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曾国藩家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1817509
  • 作      者:
    (清)曾国藩著
  • 出 版 社 :
    三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精选160余封家书,精校精译。重要时间节点、集中了曾国藩在修身、处世、齐家、治国方面思考的篇目优先选取。
  ◆全文翻译在前,原文在后。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
  ◆按时间顺序排列。了解真实的曾国藩,更具代入感。
  ◆附有曾国藩家谱和曾国藩年表。帮助读者进入情境。
  ◆芬兰轻型纸,环保轻盈,良好的阅读体验。
  ◆装帧精美,典雅庄重。
  ◆扫书中二维码可欣赏曾国藩相关史料照片。

展开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
  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
  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代表。
  

  译者简介
  张雪健
  安徽省明光市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一站到底》答题大神、北大读书之星。


展开
内容介绍

  《曾国藩家书》记录的是曾国藩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种种实践与思考。有学者曾说过:"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曾国藩家书》真实、诚恳,并且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可谓清代版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展开
精彩书评

  
  ◆左宗棠: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李鸿章: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梁启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中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展开
精彩书摘

  
  【原文】
  咸丰六年(1856)
  谕纪鸿(九月二十九夜)
  字谕纪鸿儿:
  家中人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手谕。时在江西抚州门外。

  咸丰七年(1857)
  致沅弟(十二月十四夜)
  沅甫九弟左右:?
  十二日正七、有十归,接弟信,备悉一切。
  定湘营既至三曲滩,其营官成章鉴亦武弁中之不可多得者,弟可与之款接。
  来书谓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此却大不可。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它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即水军一事,亦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弟当以为鉴戒。现在带勇,即埋头尽力以求带勇之法,早夜孳孳,日所思,夜所梦,舍带勇以外则一概不管。不可又想读书,又想中举,又想作州县,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将来又蹈我之复辙,百无一成,悔之晚矣。
  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整顿营规、讲求战守次之。《得胜歌》中各条,一一皆宜详求。至于口粮一事,不宜过于忧虑,不可时常发禀。弟营既得楚局每月六千,又得江局月二三千,便是极好境遇。李希庵十二来家,言迪庵意欲帮弟饷万金。又余有浙盐赢余万五千两在江省,昨盐局专丁前来禀询,余嘱其解交藩库充饷。将来此款或可酌解弟营,但弟不宜指请耳。饷项既不劳心,全副精神请求前者数事,行有余力则联络各营,款接绅士。身体虽弱,却不宜过于爱惜,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每日作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凡此皆因弟兴会索然之言而切戒之者也。弟宜以李迪庵为法,不慌不忙,盈科后进,到八九个月后,必有一番回甘滋味出来。余生平坐无恒流弊极大,今老矣,不能不教诫吾弟吾子。
  邓先生品学极好,甲三八股文有长进,亦山先生亦请邓改文。亦山教书严肃,学生甚为畏惮。吾家戏言戏动积习,明年吾在家当与两先生尽改之。
  下游镇江、瓜洲同日克复,金陵指日可克。厚庵放闽中提督,已赴金陵会剿,准其专折奏事。九江亦即日可复。大约军事在吉安、抚、建等府结局,贤弟勉之。吾为其始,弟善其终,实有厚望。若稍参以客气,将以志,则不能为我增气也。营中哨队诸人气尚完固否?下次祈书及。家中四宅平安。澄弟十四日赴县吊丧。余无他事,顺问近好。
  兄国藩草

  【译文】
  咸丰六年(1856)
  谕纪鸿(九月二十九夜)
  字谕纪鸿儿:
  从家里到营中来的人,大多都称赞你举止大方,我对此稍觉欣慰。普通人大多期望子孙做大官,我不希望后人做大官,只希望能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过平顺快乐的日子,也可以度过不顺和困苦,这就是君子。我做官二十年,不敢沾染一点点官僚习气,饮食起居,还坚守着节俭朴素的家风,极其俭朴也可以,略微丰厚一点也可以,太丰厚那我就不敢了。凡是做官的人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你年纪尚小,万万不可贪恋奢华,不可养成懒惰的习惯。无论是大户小户、士农工商,只要勤苦俭约,没有不兴旺的;骄奢倦怠,没有不败落的。你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掉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一脉相传的家风。我的父亲和叔父,都是黎明就起床,这是你所知道的。
  但凡富贵功名,都是命中注定,一半在于人力,一半在于天命。只有学做圣贤,全部是由自己做主,和天命没有什么关系。我有志学做圣贤,年少的时候欠下了持身恭敬的功夫,至今还是难免偶尔说些玩笑话、做一些出格的举动。你应该举止端庄,不乱说话,这是培养德行的基本。手书如此。此时我在江西抚州的城门外。

  咸丰七年(1857)
  致沅弟(十二月十四夜)
  沅甫九弟左右:
  十二日正七、有十回来,收到弟弟的信,情况都已了解。
  定湘营已经到了三曲滩,其营官成章鉴也是武官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弟弟可以和他多多接触。
  来信说兴趣不在此处,所以兴致索然。这却是大不可之事。但凡人做一件事,就要把全副精神倾注在这一件事上,从头到尾都不松懈,不可以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如果没有恒心,终生都会一无所成。我生平就犯了没有恒心的毛病,受害实在不小。当翰林的时候,应该留心于写诗练字,却喜好涉猎其他书,这样使得志趣纷杂。读谈性理之学的书的时候,掺杂着看诗文集,使得方向发生了偏离。在六部的时候,又没有真的下什么力气处理和研究公事。在外面带兵,又不能够倾尽全力专门处理军中事务,有时候读书写字,乱了志向和雄心。最终结果是垂垂老去而一事无成。就是水军这件事,也是挖井挖了九仞这么深,却还是没有挖到泉水。弟弟要以此为戒。现在带兵,就埋头尽力学习带兵的方法,早晚努力于此,日所思,夜所梦,除了带兵以外的一概不管。不可以又想读书,又想中举,又想做州县的官员,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将来又要重蹈我的覆辙,百无一成,后悔就晚了。
  带兵的方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整顿军纪、研究战术为其次。《得胜歌》中的每一条,都要仔细研究。至于口粮的事,不用太过忧虑,不要经常写信催问。弟弟的营中既然已经得到湖北拨给的每月六千,又得到了江西拨给的每月两三千,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李希庵十二日来我家,说迪庵想要资助你一万两军饷。此外,我还有浙江盐务盈余的一万五千两在江西省,昨天盐局派专人前来汇报、询问,我嘱咐他们把盐款解交到藩库当作军饷。将来这笔款项也可以考虑解送一部分给你营中,但弟弟不适合请求要这笔钱。军饷既然已经不用费心思了,就全副精神办好前面说的几件事,有多余的精力,就去联络其他营队,结交当地的士绅。虽然体弱,却不能太过于爱惜自己,精神越使用就会越发扬,阳气越提起就会越兴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眠时就越高兴。要是有爱惜精神的想法,畏惧不前、懒懒散散、没有精神,一定难以成就事业。这一切都是因为弟弟你说了兴趣索然这句话我才劝告你的。弟弟你要把李迪庵作为榜样,不慌不忙,步步落实,到八九个月之后,一定会有一番回甘的滋味生出来。我生平因为没有恒心产生的弊端极大,现在老了,不能不教导劝诫我的弟弟和儿子们。
  邓先生的品行和学问都非常好,甲三的八股文有进步,亦山先生也请邓先生修改文章。亦山教书很严肃,学生很是惧怕他。我们家好开玩笑轻举妄动已经是长期养成的习惯,明年我在家里要和两位先生一起努力改正这个老毛病。
  长江下游的镇江、瓜洲在同一天克复,收复金陵也是指日可待。厚庵放任福建提督,已经赶赴金陵会剿敌匪,准许他专折奏事。九江这几天也可以收复。大概战事会在吉安、抚州、建宁等府结束,贤弟你要努力。我开了头,弟弟你完成,实在是对你寄予厚望。要是稍微掺杂了半点客气,将会败坏志向,就不能为我争气了。营中哨队那些人士气还稳固吗?下次希望信里面能提及。家中四宅都平安。澄弟十四日去县城吊丧。其他没有什么事了,顺问近好。
  兄国藩草


展开
目录

  
  道光二十一年(1841)
  禀祖父(六月二十九日)
  禀父母(九月十五日)

  道光二十二年(1842)
  禀祖父母(八月初一日)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九月十八日)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十月二十六日)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十一月十七日)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十二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三年(1843)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正月十七日)
  禀父母(二月十九日)
  致温弟(六月初六日)

  道光二十四年(1844)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正月二十六日)
  致温弟沅弟(三月初十日)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八月二十九日)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九月十九日)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十月二十一日)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十一月二十一日)

  道光二十五年(1845)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五月初五日)
  禀父母(五月二十九日)

  道光二十六年(1846)
  禀父母(正月初三日)
  禀父母(九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七年(1847)
  致澄弟沅弟季弟(二月十二日)
  致澄弟沅弟季弟(六月二十七日)
  致澄弟沅弟季弟(七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八年(1848)
  致澄弟沅弟季弟(正月二十一日)

  道光二十九年(1849)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三月二十一日)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四月十六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