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常识》:
我在牛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的时候,有一次是去伦敦参加一个关于从伦敦到曼彻斯特高铁建设必要性的小型讨论会,吸引我的是重要发言人中有我所崇敬的城市规划大师彼得·霍尔(Peter Hall)爵士,当时他已是近90岁的高龄。在从牛津去伦敦的火车上,与我同行参加这个会议的一位朋友,不太熟悉彼得,我告诉他彼得是城市规划的大师,他就下意识地问我彼得有什么重要的规划作品吗?他的意思是有哪个城市的成功规划案例是彼得完成的。把这样的一个问题放在和城市规划极具血缘关系的建筑学上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首先,西方学术界的人士很少有直接参与规划咨询实践的,但是彼得·霍尔游走于学界和政界,也参与了许多实际的规划咨询实践。尽管如此,也很难提及有哪个城市是由他规划的。在城市规划史上,能把某一个城市的规划和某一个人的名字联系起来的案例不多,而且基本上大都是建筑师出身,比如柯布西耶的昌迪加尔城规划和尼迈耶的巴西利亚规划等。这些规划基本上也都是主要体现某种形式主义,最终都沦为规划史上的经典反面案例。
最根本的原因是,城市规划是面向过程的决策支持,规划师非决策者本身,这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所提及。在说一个作品的时候,我们所谈及的是一个结果,但是城市规划本质上是一整套的思维过程。城市规划中对于方案的解释和分析远比方案本身重要得多。既然追求的不是一个结果,就不存在什么个人的作品一说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