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立题背景
贵阳,这颗镶嵌在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上的璀璨明珠,具有“空气清新、气候凉爽、纬度合适、海拔适中”的生态优势。贵阳早在2000年就开始探索发展循环经济;2002年,贵阳提出了“环境立市”的战略思想;2004年,贵阳获中国首*“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07年,贵阳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同年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2008年,贵阳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12年1月,国务院2号文件提出把贵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同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9年,贵阳市荣膺“2018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
近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贵阳始终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贵阳*响亮的品牌、*突出的优势、*核心的竞争力。城市整体园林绿化建设成果显著,涌现许多代表各个建设阶段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
然而目前对于贵阳园林植物景观的调查、评价研究非常少,其景观构成、景观类型、景观布局、景观多样性,以及游人对景观的感受等方面的研究基本没有开展。
本研究力求对贵阳主要园林绿地类型中的植物景观配置特征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同时充分运用园林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开展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色彩量化以及植物景观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探究贵阳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及景观特色,以期为更好地建设贵阳城市园林绿地以及创造可持续植物景观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目的
植物作为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通过不同种类之间的组合配置,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植物景观,对维持城市的基础生态过程和柔化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关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贵阳城市绿地的植物景观研究十分必要,具体表现如下。
1)贵阳自
1941年建市以来,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的建设实践,在园林植物材料的选择、配置以及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其系统地加以总结,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于指导实践,可使贵阳的绿地建设水平有新的突破。
2)对贵阳公园和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建设方面成功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可为全国同类型的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贵阳在园林植物材料的选择、配置、应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剖析问题、分析原因,可进一步完善贵阳绿地建设在园林植物材料应用方面的具体工作,使之更上一个台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釆用样方调查法对贵阳城市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的植物资源现状开展详细的调查,分析植物群落的应用现状及景观特征,提出改进措施;同时通过量化园林植物色彩和构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提出未来贵阳城市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建设中植物景观的营建策略。
三、研究意义
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当前科技发达的信息社会,植物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等的物质生存基础。农耕时期,栽培植物就是当时主要的劳作方式,而把植物应用于满足人类休闲观赏和生态保护的需求,逐步形成一种配置艺术,则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等一系列论断。因此,尊重自然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方式利用和保护园林植物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对重塑健康、可持续的城市环境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植物作为在绿地建设过程中具有释放氧气、改善环境功能的生命材料,不仅有利于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而且可以创造健康的人居环境,近年来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地位愈发提高。但植物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树种的配置需要科学合理。此外,城市绿地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也需兼顾使用人群的行为心理、城市形象以及生态效益。因此,如何合理地运用规划设计方法构建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实现植物景观艺术性、生态性和人性化的有机结合,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都在有意识地营建优美的植物群落景观,使城市能够提供让市民放松身心的天然环境,植物景观设计和建造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贵阳,从春秋时期的牂牁国辖地,到近代1941年建市,由西部大开发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到如今拥有全国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城市、开放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首*国家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等一系列新名片,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98.45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已连续6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如今的“爽爽贵阳”“中国数谷”更是享誉四方。贵阳凭借不断提升的经济条件和自身优越的自然环境,在城市园林建设方面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的风格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公园建设方面,从早期仅有花溪公园和河滨公园,之后陆续建立了黔灵山公园、图云关森林公园、南郊公园等,掀起了园林绿化建设的高潮。从公园建设的速度趋势来看,20世纪40~60年代,贵阳公园的数量、面积呈直线上升趋势;60~90年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2000年以后,又呈快速上升趋势。截至《贵阳市推进“千园之城”建设行动计划(2015—2020)》下发之前,全市建成各类公园365个,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为12783h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
11.2m2。按照“千园之城”计划,贵阳将新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660个。这些公园陆续建成后,展现在贵阳市民面前的是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贵阳的城市公园将充分利用贵阳的湿地、山体资源,建设具有贵阳地域特色的湿地公园、山体公园,满足市民对运动和休闲活动空间的需求,并突出贵阳“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空间布局特色。
贵阳的道路以历史老城区道路为基本格局,依托“北拓、南延、西连、东扩”的空间发展策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一横、一纵、一环”的路网主骨架和“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的骨干路网系统。截至2018年,贵阳市区道路总长度达1458.80km,道路总面积为2923.54万m(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2018)。在道路绿化植物造景中,不但强调视觉景观的美感和丰富度,还充分考虑相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绿地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指标要求基础上,根据道路等级和两侧用地性质的不同,规划建设多样的道路绿地形式,形成多样化的城市景观。
多年来,贵阳的道路绿化、公园建设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对其系统地加以总结,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植物群落特征分析与植物色彩量化以及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对贵阳公园和道路绿地植物运用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从而归纳出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成功经验和区域特色,得出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为贵阳城市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营建与改造提供理论参考,对优良人居环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民的美好生活和幸福家园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贵阳全市的园林植物配置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实地情况和各类文献,贵阳园林绿化建设较典型的园林植物景观主要集中在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两大方面。因此,本研究主要以贵阳市区建设发展较为成熟的主要公园和道路为切入点,开展相关研究。
本研究依据植物配置特点将园林绿地的景观单元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城市绿地系统分类、绿地功能性质以及不同建设年代,选择集中成片、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设立10m×10m或5m×20m的典型样地。
五、研究方法
本研究注重理论研究和实例考证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类科学方法。整个研究工作分为外业和内业两个部分,以充分调查、收集资料为基础,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了解贵阳城区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植物造景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探讨相关的植物造景特色。
1.外业调查研究
从2018年3月开始,研究人员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对贵阳市区主要道路和城市公园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流程上首先通过全面踏查,对实地调查的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植物群落有一个整体上的掌握。根据踏查结果,公园绿地选择集中成片、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避免刻意选择植物长势良好或者较差的植物景观,根据样地地形条件设立10m×10m或5m×20m的标准乔木层和灌木层样方,并在每个样地对角线的4个角及中心位置各设置1m×1m的草本层样方。道路绿地调查不同板块形式的道路绿带,群落学调查中不涉及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并根据前期的踏查发现道路绿带多以50m长为一个景观单元不断重复,所以选取50m×2m作为标准样方进行群落学调查,对于道路宽度不足2m的路段,则适当增加样地长度,保证样方面积不低于100m2,并且根据道路植物配置形式进行多次设样,确保样地涵盖所有景观单元。
在样地内,对乔木胸径(距地面1.3m的树干直径)大于3cm的树木进行每木检尺,记录乔木种类、株数、胸径、树高、冠幅等信息,灌木层和草本层记录种名、株数、多度、平均高度、盖度等信息,并调查记录气候、海拔、植物配置特点、植物生长健康状况、植物景观可达性状况等指标内容。
根据城市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分布情况,对贵阳市南明区、云岩区、观山湖区、花溪区4个城区中的28条道路和具有代表性的5个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共设置包括234个样方。其中公园绿地样方120个,道路绿地样方114个,所调查的公园和道路概况及样方调查情况如表0-1和表0-2所示。
在野外进行植物色彩特征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拍照获得照片原始数据。主要从植物的花、果、叶、枝干和整体效果这几部分分别拍照,本研究中采集的数据有重复采样的情况,在采样过程中详细记录采样时的位置、拍照高度和方位,在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对单株植物分别从东、西、南、北4个方向,以及从植物高度的0.5倍距离、1倍距离、1.5倍距离、2倍距离、2.5倍距离和5倍距离进行拍照,每次拍照使用同一相机、同一站点、同一视高(1.5m)、同一拍照模式,统一采用照片的无损格式RAW。由于植物季相变化特点,在野外进行植物拍照时需要长时间地跟踪调查。在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时期,数据采集时间间隔是15天;在植物色彩季相变化明显的时期(抽新芽、花色变化时期和叶色变化时期),为更详细地记录其变化,则需根据变化速度适当缩短拍照取样周期,增加观察和数据采集次数,保证色彩变化时间的准确性。
2.内业数据处理
(1)文献查阅与资料分析
(2)数据处理与分析
查阅与研究相关的各类文献,并把外业的现场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汇总分析。
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包括3方面。①植物的物种组成、观赏特性、结构特征以及植物多样性按照相关文献中分类学的方法或选择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②色彩量化上选择用照片拍摄法结合爱普生V30扫描仪扫描记录,采取HSB色彩模式,通过聚类找到*能体现实景色彩的像素值,再将像素值可视化,分析比较其色相、明度、饱和度的情况。③植物景观评价上首先通过内容分析法等方法构建公园和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筛选所选景观单元中评分较高及较低的样地,*终分析比较其群落学特征。其中色彩量化中所选取的植物群落样地数据记录为照片形式;由于缺少群落学调查数据,故未统计该部分数据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等信息。
扫描仪取色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为保证所测颜色具有代表性,采摘时应选择颜色较为均匀且具有代表性的叶片,所取试材为树体上、中、下各部分向阳面的长枝成熟叶片,采摘数量均为3片。采摘后立刻放入保鲜袋,置于冰盒中带回室内,2h内完成扫描。在取色过程中需要遵守色彩调查方法的原则,尽量做到客观、全面。之后通过ColorImpact(Windows系统的颜色方案设计工具)进行整体叶片取色,迅速对照片中的植物叶
展开