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低着头数钱,时间低着数人的流年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四十二章经》
【佛偈释义】
这是佛籍汇编《二十四章经》中的一段话,意思为:佛问弟子:人的寿命长在哪里呢?弟子回答说:在几天而已。佛说:你还没有了悟。又问一弟子说:人的寿命长在哪里呢?弟子说:在饭食之间。佛说:你还没有了悟。又问一弟子说:人的寿命长在哪里呢?弟子回答说:在呼吸之间。佛说:很好,你了悟了!
心之外,人生很长,漫漫百年;心之内,人生很短,须臾之间。为过去的事忧愁,为将来的事烦恼,我们的心何时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宁静?不如活在当下,我们的心也就清净了。
传说,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他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心生豪迈,得意地问一旁的慧林禅师:“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的,有多少只船?”慧林禅师淡淡地回答:“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争名,一只夺利。”
乾隆皇帝看到的是自己统治下国泰民安、百舸争流的繁华;而慧林禅师却一眼看穿,不过是一些争名夺利的心在奔波、劳累罢了。这是因为双方身份的不同,更是因为各自境界的差异。乾隆皇帝虽然贵为人君,坐拥天下,却依然看不破:再繁华的外衣,也改变不了枯朽干瘪的内里。
那些川流不息的船只上的商贾们,每天白天忙忙碌碌,往返于各个港口,买卖货物;晚上回到家里,挑灯算账、数钱,用自己的手构筑一个家的安宁。然而这江上的流水、夜里的烛光、高悬的明月,却也在默默垂头数着他们流逝的年华、回不来的时光。那这只夺利之船,又会把他们载往何方呢?
另一只争名之船,同样害人不浅。
智岩禅师出家之前曾是一位军人。一天,一位从前的战友到智岩禅师隐居的山林里找他。这位战友,此时已和当初的智岩禅师一样,官拜郎将。
他一见禅师,就说道:“你发狂了吗?怎么住到这种地方来?”
智岩回答:“我以前发狂,现在醒了;而你的狂病,却正在发作!”
那人不信道:“真好笑!我怎么会发狂?”
智岩说:“你沉湎声色,贪慕荣华,陷于轮回生死之中不能自拔,还说自己没有发狂?”
战友与他争执不下,怒其不争地走了。
他们谁也没能说服谁,那到底是谁执迷不悟呢?我们常会在电影、电视剧里看到这样的桥段:主人公搭救了一位达官贵人,贵人想报以重金或官爵,主人公却辞而不受,旁边人就议论道:“呆子!有钱有官都不要,那你要什么呀?”是呀,名利都不要,我们还应该要什么呢?难道,我们应该效仿“发狂”的智岩禅师,去山里隐居不成?当然不是!
在佛家看来,红尘即是道场,世间即为禅房。不能在尘世里参悟,去深山中一样不得解脱。我们要做的,其实只是停一停数钱的双手,闭一闭盯着虚名的眼睛,安安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真实、灵动的生命和家人朋友亲切温暖的目光。争名夺利的本身不正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让亲友们过得更加幸福么?缘何为了数钱而对父母鬓角的白发视而不见;缘何为了争名而忘记自己花一样的年华?
流年似水,东逝不回;岁月匆匆,十年如梦。汉族曲艺中有一种名为“莲花落”的表演艺术,其中有一首歌词写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今七十不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梦里面。”咱们再琢磨琢磨,在这仅余的二十五年里,还要花去大半的时间吃饭、赶路、生病、闲聊,剩下真正属于自己和亲友的年岁,屈指可数。若不用这屈指可数的年岁,去做些开心的事,享受恬淡的日子,岂不可惜?
唐代著名诗人李涉,在迁谪途中,经过一座寺院,与寺里和尚闲谈半日,受僧人点拨开悟,写了一首《题鹤林寺僧舍》,也许能给只知道低头数钱的人一点新的启示。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韶华易逝,若只是昏沉度日、醉梦不知,岂不太浪费了?不如学学李涉,偷半天的时光,漫步山间,于闲适之中,闻闻佛香禅趣,听听爱人低语,才不枉这匆匆流年。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涅盘经》
【佛偈释义】
这句经文的意思是:种什么,收什么。这是自然界中种子生长的规律。同时,它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一样的。你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最终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有一个青年苦于现实生活的郁闷、惆怅,情绪非常低迷,于是便到庙里走一走。
到了寺院,但见寺庙里香客不断,檀香馥郁。再看香客们的脸,一张张都写满坦然、安详、幸福,他有些迷惑:莫非佛门真乃净地,果真能净化众生的心灵?
流连寺院中,但见一位佛门老者在枯树下潜心打坐,那入迷之态止令他止住了脚步。走近细看,老者面目平和,安详而悠远。
他被深深地震撼了,原来一个人可以这样平和而干净么?
他坐在了老者身边,请求老者开示。他向老者谈了他心中的苦痛,然后问:“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老者拈须而笑道:“我送你一句佛语,你去好好参悟吧!”老人顿了顿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青年拜别大师,反复思考,每想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仿佛给了他一次新的生命。
正如老者所言: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如果心中有爱,胸中有福,却只一人独享,不与众人分享,那人生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这是佛家对善念的推崇,为他人奉献善心,为社会创造福祉,那么他人和社会必定会以善回报于我们。这就好比因果循环,我们种下了什么样的因,就将会收获什么样的果。
福往与福来犹如一对因果。追前因,才能逐后果,不执著于世俗的成果,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人们往往想不到自己也需要付出,反而去一味地寻求好的结果,那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最后只能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福往与福来间,我们都要为自己的举动负责。因果之间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报应关系,而是真善的循环。
因果报应作为佛法教义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佛法世界观、人生观的精华所存,但在中国,这种思想并不是起源于佛教。《易经》中很早就有了这种思想,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而孟子在与邹穆公对话时,引用了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这都是古人对因果报应的理解。古今中外,一切事情都逃不开这个因果律。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结果不是从它的原因发展生成,“有耕耘,才会有收获;无耕耘,不可能得硕果,福往者才能福来。关于因果之缘的古今轶事,实在不胜枚举。
春秋时期,秦穆公在岐山有一个王室牧场,饲养着各种名马。有一天几匹马跑掉了,管理牧场的马官大为惊恐,因为一旦被大王知道,定遭斩首。马官四处寻找,结果在山下附近的村庄找到了部分疑似马骨的骨头。心想,马一定是被这些农民吃掉了。马官大为愤怒,把这个村庄的三百个农民全部判了死刑,并交给穆公。
马官怕秦穆公震怒,于是带领这些农民向穆公报告说,这些农民把王室牧场里的名马吃掉了,因此才判他们死刑。穆公听了不但不怒,还说这几匹名马是精肉质,就赏赐给他们下酒。这三百个农人被免除了死刑,高兴地回家了。
几年后,秦穆公与晋惠公交战,陷入绝境,士兵被敌军包围,眼看快被消灭,穆公自己也性命堪忧。这时敌军阵营的一角开始崩裂,一群骑马的勇士冲进来,靠近秦穆公的军队协助战斗,这些人非常勇猛,杀得晋军节节败退,最后只得全部撤走,穆公脱离险境。
战后,穆公向这些勇士表达自己的谢意,并询问他们是哪里的队伍。结果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以前吃了大王的名马,却被赦免死罪的农民。
这个故事正是验证了开头的佛偈,你对别人的宽容与和善,总有一天也会收到他人对你的回报。因果即此理也,一念之善救人救己,人生就是如此。
一个人在其漫长的一生中所走的每一步,都已为明天埋下了伏笔。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如同我们撒下的一粒种子,在时光的滋润下,那些种子慢慢生根、发芽、抽枝、开花,最终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这是我们自己所种下的因、结出的果。在这个世界上,因果自有定数,做人不执著,不自私,不占有,为而无为,所得与所想,虽常不一致,但皆由人自己制造。
我们种了什么种子,自然结出什么果子。善得善果,恶得恶果。因果不辜负人,同时也在教育着人。这就是佛法的智慧。
世间的爱就犹如这因果一样可以循环。爱,给予别人,不见得有直接的回报,但最终也会循环到自己身上。如果每个人在爱护自己的同时,也去关爱别人,那么最终自己也能得到更好的爱护。世间的爱与福皆在这因果当中,留等我们去播撒与收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