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水浒传》研究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20304825
  • 作      者:
    许勇强,李蕊芹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作者简介
  许勇强,四川仁寿人,自号映雪斋主人,文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水浒学会会员,中国明代文学学会会员。师从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项楚先生及“三国”专家沈伯俊先生。近年来主要从事明清小说和方志文学研究,先后在《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明清小说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转载)论文30余篇,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项,获得市厅级奖励3项,出版专著《西游故事生成与传播研究》(合著),参编教材1部。
展开
内容介绍
  《终南文化书院·中华文化传承学术丛书:<水浒传>研究史》在占有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以时间为经,以《水浒传》研究专题为纬,将明代嘉靖迄今四百多年的《水浒》研究情况做了系统梳理。
  《终南文化书院·中华文化传承学术丛书:<水浒传>研究史》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原因和当前的研究状况。第1章为“明清时期《水浒传》研究”,主要对容与堂本和金圣叹评点本及明清时期文人笔记中有关《水浒传》的研究进行了探讨。第二章乃“近现代《水浒传》研究”,主要对近现代学者尤其是胡适、鲁迅、郑振铎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介绍。第三章至第五章则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水浒传》研究情况的介绍分析,从成书、作者、版本、文本和评点五个方面进行了颇为详细的回顾和分析。
  《终南文化书院·中华文化传承学术丛书:<水浒传>研究史》书末,“附录”部分简单介绍了大陆以外的《水浒传》研究情况,“余论”则对四百余年的《水浒传》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21世纪的“水浒”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
精彩书摘
  《终南文化书院·中华文化传承学术丛书:<水浒传>研究史》:
  从明清人的这些笔记中我们大体可以知道,叶昼是个落魄潦倒的文人,一生沉沦不得志,命运多舛,靠卖文为生,受晚明李贽、何心隐等思想影响比较深,大约在天启四年或五年死于河南。
  关于署名李卓吾评本的真伪问题自晚明开始就已经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了。概言之有四种观点:一是认为两者都是真的,如容肇祖《李贽年谱》;二是认为都是假的,如鲁迅、胡适和黄霖;三是认为容本是真,袁本是假,如郑振铎、马蹄疾、肖伍等;四是认为袁本是真的,容本是假的,如戴望舒、何心、王利器、叶朗等。
  由于李贽著作屡次遭到统治者的焚毁,流传于世的《水浒传》评点已经不能确保是李氏亲手所作了。根据目前学界研究的情况,笔者比较倾向于容本系叶昼伪托的观点。考虑到容本评点在小说艺术方面成就比较大,故《终南文化书院·中华文化传承学术丛书:《水浒传》研究史》仅以容本作为万历时期《水浒传》评点的代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三容本评点分析
  容本评点从内容上大体可以分为思想批评和艺术批评两方面。
  从思想批评来看,评点者首先借评点《水浒传》来讽刺和抨击封建政治的种种弊端。在第一回洪太尉请张天师祈禳瘟疫处,眉批曰:“瘟疫盛行,为君为相底,无调燮手段,反去求一道士,可笑可笑。”这是讽刺朝廷官僚昏庸无能。第十四回回评说:“晁盖、刘唐、吴用,都是偷贼底。若不是蔡京那个老贼,缘何引得这班小贼出来?”第五十七回回评说:“一僧读到此处,见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都是强盗,叹曰:‘当时强盗真摁地多!’余曰:当时在朝强盗还多些。”这是直接抨击在朝官僚为强盗了。正是因为朝政腐败,所以评点者感慨有才之士不能够为国家所用,说“杨志是国家有用人。只为高俅不能用他,以致为宋公明用了。可见小人忌贤嫉能,遗祸国家不小”,“鲁智深、杨志,却是两员上将。只为当时无具眼者,使他流落不偶。若庙堂之上,得有一曹正、张青其人者,亦何至此哉?”
  其次,评点者强调和赞赏率性真诚。这其实与晚明李贽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解放思潮是一致的。前面我们曾经提到,李贽曾经大力提倡“真”,提出“童心说”,认为所谓“童心”,就是“真心”或“赤子之心”。他认为一个人学了六经、《语》、《孟》等儒家经典,“童心”就丧失了,人就成了“假人”,言就成了“假言”,事就成了“假事”,文也就成了“假文”。评点者显然受李贽这种思想的影响,在他的评点中大力提倡率真,对李逵这样的人大加赞赏,称之为“梁山泊第一尊活佛”。他在第五十二回回末总评说:“我家阿逵只是直性,别无回头转脑心肠,也无口是心非说话。如殷天锡横行,一拳打死便了,何必誓书铁券?柴大官人到底有些贵介气,不济,不济!”在第七十四回“李逵寿张乔坐衙”部分,评点者连续用了八个“趣”字赞赏李逵,在回末总评说:“燕青相扑,已属趣事,然犹有所为而为也,何如李大哥做知县、闹学堂,都是逢场作戏。真个神通自在,未至不迎,既去不恋。活佛,活佛!”这是对李逵为代表的真人的高度赞扬,表现了评点者自己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赞赏和追求率性真诚的美好人性,就必然要抨击假道学。这也是晚明流行的社会思潮之一。如李贽就曾公开骂道学家是“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评点者对李逵、鲁达这样真诚的好汉非常赞赏,常常将他们和假道学对比。如第四回回末总评说:“此回文字,分明是个成佛作祖图。若是那班闭眼合掌的和尚,决无成佛之理。何也?外面模样尽好看,佛性反无一些。如鲁智深吃酒打人,无所不为,无所不做,佛性反是完全的,所以到底成了正果。算来外面模样,看不得人,济不得事,此假道学之所以可恶也与!此假道学之所以可恶也与!”
  ……
展开
目录
《水浒》研究的金钥匙(代序)
绪论

第一章 明清时期《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明清时期《水浒传》研究概述
第二节 明清时期《水浒传》评点研究
第三节 明清时期《水浒传》其他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现代《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近现代《水浒传》研究概述
第二节 近代《水浒传》研究
第三节 胡适与鲁迅的《水浒传》研究
第四节 郑振铎、孙楷第等的《水浒传》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水浒传》研究(上)——十七年时期《水浒传》研究(1949-1966)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水浒传》研究概述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水浒传》成书研究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水浒传》作者与版本研究
第四节 十七年时期《水浒传》文本研究
第五节 十七年时期《水浒传》评点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水浒传》研究(中)——新时期《水浒传》研究(1977-1989)
第一节 新时期《水浒传》研究概述
第二节 新时期《水浒传》成书研究
第三节 新时期《水浒传》版本研究
第四节 新时期《水浒传》作者研究
第五节 新时期《水浒传》文本研究
第六节 新时期《水浒传》评点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水浒传》研究(下)——近二十年《水浒传》研究(1990-2014)
第一节 近二十年《水浒传》研究概述
第二节 近二十年《水浒传》成书与传播接受研究
第三节 近二十年《水浒传》作者研究
第四节 近二十年《水浒传》版本研究
第五节 近二十年《水浒传》文本研究
第六节 近二十年《水浒传》评点研究
本章小结

余论
附录:《水浒传》海外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