326
“动”的文化 / 329
关于“大西洋”的译名 / 331
答《历史教学问题》记者问 / 333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 / 342
重提“东西方问题” / 350
关于欧洲研究的几个问题 / 357
文明冲突欤?文明融合欤? / 363
拓宽国际政治研究的领域 / 368
附录 《西方外交思想史》绪论 / 381
新编版后记/陈丰
陈先生在古今的文化里,常常找到逻辑的线索,不相干的存在往往连类一体,遂有了新意。一边面对欧洲文明史,一边冷思国故,于古人文字得趣多多。他看古人,有西方的参照对之,结论自然不同于常人。从西学角度看中学,和从中学角度看西学,在陈先生的文章里多见异彩。
——孙郁
在倡导启蒙的主题之下,陈先生的主要研究工作之一,也是其一生学术志趣之所在,乃是对中西历史文化关系的梳理及其比较研究。他在多年研究中西文化历史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在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底格”,此乃历史文化发展的“繁多性”所使然;同时,中西之交,古今之异也,依然后进的中国需要学习西学。他坚信,中学与西学之间存在着互相沟通的必然趋势,中西文化的底蕴是应当可以相通、可以神交的。所谓“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在全球化时代尤其如此。第二,提倡向西方学习,完全不等于放弃传统;“全盘西化”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对于祖国传统文化有着全局把握和深切理解的研究家,陈先生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东学与西学嫁接之后,“中国总有一天有自己‘自主’的文化的,但这需要时间磨合……这就是要善于将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探索出将西方文明的精华用于改造中国,同时也将中国文明的精华融入世界文明的途径”。
——冯绍雷
中华帝国封闭性之严重,使它如同一只密封的罐头,必待外力才能打开。19世纪中叶,中西文明迎头相撞,中国历史的“自我循环”才停了下来,出现了“中西之交,古今之异”的局面。“现代化”对于中国是“嫁接”过来的,既然是“嫁接”,便有诸多不适应,感觉不是自身的“自然发展进程”。因此,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的“磨合”,“现代化”才能变为本土的自然进程。中国的“改革开放”要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陈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